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董小姐挂帅资智回汉财大专场,武汉市招才局释疑“大学+”战略…

 herohugo 2017-09-17


9月16日,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左)与湖北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委书记陈一新亲切交谈。


湖北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委书记陈一新“喊话”

        向校友推介大武汉:武汉山水形胜、科教发达、九省通衢、工业兴旺、人才荟萃、宜居宜业,正处于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关键时期,正迎来奋力改革创新、拼搏赶超发展的喜人势头,武汉崛起前程似锦,资智回汉恰逢其时。武汉是广大校友求学成长成才的地方,是心之所向、情之所系的第二故乡,武汉未来的发展需要向你们借势借力、借资借智

        寄语武汉广大校友聚力造势当好“宣传员”、“扩音器”,让更多人感受到武汉快速发展、加速复兴的强大气场,增强资智回汉的信心和决心;聚资兴业鼓励更多校友企业家来汉投资兴业,加快高效高新产业发展和世界亮点城市建设,争取更多国家实验室、基础研究重大设备、大科学装置等落户武汉;聚才育才帮助武汉引进培养更多一流人才,鼓励支持更多毕业生留汉就业创业。

        致敬中南财大校友:多年来,中南大为湖北、为武汉培养了许多杰出人才,不少已成为各行业的佼佼者和领军人物。今天,大家以校友的身份在汉团聚,发挥“校友经济”优势,结成“武汉 母校 校友”同心圆“资智回汉”助力武汉发展,为武汉新一轮招商引资作出了表率、树立了标杆。广大校友可以在武汉多走走看看,进一步了解武汉、认识武汉,坚定在汉发展信心,加大在汉投资力度。武汉市委市政府将全力做好服务,积极对接校友企业项目落地。

        “大学 ”城市战略:实施“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百万校友资智回汉”、“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对接”、“海外科创人才来汉发展”等四大资智聚汉工程,打造“青年之城、梦想之城、创新之城、活力之城”;聚力发展“菁英经济”、“校友经济”、“院士经济”、“海归经济”,让人才、资本、智力和先进管理的活力竞相汇聚迸发。

       创新“招才局”机制:组织架构、运行机制都是全新的,把以往分散在组织、人社、科技、经信等部门的涉才工作统筹整合起来,减少职能交叉,形成工作合力。对于招才引智,相比“办公室”,“招才局”其名称,对外更具吸引力,是一次创新。招才局将建立务实管用人才政策体系;做足做好“一留一回,两个百万”大文章;策划开展系列招才引智推介活动;量身定制“招才项目”;“一人一策”做好服务。


       武汉科教资源,可谓得天独厚:89所在汉高校,95家科研院所,近130万在校大学生…… 

      资智回汉活动,已是高潮迭起: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今天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第三批武汉百万校友资智回汉专场,今天将在武汉洲际酒店举行,500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友将齐聚武汉,见证该校与武汉市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校友们还将带来超千亿元的签约项目。三大国有银行将分别授信1200亿元,前所未有。


除了有董明珠等大佬站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友资智回汉还有哪些亮点?

武汉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招才局副局长孙志军谈到——

第一个感受: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正如汪百知秘书长所介绍,我们用17天时间来准备此次资智回汉专场活动,从启动、到筹备,从洽谈到对接,市招才局可谓是与时间赛跑抢人才。

        抢人才,一个很重要的要素就是时间要素,要想抢到高水平的人才,必须有很快的动作。

        其实,不仅仅是在人才这个方面,我们用“抢”来界定我们的工作节奏,我们在招商工作中也是如此,马不停蹄做协商、做沟通工作,我也非常感动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校领导和教职员工,校领导全部出去拜访邀请校友,一场接一场,一个层次接一个层次的奔波、会见、商谈,这种节奏,这种速度,让人非常感动

       所以我们说,武汉在资智回汉这个工程中,有什么最大的特点,在中南财大这一专场活动中间,我的最大感受就是“快”,这也是我们的效率,也是我们的能力,也是我们成功与否很重要的决定性因素。

第二个感受:校友商帮潜力无限

       我们深深的为像汪百知、董明珠这样的校友感动,为支持武汉百万校友资智回汉工程,校友商帮全力涌现。

       校友商帮这一个词,是一新书记在上一次座谈会上提出来的,武汉大学提出叫武大商帮。

       我觉得校友这一个词,真的是值得认认真真的、仔仔细细的去品味的,校友这个词蕴含了青春、梦想、情感、价值、未来等多种情感要素,所以校友确实是能量极大、感情极深、影响极好,这个商帮,从武汉起步,在武汉总结,在武汉提炼,在武汉发展,一定会成为中国未来商业发展中,不可忽视的一种力量,一种范式。

第三个感受:“大学+”是大战略、大手笔

       武汉百万校友资智回汉工程,不仅仅是邀请了一批企业家到武汉来投资,也不仅仅是邀请了一些优秀的校友回到武汉发展,对武汉这座城市而言,是一种综合效应。

我们在接触校友的过程中,校友为武汉的发展提供了很多非常好的,非常精彩的建议,我们在引进、吸引好的项目回到武汉的同时,我们也感受到了很多超越项目本身的效应,比如产业结构的转型,比如城市智力密集程度的提升,比如我们新的战略思想的梳理,比如我们城市品牌的扩展,比如我们学校影响的良性扩大

       可以说,“大学+”是新一届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大战略,有很多事情都值得我们好好去做,我们要用大手笔来去推动它、落实它。

第四个感受:领军校友诠释高校实力

       这段时间,在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在拜访校友的过程中,我们也确实感受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才济济,很多校友在自己的行业领域里面,影响极大,是名副其实的领军人物。

       一个高校所培养的在中国范围内,甚至在世界范围内的行业领军人物,最能诠释、充分展现这个高校教书育人的整体实力和能力。

       同时,在校校友、在校学生,也经常为自己的领军校友而自豪,高校也为自己的领军校友而自豪,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非常让人感动的上下互动,高校为拥有杰出校友而自豪,杰出校友为高校而自豪。

       所以说,优秀的校友、杰出的校友、热爱学校的校友,生动诠释着这个学校的实力和魅力。

第五个感受:校友与高校的感情更深了

       在学校期间有很多调皮的、捣蛋的、逃课的学生,回到母校时,都把它当故事讲一讲,在这个轻松、亲切的氛围中,我们感受到,学生与学校,那种非常浓郁的、非常真挚的感情。

       特别是在我们和广大校友见面会谈的过程中,大家谈项目,谈未来的发展,也谈在学校里面那些青涩的、那些欢乐的青春岁月,这也是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把校友资智回汉工程做好、做实、做强、做大的一个重要感悟。

武汉市招才局将如何与高校合作推动“大学 ”城市战略?

武汉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招才局副局长孙志军谈到——

第一,央省优秀干部来武汉挂职

        百名央省干部来汉挂职,这是市委组织部、市招才局共同做的一件事情,我们邀请了28位高校优秀干部来武汉挂职,其中:市招才局和市招商局就分别有4位,新成立的市科技成果转化局也有5—6位,这既是人才交流、干部交流、市校交流,也是我们把学校和城市的发展共生共荣落实到人才、干部、骨干力量上来的一个具体举措。

第二,成立科技成果转化局

       专门针对武汉地区高校、科研院所,加速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成果转化,我们会一场接一场的开项目对接会,让高校的科学研究,紧跟着、紧贴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让高校已有的成果,焕发出现实的效益,也欢迎大家届时到现场看一看,我们一场接一场的科技成果对接会。

第三,支持高校引进海外科创人才

       这方面的工作我们一直没有停止过,在汉高校在“双一流”建设过程中,需要越来越多的、一流的、国际领先的高精尖缺人才,过去我们也在一定层次、一定范围开展这些工作,下一步会加大力度推进,大家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机会看到,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之类的高层次人才到在汉高校来做兼职,或者客座教授等等。

第四,加快建设新型工研院

       当前,我们与高校、校友和社会资本一起,建立了十几个工研院,下一步,我们还会有更多的新型研究机构和高校一起来建设新型工研院。

       大家不要小看这个新型研究院,它是推进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贯通融合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平台。

       同时,我们正加快推进“大学之城”建设,相关规划正抓紧制定,目前,环同济生命健康产业带,环华科、环地大创新创业带,都在加快推进建设。未来,我们将在高校周围,以工研院等新型研究机构为主要载体,建立起环高校创新产业带

第五,将支持高校“双一流”建设纳入武汉市级战略

       大家注意到了,从武汉大学专场活动开始,每个校友资智回汉专场活动,都会签订武汉市与大学之间的战略合作协议,协议的内容很多,其中就包含了对高校“双一流”建设的支持。

        在今年5月26日成立在汉高校校友总会联盟时,我们同步成立了一个额度为20亿的武汉校友资智回汉产业引导基金,这个基金已运行了一段时间,并设立了一些子基金,来支持校友的发展和校友企业的发展。

        总之,在深入推进“百万校友资智回汉工程”中,各在汉高校的主动作为、广大武汉校友的倾情参与,让我们强烈感受到,必须把“武汉校友”作为武汉的一个金字招牌、一个特色品牌,把它擦亮、把它做强。

       正如汪百知校友所说,在深圳、在广州,在其他很多领域里,喊一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就有人举手、就有人回应。我们也希望今后在中国、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喊一声武汉校友,就有人响应,那么我们武汉校友就能真正做到一呼百应,不负于我们这座城市的近百所高校,不负于大武汉的城市地位,不负于武汉这样一个大学之城的实力

人为媒,帮你红


M20人红智库联盟

M20人红文创智库联盟以互联网为内核,以文化创意为阵地,以弘扬经济、社会发展正能量为己任,整合多种渠道优势资源,依托华中地区高端智库、主流媒体矩阵及自媒体大V联盟,打造有营养、有温度、有价值的信息增值、文化创意和舆情服务市场化品牌,打通政企学公共社会关系最后一公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