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鹰眼定位智能识别微信服务 揭秘安全司考背后的“上海科技”

 江海报览 2017-09-17

作者 法制日报记者 余东明 实习生 黄浩栋


9月17日是国家司法考试的第二天,经过16日一天的“战斗”,考生陈锋反而感觉到一种轻松,这种轻松是往年考试所不曾有的。“从报名到参考,满满的高科技。”陈锋拿出手机给记者展示了“上海司法考试”微信公号,所有考试须知、信息咨询和成绩查询一样不落,“进考场用的是人脸智能识别技术,对着镜头微微一笑,身份识别即可完成,真是高大上!”



为了保证司法考试的顺利,维护广大考生们的利益,上海市今年采用了多种科技手段对考试进行有力保障。考试第一天,记者也来到了位于上海市司法行政大楼三楼的上海考区指挥中心和其中的几个考点,感受这场特殊考试中的“上海科技”。


对试卷进行GPS定位加‘鹰眼’实时监控


凌晨时分,天还未亮,陈警官和工作人员就驾车来到华东政法大学取试卷,随后送到位于上海第二轻工业学校的考点……负责运送试卷的警车一共有38辆,分别将试卷运送至全市38个考点。



在指挥中心的巨幅大屏上,陈警官的车就是电子地图上相对应的一个红点。

 

从早晨5点30分开始,担任本次司考指挥长的上海市司法局司法考试处处长何祝辉就全神贯注地盯着这些红点点,早晨6点30分,38个红点沿着规定路线移动到了38个考点,一切显得有条不紊。



“本次司法考试试卷的运送采用的是‘一校一警车两督考’的固定组合。” 上海司法局信息技术处处长冯铉介绍说,为确保试卷运输和保存万无一失,今年采用了GPS定位加‘鹰眼’实时监控的办法,我们既能知道车辆的实际行驶位置,又能看到实时传送过来的车辆内部画面。



陈警官驾车到了考点,工作人员遂将试卷送入“保密室”,这里同样装有鹰眼监控,画面被24小时不间断地传输到了指挥中心。

 

“这样就确保了试卷时刻在我们眼皮底下。”冯铉说。


考生签到采用人脸识别系统加手机APP


上午8点30分,陈锋沿考生通道进入考场。边上的老师提醒他面对镜头,只听“嘀”的一声,人脸智能识别完成,陈锋顺利进入考场。



然而考生小刘却没这么顺利,刷脸后,系统提示“验证失败”,工作人员便随即点开自己手机上的“上海司法考试考务系统”APP,输入考生身份信息后,APP读出了考生预留的比对资料。经人工查验后,纠正了这一“刷脸乌龙”。

 

此后人脸识别数据和考卷清点数据传回指挥中心,实现实时监控。后经统计,各考场人脸智能识别率平均达98%。



“由于考生拍照时化妆或P图的原因,机器就可能出现识别误差。为此我们又专门开发了考务APP来作为技术补充。”冯铉说,APP的功能包括“准考证查询”、“人像信息查询”、“上报查询”等。


来源:法制日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