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盛夏,应安远县烹协的邀请,笔者参加了该县举办的第一届东江源小吃美食节。车在国道上急驶,头顶是烈日炎炎,那几天真是热呀!我不由得担心起来:一般烹饪展示和比赛都是在春秋两季进行。因为冬天操作,下水冷,作出的菜品色泽也不鲜艳;夏天吗,食品又容易坏,还极易造致卫生问题。该县选在此时进行小吃美食节,一定有其原因?好在那天比赛是在上午开始,十时左右现场操作和品尝就基本结束了。剩下的就是其它表演、宣传、评比等仪式,进行这些项目,天气再热也不会出卫生问题。过后我问组织者是怎么回事?他们答,因为所有乡镇都派队参加,乡镇又特别的看重,都说准备要充分,不能失面子,所以就拖到了此时。(据了解,该县后举办的几届小吃美食节都放在深秋进行。) 那天的场面,真是壮观呀!作为一个山区小县能有这么多队参加,展示小吃的品种又是如此的丰富多采,太出乎我这个所谓见多识广者的预料。现场观摩,这次办节,全县18个乡镇全部组队参加,其中有的乡镇还占了几个摊点。各队派出的选手有的是乡镇所在地的小吃店厨师,也有的是来自村民小组有一技之长的农户。所展示和参加比赛的小吃有爆炒、有油炸、有蒸作、有汤煮、还有成品干货。以一个展点五个品种计算,估计这次的小吃品种接近百种。 现场有本县传统的小吃品种,如园粉,又称珍珠粉;黄板,又称黄元米果;假燕菜又名鱼丝;还有豆腐、烫皮、板干艾叶板、炸薯包、捶鱼、泥鳅扳、酿板、糍粑、黄金片等都粉墨登场。还有来自偏僻山村,平时少见的如黑米果子等。真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现今安远县小吃的基本风貌。 在这次小吃美食节的启动仪式上,县长亲自参加并宣布“开节”;紧接着,县委书记冒着烈日,挨个到每个摊点去看望参赛选手,他满头大汗,擦拭的毛巾都湿透了。在现场,所有乡镇的书记或乡镇长都到场,足见全县上上下下对这次活动的重视。 两个月后,在笔者主持的一次全市精选菜点制作拍摄会上,安远县再次展示了他们小吃的强大阵营。他们是唯一提前一天到赣州的代表队,头天晚上他们就在所居住饭店精心准备,第二天展出了一大桌的安远小吃,并在点心上用五彩缤纷的小吃拼成了“安远小吃欢迎您品尝”的字样。尽管,最终选用作品不能用上他们太商业化的摆设,只能选用一小部分最有特色的品种,但可见他们的用心良苦和足够的实力。 因写作内容需要,笔者经常也会有意无意地关注安远小吃。关注安远小吃好像又总容易将它与全国著名的福建沙县小吃作比较。关注几年的结果,得出这样的结论:一是沙县走向全国的起源是由民间开始,而安远是政府在推动。从2014年起,安远县每1至2年间都举行小吃美食节。 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2015年起,安远县委、县政府就正式提出极力打造安远小吃品牌。在打造小吃品牌上,实行“统一品牌创建、统一主打品牌、统一行业标准”三个标准化建设,规范操作,提高小吃质量,提升创业成功率。县财政对符合条件的、特别是走出去的新开办安远小吃品牌店的经营创业户给予奖励扶持,并落实最高额度为10万的贴息小额担保贷款扶持政策。据不完全统计,讫今安远县已对外发展近5000家小吃经营创业户,带动万人就业。走出去战略已初显端倪。二是安远小吃虽远没有沙县小吃的知名度,但后发之势不可低估。目前两者的差距主要是安远的品种尚没有沙县多样;出外的网点也只有沙县的一成左右;可是安远的潜力就很大,因安远地域比沙县广,人口更多,又紧靠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只要全县上下一条心,可以不断挖潜提速。三是安远特产众多,除小吃外,还有香菇、茶叶、脐橙、西瓜等农副产品,可以齐头并进同步带动。 以笔者之见,经过几年努力后,即使安远小吃还仍达不到沙县小吃的幅盖面,起码可以占领南方的一部分市场?在复制沙县小吃的管理和经营模式上或许还会有突破呢? 不过早下结论,还是拭目以待吧...... 作者简介:乐夫,业余网络写手。 编辑:客家风骨 |
|
来自: cxag > 《美食地图遊记采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