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哥特式教堂都辣么辣么高

 h0ping 2017-09-17

为什么哥特式教堂都辣么辣么高

今天我们来聊聊教堂。

提到教堂,大家的脑中或许会浮现这样几个形象:

德国的科隆大教堂(这是欧洲大陆首屈一指的大教堂,被视为欧洲基督教权威的象征,它始建于1248年,直至1880年才宣告完工,耗时超过600年,见证了十几个王朝的兴衰);

为什么哥特式教堂都辣么辣么高

英国的西敏寺(也就是威斯敏斯特大教堂,这是英国王室的加冕登基、举行婚礼庆典的地方,同时,也是英国很多名人以及王室墓地);

为什么哥特式教堂都辣么辣么高

巴黎圣母院(除了那部传世的《巴黎圣母院》外,1804年11月6日,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拿破仑就是在这里从教皇庇护七世手中拿过皇冠给自己和约瑟芬戴上,从而完成了“自我加冕”);

为什么哥特式教堂都辣么辣么高

米兰大教堂(标志着天主教被罗马帝国宽容并承认的《米兰敕令》就是在这里由当时的皇帝君士坦丁一世和李锡尼联合颁布的——但谁又会想到天主教后期对其他“异端”的清洗般的迫害。。。)

那么,上面四所全世界都著名的大教堂有什么共同点呢?

是的,它们都被称为哥特式教堂。

为什么哥特式教堂都辣么辣么高

好像它们给咱们的感觉一直是“怎么都辣么高啊?”

“辣么高,咋不上天呢?!”

如果你这么想,其实倒也不算错。

“因为高,才可以上天“的概念几乎覆盖任何与全人类的宗教,比如史前文明中的图腾崇拜、古埃及文明的金字塔、古玛雅文明中的金字塔等。

为什么哥特式教堂都辣么辣么高

同时,在《圣经 旧约 创世纪》第11章曾记载过关于巴别塔,也称为通天塔的故事。

当时世界上的人类共用一种语言(究竟是哪种就不知道了,反正这或许是最早的世界语言),他们联合起来准备兴一座能通往天堂的高塔;为了阻止该计划,上帝施法让人类分为了不同的种族,说不同的语言,从此,人类相互之间不能沟通,造塔计划因此失败,人类自此各散东西。

此事件,为我们的世界上出现不同语言和种族提供了解释。

这也是当代搭积木和推塔游戏最早的雏形。

为什么哥特式教堂都辣么辣么高

当然啊,人类对于最初的梦想还是念念不忘的,从古至今,人们都想要造出更高的建筑来填补曾经的遗憾,于是,在那个宗教势力极度强盛的中世纪,如何盖出高耸入云的教堂便成为了一个时代的印记。

当然啦,哥特式教堂盖得辣么高的原因可不仅仅是上面的这些。

大部分哥特式教堂“高”的背后一定还有“大”,以及伴随的一个词“高大宏伟”。

为什么要把教堂修建得高大宏伟呢?

这主要从宗教和世俗两方面来看。

为什么哥特式教堂都辣么辣么高

首先,是宗教方面。

为了让当时的老百姓完全诚服于宗教,就必须要让人们对与神有关的一切产生敬畏感。

于是,牧师和主教们就创立了一整套繁杂的宗教礼仪,要求神职人员穿着上等衣料所缝制的华贵礼服,用镶嵌着来自世界各地奇珍异宝的金银器物作为法器,这些法器往往被当时手艺一流的工匠打造出别致的造型以用于不同等级的场合,礼拜是神圣的,容不得一丝亵渎,一定要用典雅且空灵的音乐或人声来赞美主和主的神迹。

为什么哥特式教堂都辣么辣么高

更重要的是,这一切,必须要在一个与信众们生活环境完全不同的空间里进行,一定要达成视觉、听觉、触觉、味觉上超凡脱俗,以此来让人们在物质和精神上对宗教绝对信服。

为什么哥特式教堂都辣么辣么高

在那个宗教极端繁盛的中世纪,神职人员便要求建造师和艺术家们打造一座象征着威严、禁欲、距离、肃穆、庄重、超脱的立体空间。

为什么哥特式教堂都辣么辣么高

这就需要建筑造型让人第一眼感觉不可思议,走进其中,欣赏其内饰会产生一种叹为观止的感觉,以此来渲染必须极端虔诚的氛围。

为什么哥特式教堂都辣么辣么高

于是,教堂必须要既高又大,在视觉上增加体积感,并且,以各种细高的柱子来形成向上的升高感,在符合“上天堂”概念同时也不断突破了建筑的高度。

在这样理念的指导下,才令德国的乌尔姆大教堂主塔高达161.6米。

为什么哥特式教堂都辣么辣么高

在世俗方面,哥特式教堂主要分布于法国、英国、德国、意大利四个区域,因地区而有所不同。

在哥特式教堂发端的法国和将哥特式建筑发扬光大的德国,教堂在承担地区宗教核心的同时还承担着区域中心。城市象征和绝对地标的作用,为了其辨识度,其造型、高度显得十分重要。

为什么哥特式教堂都辣么辣么高

这种感觉就像是美国的帝国大厦。

当我们打开谷歌地图,观察现在的巴黎圣母院、鲁昂大教堂、科隆大教堂、乌尔姆大教堂所在位置,能明显观察到道路分布基本将教堂作为中心向外延展辐射的,更不用说,它们如今也处于城市的中心地带。

为什么哥特式教堂都辣么辣么高

而在英国,由于当时的修道院多半都修筑在郊外,尽可能远离城市以此来达到清修的目的,故英国的哥特式教堂远离城市,同时,部分建筑兼有中世纪封建主城堡的作用,于是,英国哥特式教堂尖塔造型不多见,如西敏寺那种典型城堡塔是当时的主流。

为什么哥特式教堂都辣么辣么高

哥特式风格传入意大利时,当地艺术家们更多将其用于装饰,所以,意大利虽有如米兰大教堂、圣母百花大教堂这样的哥特式建筑,但它们绝非我们印象中那种“又高又瘦”,尖塔没那么“锋利”,少了太多熟悉的哥特式建筑“配件”。

为什么哥特式教堂都辣么辣么高

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第一生产力——技术。

上述关于宗教和世俗的理念的实现最终还要到依靠当时的工匠技艺。

为什么哥特式教堂都辣么辣么高

教会要求教堂内部要足够宽大并尽可能少用内柱以此来建立开阔感,这就意味着如希罗时代那种技术就不太适用了——

帕特农神庙足够宏伟,但内柱过多;

为什么哥特式教堂都辣么辣么高

万神殿的拱券技术虽然精妙,但穹顶的能达到的高度和宽度有限。

为什么哥特式教堂都辣么辣么高

那么,该怎么办呢?

随着对前时代希罗建筑技术的吸收和发展,中世纪的这些工匠们终于想出了解决的办法。

首先是建筑的高度,这取决于墙体的高度。

在那个没有钢筋混凝土的年代里,不断垒高的墙体会使上面石材压塌下面的石材,建筑就很容易坍塌,建筑师们(那时主要是石匠们),发明了飞扶壁,也叫做扶拱垛,是一种用来分担主墙压力的辅助建筑,用人话说就是主墙的扶手,这就是如今我们可以在这些著名大教堂外面所看到了类似于骨骼般的附件建筑。

为什么哥特式教堂都辣么辣么高

同时,花窗玻璃在主墙上广泛采用,这种玻璃,即歌词中的那句“彩绘的玻璃窗”,它最大的功能就是减少了主墙底部所承担的重量,同时,花窗玻璃在改善教堂内部采光的同时使得教堂内部的色彩更加神圣,且将圣经故事以镶嵌玻璃画的形式来表现更容易传教。

为什么哥特式教堂都辣么辣么高

建筑整体宏大的问题解决后,就是主教堂如何封顶的问题,传统的那种圆形在这种体量的建筑上市断然不能采用的,要知道,教堂的拱顶对技术要求极高,稍有不慎,整个教堂都会崩塌——如于1311年,曾经一度高达159.7米的林肯大教堂曾在1549年发生尖顶坍塌,(如今的高度仅有83米)——于是,尖肋拱顶这种建筑形式就被创造性的发明出来,它可以搭出很宽的拱,从下往上看,就像是个大写的“X”。

为什么哥特式教堂都辣么辣么高

当高达宏伟的基础技术困难解决后,剩余就是如何让教堂看上去显得“高”了,首选自然是尖塔,既能在不增加主体建筑过多质量的同时增加高度,还能使得教堂在外观上显得复杂且像火焰般营造出向上的动势。

为什么哥特式教堂都辣么辣么高

看到这里,一定会有好奇的观众会问,我们现在熟知的,在全世界范围内又大又高的教堂基本都是哥特式的,那在中世纪后的文艺复兴时代,技术不断进步,为什么反而再没有辣么高非哥特式教堂呢?

这主要有如下几个原因:

  • 文艺复兴时代的人不欢喜这种建筑风格;

  • 之前盖好的教堂已经很好用了,没必要再盖新的;

  • 之前的“烂尾楼”还没盖好,新楼没有盖的理由;

  • 没政策支持、没人、没钱;

为什么哥特式教堂都辣么辣么高

首先,“哥特式”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人为了表达对中世纪的反感而对那个时代的艺术风格称为“哥特式”,意指一种贬义的“蛮横、粗鲁”。当然啦,现在的“哥特式”只是一个中性词。在文艺复兴时代,人们是不会造所反对风格的建筑的。

为什么哥特式教堂都辣么辣么高

其次,由于很多在中世纪落成的教堂已经基本满足了当地宗教的需要,再造一座新教堂没什么必要;

再次,如乌尔姆大教堂、科隆大教堂、鲁昂大教堂、巴黎圣母院、米兰大教堂这种一旦开始兴建,少则100年,多则600年,在这样强度的建造周期里,当时的一个区域通常是动用所有可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哪还能再分出闲余去盖新楼呢?

为什么哥特式教堂都辣么辣么高

当然,更重要的是,如果有当权者的政策支持,钱和人都不是问题。

如在教皇授意下的圣伯多禄大教堂(也就是梵蒂冈的那座圣彼得大教堂),就是文艺复兴时代的经典建筑,不也是说盖就盖了么,如果当时的教会要求教堂要世界第一高,也不是不可能。

为什么哥特式教堂都辣么辣么高

于是,就在这错综复杂的原因里,成就了如今我们所见的“辣么高大教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