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 诸 风 一字散 治 头风。方见“中 风·一字散 ”。 二生散 《普济本事方》卷 一方。治体虚有风 , 外受寒 湿 , 身 如在空中。附子 ( 生 , 去皮脐 ) 、天 南星( 生 ) 各等分。为末 , 每服四大 钱 , 水 一盏 半 , 生 姜十 片 , 煎 至八 分 ,去渣服。 《鸡 峰 普 济方》卷 十七 方。 治妇人血晕至急。生地黄、生姜各 三两。同炒研末 , 每服二钱 , 木香 酒一盏同煎三两沸, 通口服之。木 香不需多用。 《疡 医大全》卷十 七方。治 喉闭 , 吹乳 , 痈 肿 , 恶疮。生 明矾、 生雄 黄 各 等分。为 细末 , 喉 闭吹 入 ,日三次。疮毒, 醋或凉水调敷。 二妙散 《类编朱氏集验医 方》卷一 方。功 能 理 气 血。治 诸 风。当归、橘皮 各等 分。为 细末 , 以酒调服。丸服亦可。 《丹 溪心法》卷四 方。治筋 骨疼痛因湿热而起者。黄柏 ( 炒 ) 、 苍术( 米泔浸炒 )。为细末 , 每服二 钱 , 水煎 , 入姜汁调服。如 有气滞 加理气药 , 血虚者加补血药 , 痛甚 加姜汁热服 , 表实气实者 , 加酒少 许佐之。 大豆 紫汤 治中 风 头 眩 , 恶 风 ,自汗 , 吐冷水。方见“产后病· 大豆紫汤”。 川乌头汤 《太平圣惠方》卷 二十五方。治诸风毒气攻手足 , 疼 痛顽麻。川乌 头五两 , 川椒二两 , 生姜二两。为末 , 水煎去渣 , 入盐 二两 ,频频淋沾 ,以瘥为度。 小金 丹 治 诸 风。 方 见“温 病·小金丹 ”。 不老丹 《医方类聚》卷二 十 四引《神 效名方》方。功能乌须 髭 注颜 ,明目延年。治诸风。苍术四 斤 ,何首乌二斤 , 地骨皮 ( 去粗皮 ) 二斤。为 细末 , 用 桑汁 搜 和 如 软 面 , 候干后捣为细末 , 蜜丸 如桐子 大。每服六十丸 , 空腹温酒下。忌 五辛之物。 乌荆丸 治诸风缓纵 , 手足不 遂 ,口眼歪斜 , 言语謇涩 , 及妇人血 292 诸风 五画~六画 ] 风等。方见“痉病·乌荆丸”。 甘菊 散 治 头 面风 , 头 目昏 眩。方见“眩晕·甘菊散”。 石膏散 《外台秘要》卷十 四引《深师方》方。治柔风 , 体痛 , 自汗出。石膏 ( 研 ) 二两 , 炙甘草一 两。为末。每服方寸匕 ,酒调服。 《博 济方》卷一方。治伤寒 头痛不可忍。石膏一两 , 麻黄 ( 去 根节 ) 一两 , 何 首乌 五钱 , 干 葛三 分。为末 , 每 用二钱 , 加姜一片同 水煎 ,温服。 《太平圣惠方》卷四十七方。 治霍乱烦渴头痛。石膏二两 , 麦门 冬( 去心 ) 一两 , 甘草 ( 炙 ,锉 ) 三分 , 白茯苓一 两。为末 , 每用三 钱 , 入 生姜半分、豉一百粒、竹叶二七片 , 水煎去渣, 不拘时温服。 《黄帝素问宣明论方》卷九 方。治热嗽喘甚。石膏一两 , 炙甘 草半两。为细末 , 每服三钱 , 新汲 水或生姜汁蜜调下。 《外台秘要》卷十五引《延 年方》方。治风虚汗。石膏 ( 研 ) 、 炙甘草各四分。为细末, 每服方寸 匕 ,浆水调服 , 日三夜二。忌海藻、 菘菜。 《太平圣惠 方》卷二十三 方。治风虚汗出 不止。石膏 ( 研 ) 一两 ,甘草 ( 炙锉 ) 一两 , 苍术 ( 锉 , 炒微黄 ) 一两 , 麻黄根一两。为细 末 ,每服二钱 ,温酒调服 ,不拘时。 《圣 济 总录》卷 十五 方。 治脑风 , 邪气留 连 , 头 痛不已。石 膏 ( 煅 , 研 ) 、天 南星 ( 炮 ) 、白 僵蚕 (炒 ) 各等分。为末 , 每 用二钱匕 , 入葱白二寸 , 腊茶一盏同煎汤。连 葱顿服 ,良久再服。 《卫生宝鉴》 卷九方。治头痛不可忍。麻黄、石 膏各一两 , 葛根七钱五分 , 何首乌 五钱。为末 , 每用三钱 , 加 生姜三 片 , 水 煎服。 《医 学 正传》卷 四 方。治阳明 经头 痛。川 芎、石膏、 白芷各等分。为细末 , 每服四钱 , 茶清调下。 《证治汇补》卷四方。 治痰火头痛。川芎、石膏、黄芩、白 芷。为末 , 水煎服。 《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二方。 治小 儿 夜啼 , 壮 热惊 惧。石 膏 一 两 ,人参半两 , 龙骨半两。为末 , 每 用一钱, 水煎去滓 , 量儿大小加减 , 温服。 《圣济总录》卷一百七 十 方。治目风眼塞 , 及偏头痛、脑风 , 鼻出 清 涕 , 眼 目 冷痛。煅 石 膏 二 两 ,川芎一两 , 甘草 ( 炙 , 锉 ) 半两。 为细末 , 每服一钱匕 , 生葱 好茶调 服 , 食 后 服, 日 二 次。 《御 药 院 方》卷九方。治头脑热 , 鼻塞 , 头目 昏重。石膏 ( 水飞 ) 三钱 , 龙脑 ( 别 研) 一钱。为细末 , 每取少许 鼻。 四白 散 治 蛊 风。 方 见“诸 疮·四白散 ”。 四君 丸 《类 编 朱氏 集 验 医 方》卷一方。功能顺气血 , 治风气。 生地 黄、熟 地黄、当归、木瓜 各 等 分。为细末 , 酒糊为丸 , 温酒送下。 四神 丹 治 风 气。 方 见“腰 痛·四神丹 ”。 地肤子散 《圣济总录》 卷七方。治柔风肢缓不收 , 里急不 能仰 息 , 兼治 产 后中 风。地 肤 子 (炒 ) 二 两 , 紫 葛 一 两 半 , 白 头 翁 (炒 )一两。为细末 , 每服二钱匕至 三钱匕, 温酒调下。 《圣济总录》 卷一百零三方。治风热面赤肿痛。 地肤子 ( 焙 , 捣末 ) 三升 , 生 地黄十 诸风 六画 293 ] 斤。捣地黄绞汁和地肤末 , 曝晒令 干 ,为细末 , 每服三钱匕 , 空腹酒调 下 ,临卧再服。 《圣济总录》卷一百四十一 方。治痔疾。地肤子不拘多少 , 焙 干为细末 , 每服三钱匕 , 用陈粟米 饮调下。 芎枳丸 《圣济总录》卷十三 方。治 劳 风 , 强 上 冥 视。川 芎 一 两 ,枳壳 ( 麸炒 ) 半两。为细 末 , 蜜 丸梧子大。每服十丸 , 食后温水送 下。《黄帝素问宣明论 方》又治肺 热上壅 , 唾 稠 , 咽 喉不 利 , 头 目昏 眩。《御药院方》谓能去风痰 , 治心 肺积热证。 当归汤 治风肿。方见“产后 病·当归汤 ”。 防风散 《备急千金要方》 卷十三 方。治头 面风肿。防风二 两 ,白芷一两 , 白术三两。为细末 , 每服方寸匕 , 以酒送下 , 日三次。 《太平圣惠方》卷二十二方。 治白虎 风 , 走 注疼 痛 , 两 膝热 肿。 防风( 微炒 )一 ( 二 ) 两 , 地龙 ( 微炒 ) 二两 , 漏芦二两。为细末 , 每服二 钱 ,温酒调下 ,不拘时服。 《太平圣惠方》卷四十四方。 治阴 偏大 , 气胀肿。防风 ( 去芦 头) 、丹皮、桂心、铁 精各半两。为 细末 ,每服一钱 ,食前以豉汁调下。 《圣 济总录》卷十 三方。治 风虚多汗恶风。防风一两一分 , 泽 泻、煅牡蛎、桂各三分。为细末 , 每 服二钱匕, 空腹温酒调下 , 日二次。 《圣济总录》卷一百四十三 方。治肠风下血。防风 ( 炙黄 )、黄 芪( 炙 , 锉 ) 各二两 , 甘草 ( 炙 , 锉 ) 、 人参 各 半 两。为 细 末 , 每 服 二钱 匕 ,食前粟米饮调下。 《鸡 峰 普济 方》卷十 一 方。 治风热咳嗽。防风、桑白皮、甘草 各等分。米泔 浸一宿 , 曝干为末 , 水煎 ,食后温服。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 七 方。治 破伤 风 , 项 强 , 牙 关 紧 , 欲 死。防风、天南 星各 等分。为末 , 每服三钱 , 童便一大盏 , 煎至七分 , 热服。 《圣济总录》卷一百二十 八 方。治乳痈。防风一两半 , 牵牛子 (炒香 ) 二两。为 细 末 , 每 服 二 钱 匕 ,空腹用沸汤调下, 取微利为度。 《圣济总录》卷十一方。治 风毒面生 , 遍体瘙痒。防风、 杏仁 ( 炒 ) 、白僵蚕 ( 炒 ) 各二两 , 炙 甘草一分。为细末。每服三钱匕 , 空腹蜜酒调下。 《圣济总录》卷一百三十 七 方。 治一切癣。防风、母猪肉各 二两。同煮数沸 , 去猪肉 , 将防风 焙干为细末。每服一钱匕 , 开水点 服 ,不拘时。 治诸疮癣疮疥。防 风、天麻、陈皮 ( 去白 , 焙 ) 各一两。 为细末, 每服三钱匕, 空腹酒调服。 《圣济总录》卷一百五十 二 方。治妇人经血 不止。生防风 为 细末 ,每服二钱匕 ,以酒调下。 《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二方。 治小儿囟开不合。防风一两 , 白芨 一两 , 柏子仁一两。为细末 , 以乳 汁和涂头上 , 以合为度。 《圣济总录》卷一百零七方。 治肝风目睛不正 , 视物偏斜。防风 二两 , 菊 花 四 两 , 蒺 藜 子 ( 炒 , 去 角) 、牛蒡子 ( 炒 ) 各一两。为细末 , 每服三钱匕 , 食后以熟水调服。 294 诸风 六画~八画 ] 红蓝花酒 治妇人诸风 , 及腹 中刺痛。方见“腹痛腹胀·红蓝花 酒”。 杏仁膏 《备急千金要方》 卷十三方。治头面风 , 头痛 , 胸中 气满 ,奔豚气上下往来 , 心下烦热 , 产妇金疮百病。杏仁 ( 捣研 ) 一升。 以水一斗滤取汁令尽 , 煻火煎如脂 膏 ,每服一方寸匕 , 空腹酒下 , 日三 次。不善饮酒者 ,以水送下。 《圣济总录》卷一百四十四 方。治伤折 风肿。杏仁 ( 去皮尖、 双仁、炒 ) 三两。研为膏 , 涂肿处 , 外以帛缚之 , 频易。 《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九 方。治 小 儿眼 经 年 胎赤 , 兼 有翳 膜。杏仁 ( 去皮尖研膏 ) 一两 , 轻粉 一分 ( 钱 ) , 盐 绿 ( 研 ) 一 分 , 黄 连 (末 )一分。上药同研令匀 , 以真酥 调如膏 ,放铜碗内 , 加盖 , 取熟艾鸡 子大熏之, 勿令气泄 , 候烟尽为度 , 更重研令匀。每取少 许 , 以 绵裹 , 用人 乳 浸 一 宿 , 日 三 四 度 点 之。 《圣济总录》用治风毒积年, 赤兼翳 膜。 《圣济总录》卷一百零五方。 治肝热 飞血 赤 脉。杏 仁 ( 去 皮尖 研) 半两 , 黄连一两 , 轻粉半钱。以 新绵裹 ,水一盏 , 浸一复时 , 每日三 五度点之。 《圣济 总录》卷一百 零九方。① 治 目生胬肉 , 或痒或 痛 ,息肉渐长 , 侵覆瞳仁。杏仁 ( 去 皮尖、双仁 ) 一分 , 轻粉半钱。合研 如膏, 以少许点胬肉上。② 治目生 胬肉 , 风 翳障。杏 仁 ( 去 皮 尖、双 仁 ,研膏 ) 半两 , 黄连 ( 锉 ) 半两 , 青 盐半两 ,轻粉一钱匕。先以水一盏 半 ,煎杏仁、黄连 至半盏 , 滤去滓 , 入盐及轻粉 , 更煎五七沸 , 候冷点 目 ,每日三次。 《圣济总录》卷一 百十方。治眼疾翳膜遮障 , 瞳子不 破者。杏仁 ( 去皮尖、双仁 ) 三升。 每一升以面裹 , 煻灰火中炮熟 , 去 面研杏仁 , 压取油 , 又取铜绿一钱 , 与杏仁油同研 , 点眼。 《圣济总录》卷一百十五方。 治耳肿。杏仁去皮尖、双仁 , 研成 膏。拈取如枣核大 , 用乱发裹 , 塞 耳中 , 日 换二 次。一方 将 杏 仁 炒 赤 ,捣如膏 , 以绵裹塞耳中 , 治聤耳 出脓。 《圣济总录》卷一百十六方。 治鼻久塞 , 清涕不止。杏仁 ( 去 皮尖、双 仁 ) 二两 , 附 子 ( 炮 ) 一 两 半 ,细辛、蜀椒 ( 去目及 闭口者 , 炒 出汗) 各一两。为末 , 以醋浸一宿 , 用炼成猪脂一斤 , 微火煎之 , 候附 子黄色 , 去渣倾入盒中澄凝 , 以绵 裹少 许 纳鼻 中。 治 鼻中 疳 疮。 杏仁( 去皮尖 ) 不拘多少。研如膏 , 以乳汁和涂疮上。 《重 订 严氏 济生 方 · 口 齿 门》方。治口舌热而干燥 , 或舌 上 生苔 ,语言不真。升麻、杏仁 ( 去皮 尖) 、炙 甘草 各一 两 , 黑 豆 ( 炒 , 去 皮) 五十粒。为细末 , 入白蜜五合、 生地黄汁五合 , 慢火熬膏 , 丸如芡 实大。常噙一丸 ,津化咽下。 何首 乌丸 治风 脚 软 , 腰 膝 疼 ,行履不得 , 遍身瘙痒。方见“痰 核瘰疬·何首乌丸 ”。 青丸 《千金翼方》卷十七方。 治脚 风 及 皮 肉 身 体 诸 风。乌 头 (炮 ,去皮 ) 一两 , 附子 ( 炮 , 去皮 ) 三 两 ,麻黄 ( 去节 ) 四两。为 细末 , 蜜 丸如梧子大。每服五丸 , 酒送下 , 日三次。 诸风 八画~九画 295 ] 荆沥汤 治 风家寒 热证。方 见“中风·荆沥汤”。 枳壳汤 治风瘙 痒。方见 “伤寒·枳壳汤 ”。 治劳风。 方见“伤寒·枳壳汤 ”。 威灵仙丸 《圣济总录》卷 十二 方。治 风 气。威 灵 仙、蔓 荆 实、何首乌、苦参各等分。为细末 , 酒煮面糊 , 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三 十丸 ,温酒或开水送下。 《寿 亲 养 老新 书》卷一 方。 治老人秋季肺气壅滞 , 涎嗽间作 , 胃脘 痰 滞 , 脘 闷 不 适。威 灵 仙四 两 ,干荷叶一两 , 皂角 ( 熬膏 ) 一斤。 前二药为细末 , 煎皂角膏和丸如桐 子大。每 服三 十 丸 , 临 卧 生 姜汤 送下。 《圣济总录》卷九十七方。 治大肠冷秘。威灵仙 ( 洗切 ) 不拘 多少。为细末 , 蜜丸如梧子大。每 服十五丸至二十丸 , 生姜清米饮送 下 , 临 卧 服。 《重 订 严 氏 济 生 方·大便门》方。治老 人肠 胃虚 , 津液不能内润 , 气涩不能运化 , 大 便秘结。威 灵仙 ( 去 芦 ) 、黄芪 ( 蜜 炙) 各一两 , 枳 实 ( 麸炒 ) 半两。为 细末 ,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 丸 ,空腹米饮送下。 《医方类聚》卷九十五引《经 验良方》方。又名定痛丸。治气滞 腰痛不可忍 , 脚膝重痛。威灵仙半 两 ,金铃子 ( 炒焦 ) 一两 , 舶上茴香 半两 , 川乌 ( 去皮脐 , 炮 ) 一两。为 细末 ,酒煮面糊 , 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二十丸 , 空腹温酒下 , 日二次。 《御 药院方》卷八 方。功能 宣通五脏。治腹内冷滞, 心膈痰水 久积 , 癥瘕痃癖气块 , 腰膝冷疼或 肿痛麻痹。威灵 仙 ( 生 用 ) 。为 细 末 ,蜜丸如梧桐子大 , 每服三十丸 , 渐加至五十丸 , 食前温酒送下 , 忌 茶。《世医得效方》治肾脏风壅 积 滞 ,腰膝沉重。并谓以微利恶物为 度 ,后少食粥补养。 《圣济总录》卷一百四 十 二方。治气痔大便涩。威灵仙、乳 香( 研 ) 、枳壳 ( 去瓤 ,麸炒 ) 各一两。 为细末 , 以 粟米 饭和 丸如 梧桐 子 大。每服十五丸 , 米饮下 , 日三次。 《圣济总 录》卷一 百四 十 三方。 治肠风痔瘘 , 肛边鼠乳 , 疼 痛不可 忍。威灵仙二两 , 木香一两。为细 末 , 蜜 丸 如梧 桐 子大。每 服 二 十 丸 ,加至三十丸 , 煎荆芥汤下 , 不拘 时候。服药后忌茶半日。 星香散 《重订严氏济生方· 诸风门》方。治诸风及痰厥。天南 星 ( 生用 ) 一两 , 木香二钱。为末 , 加生 姜 十片 水煎 , 温服 , 不拘 时。 《杂病源流犀烛》治疗昏迷痰塞, 牙 紧似中风。 香芷散 《医方类聚》卷二 十 一引《仁 斋直指方》方。治头面 诸 风。白 芷 ( 锉 , 萝 卜 汁 浸 , 晒 干 )。 为细末 , 沸汤调 , 食后服。或用少 许搐入鼻 , 左用右 ,右用左。 鬼箭 汤 治 风 入 心腹 挛 急。 方见“产后病·鬼箭汤 ”。 胜玉 散 治 诸 风。 方 见“麻 风·胜玉散”。 神效乌头煎 《太平圣惠方》 卷二 十五方。治 一切风。生乌 头 (水浸三日 , 不停换水 ) 五斤 , 黑豆 一斗 ,生姜半斤。为末 , 水煎去渣 , 复煎如稀饴。每服半茶匙 , 空服温 酒调服, 至半月后 , 渐添至一茶匙 , 296 诸风 九画~十六画 ] 此外不可多服。 祛风 散 治 风 肿。方 见“眼 病·祛风散 ”。 桃仁丸 治一切风毒 , 偏身疼 痛 ,四肢拘急。方见“虚损·桃仁 丸 ”。 萎蕤饮 《圣济总录》卷十三 方。治劳风 , 项强急痛 , 四肢烦热。 萎蕤三两 , 人参、羚羊角 ( 镑 ) 各二 两。为末 , 每 半两入豆豉三 合 , 葱 白一握 ,水煎。空腹分温二服。 羚羊角散 治妇人血风上攻 , 心神烦闷。方见“产后病·羚羊角 散 ”。 续命汤 治 诸风十 二痹。方 见“中风·续命汤 ”。 葳蕤丸 《外台秘要》卷十五 引《延年方》方。治风热证 , 发即头 热闷 ,不能食。葳蕤六分 , 人参、白 术各五分 , 炙甘草 四分。为 细末 , 蜜丸如梧子大。每服十丸 , 可加至 二十丸 ,以饮送下 , 日三次。忌桃、 李、海藻、菘菜、雀肉等。 葈耳散 《备急千金要方》卷 八方。治诸风。葈 耳 ( 即苍 耳 ) 叶 阴干 ,为细末 , 每服一方寸匕 , 酒或 浆水送下 , 日三次。若服散 吐逆 , 可蜜丸 ,每服十丸 ,计一方寸匕量。 雄黄 丸 治 风 身 体如 虫 行。 方见“温病·雄黄丸 ”。 紫萍一粒丹 《重订瑞竹堂经 验方· 诸风门》方。治一切风疾。 又治脚 气 , 打 扑伤 损 , 浑 身麻 痹。 紫背浮萍草。晒干为细末 , 蜜丸如 弹子 大。 每 服 一 丸 , 用 豆 淋 酒 化下。 紫葳散 《圣济总录》卷八 方。治风 腰 脚 不 遂。紫 葳 ( 东 引 根 , 炙锉 ) 。为细 末, 每 服二钱匕 , 空腹温酒调下。 《圣 济 总录》卷十 一 方。 治风瘙瘾疹。紫葳 ( 去心, 瓦上焙 ) 一两 , 附子 ( 炮 ) 半两。为 细末 , 每 服一钱匕 , 蜜酒调下 , 日二服。 《圣济总录》卷一百 五十方。治 妇 人经脉不通 , 血热壅滞 , 攻注四肢 , 皮肤 瘾疹。紫葳 不拘多少。为 细 末 ,每服二钱匕 ,食前温酒调下。 《鸡 峰 普济 方》卷十 六 方。 治妇人室女月候不通 , 脐腹 痛 , 及一切血疾。紫葳二两 , 当归、莪 术各一两。为细末 , 每服二钱 , 空 腹冷酒调下。如行十里许 , 再用热 酒调一服。 《杨氏家藏方》卷二方。治 肺有风热 , 鼻生痤疱。凌霄花 ( 取 末) 半两 , 硫黄 ( 别研 ) 一两 , 腻粉一 钱 ,胡桃 ( 去壳 ) 四枚。将前三味和 匀 , 入胡桃肉同研如膏 , 用 生绢蘸 药频擦。 槐角煎 《杨氏家藏方》卷 二 方。治头面风。槐角 ( 麸炒 ) 四两 , 荆芥穗三两 , 菊花二两 , 皂角 ( 去皮 子 ,酥 炙 ) 一两。为细末 , 蜜丸 , 每 一两作十丸。每服一丸 , 细嚼 , 食 后茶清送下。 槟榔汤 治 柔风四肢不能 收 摄。方见“失音·槟榔汤 ”。 醒风汤 《类编朱氏集验医 方》卷一方。治诸风痰发 作, 头 目 眩晕。生南星 ( 去皮 ) 四两 , 防风二 两 ,甘草一两。为末 , 每服五钱 , 加 姜十片水煎 , 温服 , 不拘时候。气 不升降者 , 加木香二钱半 ; 面如虫 行者 ,加全蝎一钱。 《医方类聚》卷二十三引《澹 诸气 二画~六画 297 ] 寮方》方。治卒中风倒地 , 牙紧眼 闭者。皂角锤碎 , 泡汤令浓 , 入透 明白矾二钱 , 挑开牙关灌之 , 以鹅 毛扫药于舌上 , 痰出即愈。 檀香散 《圣济总录》卷十七 方。治头面风 , 头目昏眩 , 肩背疼 痛 ,头皮肿痒 , 颈项拘 急。白檀香 (锉 )半两 , 甘菊花三两 , 川芎二两 , 生甘 草 一两。为 细 末 , 每 服 一钱 匕 , 温薄荷汤调下 , 茶清或沸汤调 亦得。 |
|
来自: 学中医书馆 > 《中医病证小方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