分享

为什么「護」是言字旁而「护」是提手旁?

 智者1111 2017-09-17



「護」在先秦典籍中,并不表示「救助」、「保护」的意思,而是指一种古乐曲名,相传是商代的第一位君王所作。
《墨子·三辯》:「於大水,環天下自立以爲王,事成功立,無大後患,因先王之樂,又自爲樂,命曰《護》。」

另外还有一种古乐曲名叫「韶」,相传是帝所作。先秦两汉古籍中「韶」、「護」往往并举。
  • 《荀子·儒效》:「反而定三革,偃五兵,合天下,立聲樂,於是《武》《象》起而《韶》《護》廢矣。」按:一說《武》乃武王之樂,《象》乃周公之樂,見下條郭璞注。
  • 《左傳·襄公二十九年》:「見舞《韶》《濩》者。」杜預注:「殷湯樂。」孔穎達疏:「以其防濩下民,故稱濩也……韶亦紹也,言其能紹繼大禹也。」
  • 《文選·王屮〈頭陀寺碑文〉》:「步中《雅》《頌》,驟合《韶》《護》。」李善注引鄭玄曰:「《韶》,樂;《護》,樂也。」
  • 《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韶》《濩》《武》《象》之樂,陰淫案衍之音。」郭璞注:「文穎曰:《韶》,樂也;《濩》,樂也;《大武》,武王樂也。張揖曰:《象》,周公樂也。」

後亦以指庙堂、宫廷之乐,或泛指雅正的古乐。

  • ·桓寬《鹽鐵論·論菑》:「蓋人美蠃蚌而簡太牢,鄙夫樂咋唶而怪《韶濩》。」
  • ·元結《欸乃曲》之三:「停橈靜聽曲中意,好是雲山《韶濩》音。」
  • ·陸游《次金溪宗人伯政見寄韻》:「讀君長句還增氣,俗耳那聞《韶頀》聲?」
  • ·松岑《文學上之美術觀》:「夫不朽無如金石,相感莫如音樂,斯蓋藝術之鼎彝,詞林之《韶濩》矣。」

这个古乐曲「護」在某些典籍中又作「頀」,从「音」、「蒦」声,是个很典型的形声字。

稍微懂一点古文字知识的朋友就知道,「音」与「言」在古文字中是十分接近的,事实上「音」是在「言」的「口」中加一横分化出来的字,专表乐音。两字在作为组字部件的时候,因为字形相近,字义相通,所以往往可以互相替换。这也就是「頀」又作「護」的原因。

下图是小篆显示的「韶護」和「韶頀」,各位感受一下:
古乐曲「護」还有个作「濩」的写法,应该是先秦时代的通假字。对于偏旁爱好者而言,「韶頀」似乎是最优选择。

※ ※ ※ ※ ※ ※ ※ ※

到了汉代,「護」字主要用来表示「监视」、「监督」,同时也开始出现我们现在用的「救助」、「保护」的用法。
① 監視;監督。《史記·李將軍列傳》:「有白馬將出護其兵,李廣上馬與十餘騎犇射殺白馬將。」張守節正義:「其將乘白馬,而出監護也。」按:《漢書》作「監視之」。《資治通鑑·漢元帝建昭四年》:「是時駙馬都尉、侍中史丹護太子家,上以責謂。」胡三省注:「護,監護也。」又《漢和帝永元二年》:「中郎將耿譚遣從事將護之。襲擊北單于。」胡三省注:「護,監也。」顧野王《原本玉篇》:「護,……野王案:謂監護經略之也。」
② 救助;保護。《廣雅·釋詁二》:「護,助也。」《史記·蕭相國世家》:「高祖爲布衣時,(蕭)何數以吏事護高祖。」《新唐書·杜伏威傳》:「嘗營護諸盜,出爲導,入爲殿。」
这个用法的「護」,从「言」,「蒦」声,汉代始见,比较原始的含义就是「监护」、「监视」。
兴许是「监护」需要言语上的交流,故而「護」字从「言」,正如「監」有个从「言」的或体作「譼」一样。(可分析为上「監」下「言」)
「護」字「救助」、「保护」的意思稍微晚起,应该是从「监护」这个行为中引申过来的。

※ ※ ※ ※ ※ ※ ※ ※

前面我们讲到先秦表示古乐曲的「護」字,这个字可能与汉代用为「监护」的「護」无关。但是汉儒很完美地将两者调和到了一起。

商汤创作《護(頀)》的原因,西汉的大儒董仲舒是这么解释的:
漢·董仲舒《春秋繁露·楚莊王》:「之時,民樂其救之於患害也,故《頀》。頀者,救也。」
同时,东汉的经学家许慎在《說文解字》中是如此解释「護」的:
·許慎《說文解字》:「護,救視也。从言蒦聲。 」
许慎将「護」解释为「救視也」,既照顾了董仲舒的「頀者,也」,又照顾了《史記》中表示「護也」的「護」。

※ ※ ※ ※ ※ ※ ※ ※

故而「護」无论是表示先秦的古乐曲名也好,还是表示汉代的「监护」、「监视」也好,其实表意性上都不错。
但是不管如何调和,用从「言」的「護」来表示现代最常用的「救助」、「保护」含义,表意性上确实不直观。

在作汉字教学的时候,若是都按照笔者上文这么向刚入学的小学生、无产阶级文盲解释一通「護」的来历,恐怕效果也不会很好。故而当要改造「護」字的时候,人民群众自然而然地选择了更能体现「保护」含义的「手(扌)」来充当形旁,并且把声旁改造成了「户」。
声旁「户」相较之「蒦」,字形上更简单,普通话读音上也贴合。(按:「户」、「護」两字中古《切韻》时代的声调不同,「户」为浊上声,「護」为浊去声(来自上古次入声)。中古後期发生了「浊上变去」,两字同音,但是至迟在元代的《中原音韻》中才被正式记录下来。)

「护」字就是在这种背景下造出来的「解放字」,最初流行于解放区,是共产党领导劳动人民自主研发的新型汉字。「解放字」专挑字形复杂同时又是共产党告示文件常用的汉字下手,见下图:
1956年的《汉字简化方案》几乎将所有的解放字都照收,「解放字」与「共产党钦定简化字」毕竟是一家之眷属嘛。
题外话:看到有些造谣者说「简化字个个古已有之」。这些人应该拉出来打PP。如此抹杀共产党的功劳,侵犯共产党的知识产权,小心毛主席托梦找你谈话。
共产党自主研发的简化字(包括解放字)可以参考这篇文章:简化字(五):简字归类

可见「护」是个比较年轻的汉字,历史还不到一百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