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44.痨瘵(附:蒸疰)

 学中医书馆 2017-09-17



 一味薯蓣饮 《医学衷中参西  录》方。治痨瘵发热 , 或喘或嗽 , 或  自汗 ,或心中怔忡 , 或因小便不利 ,  致大便 滑泄 , 及 一切 阴分 亏损之  证。生怀山药 ( 切片 ) 四 两。煮取  汁一大碗, 作茶饮 ,徐徐温饮。  二白散 治肝痨。方见“咽喉  病·二白散 ”。  人中黄散 治吐痰夹血 , 心烦  骨蒸。方见“温病·人中黄散”。  人参散 治 肺劳吐 血。方见  “痰核瘰疬·人参散 ”。  三圣散 《太平圣惠方》卷  三十一方。治骨蒸气烦热 , 四肢无  力 , 夜 卧虚 汗 , 唇 口干 焦 , 面 无血  色 , 日渐羸瘦。胡黄连二两 , 柴胡  (去苗 ) 二两 , 鳖甲 ( 生用 ) 二两。为  细末。每服一钱 , 生姜酒调服 , 早  晨、日午、临卧各一服。  《类证治裁》卷二方。治 顽  痰饮癖 , 呕酸嘈杂 , 心悬如饥。半  夏、陈皮、黄连。为末 , 曲 糊为丸。  生姜煎汤送下。  《太平圣惠方》卷九十三方。  治小儿洞泄下痢 , 羸困乏力。地榆  (微炙、锉 ) 半两 , 厚朴 ( 去粗皮 ) , 涂  生姜汁炙 ( 令香熟 ) 三分 , 诃子 ( 煨 ,  用皮 ) 半两。为细末。每服半钱 ,  粥饮调服 , 日三、四服 , 量儿大小 ,  以意加减。 痨瘵 四画 407 ]  《圣 济 总 录》卷 五 十五 方。  治卒心痛不可忍。附子 ( 炮 ) 、莪术  (锉 ) 各一两 , 胡椒半两。为细末。  每服一钱匕 , 热酒调服 ; 妇人醋汤  调下 ,不拘时候。  《圣济总 录》卷 七方。治  中风 舌 强 不语。没 药、琥 珀 各一  分 , 干 蝎 ( 全者 , 炒 , 七 枚 ) 。为细  末。每服三钱 , 用鹅梨汁半 盏 , 皂  荚末一钱匕浓煎汤一合 ,与梨汁相  和 调 下。 吐 出 涎 毒 , 便 能 语。  《儒门事 亲》卷 十二方。功能涌  吐风痰。治中风闭证 , 脉滑 实 , 及  治癫痫有浊痰 , 壅塞胸中 , 上逆时  发 ,或误食毒物 , 停于中脘。防风、  炒瓜蒂各三两 , 藜芦一分至一两。  为细末 ,每服约半两 , 韭汁煎去渣 ,  徐徐温服, 以吐为度。  《圣济总 录》卷 十方。治  风侵腰脚痛 , 不得履地 , 及拗折伤  肿 , 瘀 血攻 痛。黑豆 ( 连皮 炒 ) 二  两 , 当归 ( 酒 浸 , 切 焙 )、熟 干 地黄  (焙 ) 各一两。为细末。每服二钱  匕 ,温酒调下 , 食前服。 《医方类  聚》卷九十五引《经验良方》方。治  腰痛牵引足 膝, 不 能行动。当归、  肉桂、玄胡索各 等分。为细 末 , 每  服二钱 ,姜汁调匀 , 温酒送下 , 日三  次。不能饮食则以木香汤调下。  《外 科正宗》卷四 方。治男  妇头痛 , 不论偏正新久 , 夏日欲重  绵包裹者。闹羊花 ( 净末 )、槿树花  (净末 )各一钱 , 大风子 ( 白肉去油 )  五分。为细末。每服六分 , 葱酒调  服 ,洗浴发汗自愈。  《儒 门事亲》卷十 五方。治  臁疮 , 搭 手 , 背 疽 等。葱 白、马 齿  苋、石灰各一斤。湿捣为团 , 阴干  为细末, 贴疮面。  《济阴纲目》卷十四方。治  产后 下 血痢 不 止。乌鱼 骨、烧 绵  灰、血余炭各等分。为细末。每服  一钱 ,煎石榴皮汤调下 , 热服。  《类编朱氏集验医方》卷 五  方。治痰饮。桔梗 ( 用白子根煮一  伏时 ) 、甘 草、贝母 ( 姜 汁 炒 ) 各 等  分。为 末 , 热 酒 调 服 , 或 用 姜 煎  亦可。  天门冬丸 治妇人阴虚咳喘 ,  骨蒸盗汗 , 手足烦热 , 口干引饮, 面  目浮 肿。方 见“咳 嗽 · 天门 冬 丸  ”。  天地煎 治血虚咳嗽 , 下午尤  剧 , 盗汗 自 汗 , 潮 热骨 蒸 , 形 体 黑  瘦 ,五心烦热。方见“虚损·天 地  煎”。  丹砂丸 《太平圣惠方》  卷三十一方。治传尸 , 羸瘦 , 鬼疰  忤。朱砂 ( 细研 ) 一两 , 桃仁 ( 汤 浸  去皮 尖双 仁 , 麸炒 微黄 , 研 ) 三 十  枚 ,麝香 ( 细研 ) 半两。相和令匀 ,  蜜丸如绿豆大。每服十丸 , 清粥饮  送下 ,食远服 , 忌羊血。 《圣济总  录》卷 一 百七 十七 方。治小 儿 骨  热 , 十五岁以下骨蒸痨热 , 遍身如  火 , 日渐 黄 瘦 , 夜 卧多 汗 , 咳 嗽 烦  渴。丹砂 ( 飞研 ) 二两 , 柴胡 ( 去 苗  为末) 四两。研匀 , 用 猪胆汁 拌  和 , 蒸一次 , 候冷丸如绿豆大。每  服十丸, 用桃仁乌梅煎汤送下。日  三服。  《圣 济 总录》卷 三十 九 方。  治中 恶 , 霍 乱 垂死。丹砂 ( 研 ) 半  分 ,附子 ( 炮裂去皮 , 为末 ) 一分, 雄  黄( 研 ) 二豆许。以巴豆七粒 , 去心  皮别研出油后 , 入诸药末 , 研极匀 , 408 痨瘵 五画 ]  蜜丸如梧子大。每服三丸 , 米饮送  下。若下利未 止 , 加三丸至 五丸 ,  与少冷粥食之 , 即定。  《圣 济 总 录》卷 六 十四 方。  治热痰壅盛 , 虚烦燥渴。丹砂 ( 水  飞过) 、天南星 ( 炮 )、白矾 ( 熬枯 ) 各  一两 , 莽草 ( 炙 ) 半两。为末 , 半夏  二两洗而暴干为末 , 水煮糊 , 和前  药丸如梧子大。每服七丸 , 加至十  丸 , 薄荷茶或生姜汤温水送下 , 不  拘时候。  《圣 济 总 录》卷 七 十八 方。  治下痢赤白 , 里急后重 , 大肠虚滑。  丹砂、草乌头、乳香各一钱匕 , 巴豆  (大者 ,去皮心 , 研 ) 七枚。为细末 ,  醋煮面糊和丸如梧子大。每服一  丸 ,冷乳香汤送下 ,不拘时候。  《太平圣惠方》卷九十二方。  治小儿大便不通, 心神烦热 , 卧忽  多惊, 腹胁 妨 闷。丹 砂 ( 水 飞 ) 半  两 ,续随子三分 , 腻粉 一钱。为细  末 ,蜜丸如绿豆大。三岁儿每服三  丸 , 温 水 送 下。量 儿 大 小 , 以 意  加减。  《圣 济总录》卷十 五方。治  风邪诸痫, 狂言妄走 , 精神恍惚 , 思  虑迷乱 ,乍歌乍哭 , 饮食失常 , 疾发  仆地 ,口吐白沫 , 口噤突眼 , 魂魄不  守 ,年发深远者。丹砂一两 , 酸枣  仁 ( 炒 ) 、乳香各半两。研匀 , 先将  病人尽 量饮 酒沉醉 , 次取 药五钱  匕 ,酒一盏调下 , 静室中安睡 , 勿令  惊动 ,候其自觉则愈。  《博 济方》卷四方。功能消  积化滞。治胃久伏积聚。巴豆 ( 醋  煮洗 净, 研出 油 )、木香、朱 砂 ( 细  研) 各一分 , 豆 蔻 ( 为末 ) 四个。面  糊为丸如菘菜子大。每服三五丸 ,  小儿一丸。酒食所伤 , 盐汤或温水  送下。小儿疳气 , 肚胀腹聚 , 米饮  送下。  《圣济总录》卷十六方。治  诸风头痛不可忍。丹砂 ( 水飞 )、石  膏 ( 烧 赤、地 上 出 火 毒 )、白 附 子  (炮 ) 各一 两, 龙脑 少许。为细末 ,  粟米饭丸如绿豆大 , 朱砂为衣。每  服五丸, 食后细嚼 ,薄荷茶送下。  《重 订 严氏 济生 方 · 蛊 毒  门》方。治蛊 毒。雄黄、朱砂各 半  两 ,鬼臼、巴豆 ( 去皮心油 ) 各一两。  为细 末 , 蜜丸 如 大豆 大。每 服 三  丸 ,空腹煎干姜汤送下。服后当下  恶物并蛊毒等 , 再以鸭为羹食之。  《圣济总录》卷一百六十 九  方。治小儿惊热 , 多涎身热 , 痰疟  久痢 , 吐乳 , 或午后发热惊痫。丹  砂、粉霜、腻粉 各 一分 , 生龙 脑 一  钱。为末 , 以软粳米饭为丸 , 如绿  豆大。一岁一丸 , 甘草汤送下。余  以意加减。  《太 平 圣惠 方》卷八 十 方。  治产后血邪攻心 , 迷闷 , 气不足, 脏  腑虚弱, 令人癫邪惊怕 , 或啼笑, 言  无伦次 , 状如鬼魅。朱砂、白矾各  二两 , 金 箔五十片。捣朱砂并矾 ,  纳瓷瓶中 , 封闭后 , 每日蒸二次, 半  月后取出 , 和前金箔细研 , 粟米软  饭和丸如绿豆大。每服七丸 , 麦门  冬汤送下 , 不拘时候。  甘草 散 治 骨 蒸 心中 烦 热。  方见“脐风脐疾·甘草散 ”。  出毛丸 《鸡峰普济方》卷 九  方。治骨蒸虚劳 , 传染鬼气 , 及肺  疼久嗽, 亡精失血 , 多怒少睡 , 饮食  不入 ,渐渐羸瘦。雄黄、大蒜、杏仁  各一两。蒜与杏仁捣泥 , 与雄黄同 痨瘵 五画~七画 409 ]  研 ,候干可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  一丸 ,清米饮下 ,临晨空腹服。  生地 黄 饮 治 骨蒸 , 夜 晚恶  寒 ,壮热 阵作 , 面 颊赤 , 不 下食 , 日  渐羸 瘦。方 见“衄 血 · 生地 黄饮  ”。  地仙散 《普济本事方》卷四  方。功能清虚热 , 生津液。治骨蒸  肌热 , 虚火烦躁 , 及风 壅喉闭。地  骨皮 ( 洗去心 ) 、防风各一两 , 甘草  (炙 ) 一分。为末。每服二钱 , 加生  姜三片、竹叶七片 ,水煎服。  地骨皮汤 治骨实热烦痛。  方见“脏腑 热证 ·地 骨皮 汤 ”。  治恶热骨间烦痛。方见“脏腑热  证·地骨皮汤 ”。  地黄粥 治骨蒸劳瘦 , 日晚寒  热 ,咳嗽唾血。方见“妊娠病·地  黄粥 ”。  百花汤 《医宗必读》卷六方。  治痨嗽吐血。款冬花、百合 ( 蒸焙 )  各等分。为末 , 蜜丸如龙眼大。每  服一丸 ,姜汤嚼下 ,临卧服用。  回生丸 《圣济总录》卷一百  方。治鬼注如中恶之急, 腹胀满如  鼓。巴豆 ( 去皮 心膜 , 出油 ) 十四  枚 ,雄黄 ( 水飞 , 研 ) 半两。同研 , 面  糊丸如芡实大。阴干。每服一丸 ,  新汲水下。  朱砂散 《太平圣惠方》卷  五十六方。治飞尸 , 疾肿 , 光如油  色 , 走 无 定处。朱 砂 ( 细 研 , 水飞  过) 、黄连 ( 去须 ) 、黄柏 ( 锉 ) 、陈橘  皮各一两 ( 汤浸 , 去瓤 , 焙 ) 。为细  末 ,入朱砂研匀。每服二钱 , 热酒  调下 ,不拘时候。  《医方类聚》卷十引《简要济  众方》方。 功能化痰安神。治心  脏不安 , 惊悸善忘 , 上膈风热。朱  砂、白石英各一两。为细末。每服  半钱 , 食后、临卧 煎 金银 汤调 下。  治心气不足 , 惊气入腹 , 狂言恍  惚 , 神志不安。朱砂一两 , 乌贼骨  二两 , 滑石一两半。为细末 , 每服  一钱 , 温 酒 或 人 参 汤 调 下 , 不 拘  时候。  《太平圣惠方》卷九十三方。  治小儿疳痢、无辜疳痢久不瘥 , 渐  至羸弱。朱 砂、白 马夜眼 ( 微炙 )、  丁香、地榆 ( 微炙 , 锉 ) 各一分。为  细末。每服半钱 , 以粥饮调下。日  服三次。服后 ,即食鸡肝粟米粥。  《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二方。  治小儿惊风 , 不乳 , 眼不开 , 手足牵  挽。朱砂、龙齿、硝 石各一 分。为  细末。每服一字 , 煎竹叶汤放温调  服。如二岁以上儿 ,每服半钱。  传尸丸 《张氏医通》卷十 三  方。治传尸劳 瘵 , 初 起元气来败。  鳗鲡鱼 ( 半斤者 ) 七 条。甑中先 铺  薄荷叶四两 , 入鳗在内 , 掺 干山药  末斤余, 百部 ( 去心 ) 一斤 , 煮三炷  香 , 候鳗烂极去薄荷 , 取鳗 与山药  连骨捣烂 , 焙为末 , 蜜丸。每服五  钱 ,汤送下 ,清晨、临卧各一次。  麦门冬汤 治骨蒸 , 唇干口  燥。方见“厥脱·麦门冬汤 ”。  治骨蒸肺痿 , 四肢烦热 , 口干渴  不能 食。方 见“厥 脱 · 麦门 冬 汤  ”。  麦门冬饮 治骨蒸唇干口燥。  方见“虚损·麦门冬饮 ”。  走马 散 治 飞 尸。 方 见“伤  寒·走马散 ”。  杏仁 丸 治 尸 注。 方 见“咳  嗽·杏仁丸 ”。 410 痨瘵 七画~九画 ]  还魂散 《太平圣惠方》卷五  十六方。治卒感忤 , 鬼击飞 尸 , 奄  忽气绝。麻黄 ( 去根节 ) 二两 , 杏仁  (汤浸去皮尖 , 双仁 , 麸炒微黄 )、桂  心各一两 , 甘草 ( 炙微赤 ) 半两。为  末。每 服 四 钱 , 水 煎 温 服。若 口  噤 ,即拗口下汤 , 汤入口不下 , 将病  人左右摇动 , 药下复增 , 取尽一升。  吴茱萸汤 治肺劳热 , 令人如  呕 ,咳吐不出。方见“呕吐呃逆·  吴茱萸汤 ”。  皂荚饮 《圣济总录》卷九十  三方。治骨蒸 , 肺痿咳嗽 , 咯脓血  病重。皂 荚 ( 一 尺 长 , 炙 黄 , 去皮  子) 一挺 , 白饧一两 , 生姜半两 , 干  枣( 去核 ) 七枚。除饧外。细锉入  饧 ,以酒一升 , 煮取半 斤。每服二  合 ,食后温服。  补髓丸 《全生指迷方》卷二  方。治骨蒸 , 热起骨间烦疼 , 手足  时冷 ,早起体凉 , 日晚即热 , 背脊牵  急 ,或骨节起凸 , 足胫酸弱 , 脉沉细  而疾。生干地黄 ( 晒干 ) 三两 , 干漆  (碎炒令烟尽 ) 半两。为末 , 蜜丸如  梧子大。每服三丸 ,空腹 , 临卧服。  青蒿丸 《太平圣惠方》卷三  十一方。治骨蒸热 , 体瘦困 乏 , 烦  渴寒热。青蒿 ( 取汁曝干 , 为末 ) 一  斤 ,桃仁 ( 酒浸去皮尖 , 麸炒令黄 ,  研烂) 一斤 , 甘 草 ( 为末 ) 半两。以  童便三斗盛瓷瓮中 , 煎如稀饴 , 更  倾铜器 , 下诸药搅匀 , 煎可丸如梧  子大。每服三十丸。温童便送下 ,  空腹日、晚各一次。  青蒿饮子 《太平圣惠方》卷  二十七方。治急劳 , 骨蒸烦热。青  蒿( 细研 ) 一握 , 猪胆 ( 取汁 ) 一枚 ,  杏仁( 大者 , 汤浸去皮尖双仁 , 麸炒  微黄 ) 。以童便一大 盏煎至五分 ,  去渣 ,空腹温服。  青蒿煎 《鸡峰普济方》卷  九方。治一切劳疰瘦弱。青蒿 ( 细  锉 ,嫩者 ) 一升。以水三升 , 童便五  升同煎成膏 , 丸如梧子大。每服十  丸。温酒送下 , 不拘时 候。 《全  生指迷方》卷四方。治颧赤潮热有  时 , 五心烦热 , 脉促涩者。青蒿汁  一升 ,人参、麦门冬 ( 去心 ) 各一两。  二味用青蒿汁同煎成膏 , 丸如梧子  大。食后服二 十丸。《红 炉点雪》  治虚劳盗汗 , 烦热口干。  河车丸 《红炉点雪》卷二方。  治妇人痨瘵 , 劳嗽虚损 , 骨蒸等症。  紫河车 ( 初生 男子 者 , 洗 净焙 干 ,  研) 一具 , 山药二两 , 人 参一两 , 白  茯苓 半 两。为 末 , 酒糊 丸 如 梧 子  大 ,麝香 养七日。每 服三五十九 ,  温盐汤送下。  草还丹 治阴虚骨 蒸。方 见  “耳病·草还丹 ”。  柏叶酒 《太平圣惠方》卷 九  十五方。治传尸骨蒸 , 羸瘦。柏叶  (捣碎 , 以 水一 石煮 取五 斗 ) 二 十  斤 ,黍米 ( 净淘 ) 一石 , 细曲 ( 捣碎 )  十斤。以柏叶汁渍曲发动 , 即炊米  熟 , 候冷拌和令匀 , 入瓮密封。压  取酒 , 日 三 服 , 适 量 饮 用 , 以 瘥  为度。  栀子金 花丸 治骨 蒸。方 见  “脏腑热症·栀子金花丸。”  栀子豉汤 治虚劳骨节烦热 ,  盗汗不止。方见“伤寒·栀子豉汤  ”。  枸杞叶羹 《太平圣惠方》卷  九十七方。治 骨蒸劳 , 肩背烦痛 ,  头痛 , 不 能 下 食。枸 杞 叶三 ( 五 ) 痨瘵 九画~十一画 411 ]  两 ,青蒿叶一两 , 葱白 ( 去须 , 切 ) 一  握 ,豉一合。以水三大盏 , 煎豉取  汁一盏五分 , 去豉 , 下枸杞叶等煮  羹 ,调和食之。  香豉饮 《圣济总录》卷九  十三方。治骨 蒸 , 至晚恶寒 壮热 ,  颊红 不 下 食, 日 渐 羸瘦。香 豉一  分 ,生地黄一两 , 葱白 三茎。为末  相和 ,以童便二盏半 , 浸一宿 , 平旦  煎至八分。分二次温 服 , 空 腹、日  午服。  《圣济总录》卷一百七十八  方。治小 儿 热 毒 血 痢。香豉 ( 微  炒) 一分 , 栀 子 ( 去皮 ) 五 枚 , 黄连  (去须 )一分。为末。每服一钱匕 ,  入薤白 ( 切 ) 二茎 , 水煎。分二次温  服 ,空腹、日、晚各一次。  《圣济总录》卷一百八十三  方。治体疮结气肿痛。豉半分 , 葱  白( 切 )一握。水煎 ,温服。  鬼臼丸 《太平圣惠方》卷五  十六方。治一切劳疾、飞尸、鬼疰。  鬼臼 ( 去须 ) 半两 , 升麻三分 , 麝香  一钱 , 柴胡 ( 去苗 ) 一两。为 末 , 蜜  丸如 梧 子 大。每 服 十丸 , 温 酒调  下 ,不拘时候 ,日三服。  神传剪草膏 《普济本事方》  卷五方。治痨瘵吐血损肺 , 及血妄  行。剪草一斤。洗净为末 , 入生蜜  一斤, 以器 盛 , 不 得犯 铁 , 九 蒸九  暴。患者五更抄四匙和粥温服 , 服  后或 吐 , 或下 不 妨。一 般 咳 嗽咯  血 ,每服一匙即可。  神应丹 治传尸劳。方见“脚  气·神应丹 ”。  神秘丸 《外台秘要》卷十三  引《古今录验方》方。治鬼疰邪忤 ,  飞尸疰击, 及犬马啮伤 , 蜂蛇毒螯。  大黄四两 , 硝石 (熬 ) 三两 , 巴豆 ( 去  皮心 , 熬 ) 、雄 黄 ( 研 ) 各 一 两。为  末 ,蜜丸 如小豆大。食前服二丸 ,  日一服。忌野猪肉 ,芦笋。  神授散 治传尸劳 气。方 见  “跌打损伤·神授散 ”。  秦艽散 治骨蒸潮 热等。方  见“伤寒·秦艽散 ”。  桃仁粥 治传尸骨蒸咳嗽 , 不  能下食。方见“产后病·桃仁粥”。  逐尸 饮 《辨证 录》卷 八 方。  治痨病。人参三分 , 白术二钱 , 山  茱萸 五 两 , 鳗 鱼骨 ( 烧 ) 一 钱。水  煎服。  柴胡茯苓汤 《圣济总录》卷  九十三方。治癥癖气壮热 , 咳嗽骨  蒸。柴胡 ( 去苗 ) 二两 , 白茯苓 ( 去  黑皮) 、白术、枳壳 ( 去瓤 , 麸炒 ) 各  一两半。为 末。每服 二钱 匕。水  煎 ,食后温服 ,日二次。  柴胡梅连汤 《傅青主女科》  卷下方。治骨 蒸。柴 胡、前胡、黄  连、乌梅 ( 去核 ) 各二两。为末 , 再  将猪脊骨一条 , 猪苦胆一个 , 韭菜  (各一寸 )十根同捣如泥 , 入童便一  酒盏 ,搅如稀糊 , 入药末 , 再捣为丸  如绿豆大。每服三、四十丸 , 清汤  送下。如上膈热多 , 食后服。此方  男女骨蒸皆可用之 ,不专治产妇。  桑白皮根煎 《外台秘要》卷  十六引《删繁方》方。治肺劳热 为  病。桑根 白皮 ( 切 ) 一 升 , 狼 牙 三  两 , 茱萸根皮五两。以酒三升 , 煮  取一升, 平旦服之佳。  桑根白 皮汤 治肺 劳。方 见  “头痛·桑根白皮汤 ”。  黄瓜丸 《太平圣惠方》卷  三十 一 方。治 骨 蒸 劳热 , 皮 肤 干 412 脏腑热证 二画~三画 ]  燥 ,心神不安, 口干 , 小便黄赤。以  熟黄瓜一枚 , 头上取破 , 去瓤 , 纳黄  连末二两, 以纸封口 , 用大麦面裹 ,  文火烧令黄熟 , 去面 , 为丸如梧子  大。每服二十丸 , 温水送下 , 食后  服用。  《太平圣惠方》卷八十四方。  治小儿周身及面色俱黄。黄连 ( 去  须) 一两 , 胡黄连半两。为末 , 用黄  瓜一根 , 去 瓤 , 入 药末 , 以盖 子盖  定 , 用 面裹 烧 , 令 匀焦 , 丸如 绿豆  大。七岁儿每 服七丸 , 温水 送下。  量儿大小, 加减服用。  常山 散 治 鬼 疰。方 见“疟  疾·常山散 ”。  猪肚丸 《御药院方》卷六  方。治男子肌瘦气弱 , 咳嗽渐成劳  瘵。白术、牡蛎 ( 烧 ) 各四两 , 苦参  三两。为末 , 以猪肚一个煮熟烂捣  膏 ,和丸如梧子 大。每服三、四十  丸 ,米饮送下 ,日三、四服。  《验 方新编》卷六 方。治梦  遗及肌肉消瘦。白术 ( 蒸炒 ) 、牡蛎  (煅、水飞 ) 各八两 , 苦参 ( 酒浸 , 晒  干) 六两。为末 , 用雄猪肚三个 , 洗  净煮烂, 捣和为丸如梧子大。每服  三钱 ,日服三次。  葛根 汤 治 骨 蒸。方 见“伤  寒·葛根汤 ”。  蒺藜子丸 《圣济总录》卷一  百方。治五尸 , 腹痛胀急 , 不得喘  息 , 上冲心胸及攻两胁 , 或瘰块踊  起 , 挛 缩 引腰 脊。蒺藜 子 ( 炒、去  角 ) 二两。为 末, 蜜 丸如豆大。每  服二十丸 , 熟水送下, 日三次。  獭肝散 《肘后备急方》卷一  方。治冷劳 , 又治 鬼疰一门 相染。  獭肝 一 具。炙 干 为 末 , 每 服 方寸  匕 ,水调服 ,日三服。  麝香丸 治传尸肺痿痃癖 , 骨  蒸鬼注 , 气急热劳。方见“腹痛 腹  胀 ,麝香丸 ”。  麝香 散 治 诸 疰。 方 见“水  肿·麝香散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