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禁飞区

 星空9901 2017-09-17

通观历史禁飞区的设立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被制裁一方的军事实力处于绝对的劣势,尤其是在空军方面——原因很简单,禁飞区其实是一种游走于战争边缘的封锁手段,本质上属于攻势战略,必须留有很大操作空间,这样优势一方才可以控制行动的节奏和规模,并不时将自己的政治姿态传达给对方。

在利比亚禁飞区问题上,存在很大争议。西方国家无疑具备干涉利比亚的军事实力,但是在设立“禁飞区”乃至实施后续干预行动时,面临的实际障碍仍然不少。首先是授权(或者说合法性)从何而来。在这方面,获得联合国的首肯无疑是最关键的,但就目前的局势来看,由于一些大国仍处于观望态势,西方部分国家能否获得联合国的支持,还很难说。

如果说海湾战争乃至伊拉克战争之所以能顺利展开,是因为德国、日本等帮助美国分摊军费,那么这次利比亚的军事行动,潜在的“金主”则是阿盟。目前,海湾阿拉伯国家已不再承认卡扎菲的政权,还声称要与反对派的“国家过渡委员会”建立正式关系。如此一来,较为可能的行动方案就是:一旦条件成熟,在阿盟的资金支持下,美、英、法等派兵采取行动。

当然,即使国际社会就授权和资金问题达成了一致,有关在利比亚设立禁飞区的各种战术细节仍需各方进一步讨论,特别是动用兵力的具体方案。这方面,西方主要智囊机构不乏颇具创意的构想,譬如,美国列克星敦研究所就公开建议美军派出最先进的F-22隐形战机,理由是该机可以最有效地对付利比亚政府军的苏制防空系统。

这类观点虽然有“牛刀杀鸡”之嫌,但也透露出西方实施干涉行动的思路——在资金充裕的前提下,通过设立禁飞区等间接方式,发挥装备优势在最短时间内帮助利比亚反对派稳住阵脚。同时,依靠空中封锁逐步削弱卡扎菲的势力而非直接将其推翻的做法,在某种意义上也有助于避免利比亚国内突然出现“权力真空”,防止该国像当初的伊拉克一样沦为“恐怖主义天堂”。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卢卡舍维奇2011年3月20日说,俄强烈呼吁参与对利比亚军事行动的有关国家停止滥用武力。

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卢卡舍维奇表示,俄罗斯强烈呼吁参与军事行动的有关国家停止滥用武力。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在利比亚设立禁飞区决议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当地平民,有关国家不应该采取决议授权范围之外的行动。他同时强调,设立禁飞区决议的通过本身就是“颇具争议的一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