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悲哀的教育,就是把普通家庭的孩子培养成“富二代”

 淡泊宁静致远斋 2017-09-18

最悲哀的教育,就是把普通家庭的孩子培养成“富二代”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周围开始流行起“富养”孩子了,富养一词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

01

这个时代真的需要那么多富养吗?

现代家庭大多数家里都只有一个孩子,对于这个宝贝疙瘩,全家上下都非常的宠爱,都想给孩子最好的,这个可以理解。

但是,夫妻俩人加上四个老人,共同接受孩子的“差遣”,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说,对于某些不合理的要求,就算砸锅卖铁也要去满足,不禁让人咂舌。

有些本身条件并不宽裕的家庭,在没能满足孩子的某些要求时,还会觉得是亏欠了孩子,就算是没有富甲天下,也要倾其所有、勒紧裤腰带地富养孩子。

有个朋友的孩子,在大四的时候看着别的同学都在着手准备考研、国考、考托福,他也闹着要出国留学。

大家都知道出国留学的费用对于普通家庭来讲不是一笔小数目,一般的家庭负担起来非常艰难,加上出国留学除了学费生活费外,还要有一定数额的保证金,朋友就希望孩子能够考虑一下其他出路。

结果没有换来孩子的体谅,反倒跟朋友大闹一通脾气,还说什么:“我是不是你们亲生的啊!人家父母都是砸锅卖铁也要让孩子出去,你们可倒好,这么点钱都不给我拿!怕我以后还不起是吗?”说完就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不吃不喝。

朋友夫妇拗不过孩子,加上心疼孩子的身体,就把家里房子抵押了,最终给他凑齐了出国的钱。

朋友心疼孩子,我心疼朋友。他们夫妻俩兢兢业业干了这么多年,这点家底儿全都投进去了。至于以后怎么办,说实话我并没有抱着乐观的看法,但这始终是别人的家务事,只能建议没法掺和。

02

什么才是真正的富养?

之前也有朋友问过我:“你说孩子该不该富养呢?”我想在选择是否要富养之前,应该先搞清楚什么是富养。

富养不是说你有多少钱就给孩子多少钱,让他有花不完的感觉,而是要让孩子做一个知识丰富,有教养,精神不匮乏,能够始终沐浴在爱中的人。

我们能给孩子什么样的物质条件就给孩子什么样的物质条件,适当的时候让孩子懂得挣钱的不容易,生活的艰辛也是很有必要的。而且,完全没必要去打肿脸充胖子,这样做最终只会害了孩子也害了自己。

做父母给孩子爱的同时,决不能忘记要告诉孩子:生活的艰辛,是难以想象的。

03

假“富养”,会造成怎样的后果?

父母毫无保留的付出,不计代价的给予,有时候对于孩子来说可能是一味“毒药”。它让孩子们心安理得享受着父母给予的一切,毫不懂得感恩和知足,不知道体恤父母的不易。

相反,还可能滋生虚荣、懒惰、不学无术的坏毛病。就像我这个朋友的孩子一样,即使那么大了向父母伸手也从不脸红,因为他觉得那是父母应该的。而且,像他这样的孩子还不少。

前两天就看到这样一则新闻,江苏镇江一个26的男子回到家朝自己的老父亲要钱,一张口就是五千块,父亲不给钱,他就喝了一口百草枯躺在床上称:“要等死。”

老父亲无奈,只得报警,让警察来劝解。他不光不领情,还爆粗口,警察同志见状,也只能怒斥道:“你26岁了,不是6岁!”

的确,很多“富养”出来的孩子,生理年龄已经成年,但是心里年龄却还停留在孩童时期。他们不会理解父母的辛苦,更不懂什么才是真正的生活。

以前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句话放在过去就是家家户户的常态,那时候条件不好,即使是小孩子也知道努力。上学时,我们拼命地努力,想通过学习,去争取更好的生活,一块钱也能掰成两半花。我们深知父母供我们读书的不容易,平日里也都是省吃俭用,不够花也能将就过去。

而现在的孩子即使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也毫不知道体恤父母。更有甚者,用父母节衣缩食换来的成果当做诗和远方去炫耀。被“富养”大的穷孩字,不但不知足,不知道感恩和体贴父母,反而被惯出来爱慕虚荣、自私自利的毛病。

在日本电影《不求上进的玉子》中,女主角玉子完成大学学业后,就成了一个终日百无聊赖的“家里蹲”。

玉子的父亲善次,早年和妻子离婚,只有一个女儿和他相依为命,因此他愿意为女儿做牛做马。可是善次却不明白,这样不是在爱女儿,而是在害她。娇生惯养的玉子最终成了一个啃老族。

像玉子这样的年轻人,他们做不了吃苦的工作,又成不了自己想成为的人,日复一日,浑浑噩噩下去。

机场刺母的留学生汪佳晶,留日五年,从未打过工。

人家都说留学本应自立或部分自立,但汪母出于对孩子的溺爱,包办了一切,经济上包办,学费和生活费都靠母亲每月7000元人民币的收入来出。精神上关注不足,养而不教的后果,是汪某极端行为产生的根基。

想要给孩子良好的教育无可厚非,但是也要让孩子明白成人世界的不容易。

曾国藩说:“子侄除读书外,教之扫屋、抹桌凳、收粪、锄草,是极好之事,切不可以为有损架子而不为也。”

成长过程中,物质越充裕,精神越疲敝;精神疲敝时,创造物质的脚步自然会停歇。

反之,给孩子真实的成长,让孩子懂得困难与艰辛,教孩子珍惜馈赠与财富,引导孩子依靠勤奋和努力,才是对孩子最好的馈赠。

当有一天,孩子独立成人去闯荡世界。你曾经给他的锦衣玉食只能让他望洋兴叹,但是你曾教给他的坚韧、自强、独立,却能够帮助他度过生活中的困苦和磨难。

这种“财富”,能够伴随他一生,是最为珍贵但也最难给予的,因为它需要父母日日夜夜的教化和培养。

过度的溺爱和无节制的给予,也是很多父母需要突破的“心魔”,能够狠下心来,也许现在不能够得到孩子的理解和感恩,但是在将来的某一天,孩子一定会明白父母的用心良苦。

在精神和品格上的培养,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