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面对字画专家的质疑,溥仪一句话说得他们哑口无言!

 昵称20041990 2017-09-17

溥仪虽然六岁退位,但作为清朝的最后一任皇帝,溥仪还是被隆裕太后赋予了巨大的期望,希望将来有一天能够重新复辟。

所以在溥仪年幼时,满清遗老们就对他进行了系统的教育,请来了一些有名的老师对他进行各方面的培训,其中包括书法、绘画、治国理念等。

但是后来在民国时期,溥仪被军阀赶出了紫禁城皇宫,他便携带着大量清朝遗产来到了天津,最后在日本人的怂恿下来到了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可好景不长,随着日本的战败,本来想逃往日本的溥仪被苏联人抓起来了,同日军一并送到东北做苦力。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溥仪才被遣返回中国,在抚顺关了十年禁闭,因表现好被提前释放,成为了一名北京城的老百姓。

鉴于溥仪的有着良好的文学素养,他被请到了文史协会担任文学专员,许多京城的书法家、画家每次遇到鉴定不了的字画都会请薄仪来查看。但溥仪的鉴定方法却十分奇葩,他只需随意看两眼便能下定论。他的口头禅是:“这个是真的,我在宫里见过,这个是假的,因为和宫里的画的不一样。”

久而久之就有人不服气了,质疑溥仪的经验。有一回一个收藏家请了几个鉴定专家来到自己家里帮忙鉴定两副“汉宫春晓图”,几位专家探讨过后一致认为第一幅是真的,后者是假的,因为前一副的绘画技巧明显要高于第二幅。收藏家为了保险起见特地通过文史协会的馆长请来了薄仪,几位专家也不愿意走,想要看看薄仪到底有什么能耐!

溥仪来了后,瞥了几眼就告诉收藏家第一幅是假的,第二幅才是真的。于是几位专家就不服气了,从好几个方面说了一大通质疑溥仪的眼光,结果溥仪二话不说,翻起第二幅画的背面,指出一块墨迹说道:“这是当年我临摹时不小心弄脏的”。

所以结果很明显,第二幅画才是从皇宫里流出来的真品,因为上面有溥仪几十年前留下的真迹,不过这种奇葩的鉴定方法除了溥仪,也没人能掌握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