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惊悸怔忡

 学中医书馆 2017-09-18


19 . 惊 悸 怔 忡


 二陈汤 治痰滞心悸眩晕诸  证。方见“痰饮·二陈汤”。 

人参丸 《医方类聚》卷十  引《简要济众方》方。功能镇心安  神 , 化痰 利膈。治惊悸。人参 ( 去  芦头) 一两 , 远志 ( 去心 ) 一两 , 白茯  苓一两 , 生 干地黄 一两。为 细末 ,  以枣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  丸 , 以 生 姜 薄 荷 汤 送 下 , 不 拘 时  候服。  《圣 济 总 录》卷 二 十五 方。  治伤寒四五日 , 呕哕有痰 , 胸膈不  利。人参、厚朴 ( 去粗皮 , 姜炙 )、白  茯苓( 去黑皮 ) 各一两 , 半夏 ( 汤洗 )  二两。为细末 , 以姜汁糊丸如梧子  大 ,每服三十丸 ,以生姜汤送下。  《圣 济 总 录》卷 三 十八 方。  治饮食过多 , 当风履湿 , 薄衣露坐 ,  或夜卧受凉致霍乱吐利。人参、高  良姜( 炮 ) 各一两。为细末 , 蜜丸如  弹子大。每服一丸, 嚼碎以温米饮  送下 ,不拘时候服。  《圣 济 总 录》卷 六 十五 方。  治脾胃虚 , 痰壅 咳嗽。人参、诃黎  勒皮、木香各一分。为细末 , 蜜丸。  每服一丸, 水煎药散为度 , 去渣服 ,  不拘时候。  《圣 济 总 录》卷 六 十四 方。  治咯唾冷痰 , 膈脘不利 , 不思饮食。  人参、半夏 ( 洗 )、白矾 ( 枯 ) 、炮姜各  等分。为细末 , 另取皂荚五 挺 , 绞  汁煎稠 , 与上药末和丸如梧子大。  每服二十丸 , 以温水送下 , 不拘时  候服。  《圣济总录》卷六方。治 邪  风中人 , 仅口眼歪斜 , 睡时 一眼不  能合。人参、草乌头 ( 生 , 去皮尖 )、  牛膝( 去 苗酒浸焙干 ) 各一两。为  细末 ,以面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  十丸 ,以炒黑豆淋酒下 , 日二服。  《圣济总录》卷一百六十 九  方。治小儿疹子 呈黑色。人参 一  分。上药为细末 , 以牛李汁于瓷器  内熬膏和为丸如豌豆大。每服 一  丸 ,以杏胶汤化下 ,不拘时服。  《鸡峰普济方》卷十方。治  鼻衄。人参、生菖蒲各半两 , 甘草  (生 ) 一分 , 麦门冬 二分。为细末 ,  蜜丸如酸枣仁大。每服一丸 , 以温  水送 下 ; 含化 下 亦可。忌 热 面 炙  煿物。  《圣济总录》卷一百二十 四  方。治咽喉中 如有物 , 梗塞气噎 ,  饮食不下。人参一两 , 肉桂 ( 去 粗  皮) 、甘草 ( 炙 , 锉 )、陈皮 ( 去白 , 焙 )  各半两。为细末 , 以蜜丸如梧桐子  大。每服二十 丸 , 以 生姜汤送下 ,  食后服, 日二次 ,渐增至三十丸。  人参散 治伤寒后心虚 惊  悸 ,恍惚不安。方见“痰核瘰疬 ·  人参散 ”。 治胆 虚惊悸 , 睡  卧不安。方见“痰核瘰疬·人参散  ( 1 ) ”。 治 心脏 虚 烦 , 恍 惚 多  忘 ,神思不宁。方见“痰核瘰疬 ·  人参散 ( 2)”。  大豆饮 《圣济总录》卷 十  四方。治中风所 致惊悸恍惚。大  豆 ( 紧小 ) 一升。水煎 , 取汁顿服 , 228 惊悸怔忡 三画~七画 ]  以汗出为效。同书卷一百四十六  方又解一切药毒。  《圣济总录》卷一百十六方。  治产后 下痢 赤白久 不止 , 身面虚  肿。大豆 ( 炒 ) 一分 , 小麦半 升 , 蒲  黄半两, 吴茱萸 ( 炒 ) 一两。为末 ,  每服五钱匕 , 水煎温服。  大枣粥 《太平圣惠方》卷九  十六方。功能 养脾胃 , 通窍 安神。  治风热烦 闷 , 心 悬恍惚 , 肠癖。大  枣二七 枚 , 茯 神半 两 , 粟 米二 合。  前二 味 为 末 , 水 煎, 入 米 煮 粥 ,  温服。  小定 志 丸 亦 名 定志 小 丸。  方见本病证门“定志小丸”。  天地煎 治 怔忡恍 惚。方见  “虚损·天地煎”。  心肾丸 治心下烦热 , 怔忡不  安。方见“虚损·心肾丸”。  石斛玄参汤 《辨证录》卷六  方。治胃火上冲 , 心中烦闷 , 怔忡  惊悸 ,久则成痿 , 两足无力 , 不能步  履。石 斛 一 两 , 玄 参 二 钱。 水  煎服。  四逆散 治少阴病四逆 , 其人  或悸。方见“伤寒·四逆散”。  半夏化痰丸 治痰实心悸 , 头  目昏晕 , 恶心呕吐等证。方见“痰  饮·半夏化痰丸”。  半夏麻黄丸 《金匮要略》卷  中方。治心下悸。半夏、麻黄各等  分。为细末 , 蜜丸如小豆大。每服  三丸 ,以米饮送下 ,日三服。  当归补血汤 治产时去血过  多 ,眩晕怔忡。方见“脏腑热证·  当归补血汤 ”。  朱砂消痰饮 治痰迷心窍 , 惊  悸怔 忡。方 见“痰 饮 · 朱砂 消痰  饮”。  朱砂 散 功 能 化痰 安 神。  治心脏不安 , 惊悸善忘 , 上膈风热。  方见“痨瘵·朱砂散 (1 )”。 治  心气不足 , 惊气入腹 , 狂言恍惚, 神  志不安。方 见“痨 瘵· 朱 砂 散  (2) ”。  竹沥磨犀角饮子 《太平圣惠  方》卷 八 十三 方。治 小 儿心 热 惊  悸。竹沥二合 , 犀角 ( 磨用 )。将犀  角于竹沥中磨令汁浓 , 量儿大小分  减服之, 日三四服。  交合 汤 《辨证 录》卷 四 方。  治肾虚怔忡 , 日轻夜重 , 夜不能寐。  人参五钱 , 熟地二两 , 黄连三分, 肉  桂五分。水煎服。  交泰丸 《韩氏医通》卷下方。  治心肾不交 , 怔忡失眠。黄连、肉  桂。为细末 , 蜜丸。  安神散 《圣济总录》卷 十  四方。治 惊 邪。朱 砂 ( 研 )、铁 粉  (研 ) 各半两 , 白茯苓 ( 为末 ) 一钱。  为细末 , 每服半钱匕 , 以鹅 梨汁调  下。磨刀水调下亦可。  《黄帝素问宣明论方》卷 九  方。治远年近日 喘嗽不已。御 米  壳( 蜜炙 ) 一两 , 人参、陈皮 ( 去白 )、  炙甘 草 各一 两。为 细末 , 每 服 一  钱 ,煎乌梅汤调下 ,临卧服。  《寿世保元》卷八方。治 小  儿心经有热夜啼不止。人参、黄连  (姜汁炒 ) 各一钱半 , 甘草五分。为  末 , 入 竹 叶 二 十 片 , 姜 一 片 , 水  煎服。  远志散 治心忪惊悸 , 及多好  忘。方见“头痛·远志散 ”。  抑气散 治妇人气盛于血 , 头  晕膈满 , 体痛怔忡。方见“诸气 · 惊悸怔忡 七画~十二画 229 ]  抑气散”。  补心汤 《备急千金要方》卷  十四方。治心 气不足 , 心痛 惊恐。  远志、蒲黄 (一方用菖蒲 ) 、人参、茯  苓各四两。水煎分三服。  苦竹叶粥 治心烦 惊悸。方  见“癫狂痫·苦竹叶粥”。  固心丹 治 惊悸恍 惚。方见  “虚损·固心丹”。  定志小丸 《备急千金要方》  卷十四方。又名茯神丸 ,《三因极  一病证方论》又名小定志丸 ,《医宗  必读》、《审 视瑶 函》又 名 定志 丸。  治心气不定 , 五脏不足 , 惊悸 , 甚者  忧愁悲伤不乐 , 忽忽喜忘 , 朝瘥暮  剧 ,或暮瘥朝发 , 狂眩。菖蒲、远志  各二两 , 茯苓、人参各 三两。为细  末 ,蜜丸如梧子 大。每服七 丸 , 日  三服。加 茯神 为 茯 神丸 , 散 服亦  佳。《审视瑶函》又治远视不清 , 能  近视。  定志丸 亦 名定志 小丸。方  见本病证门“定志小丸”。  参乳丸 《证治准绳》类方第  五册方。治心 气不足 , 怔忡 自汗。  人参 ( 去芦 头 ) 一两 , 乳 香 ( 研 ) 三  钱 ,当归二两。为细末 , 以山药煮  糊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 , 食后以  枣汤送下。  茸朱丸 治心虚血少 , 神志不  宁 ,惊惕恍惚。方见“虚损·茸朱  丸”。  茸附汤 治 惊悸怔 忡。方见  “虚损·茸附汤”。  茯苓甘草汤 治伤寒厥而心  下悸 者。方 见“伤 寒 · 茯苓 甘草  汤”。  茯苓粥 《太平圣惠方》卷九  十六方。治胸 中结气 , 恐悸惊邪 ,  烦闷 口 干。赤 茯 苓 一两 , 麦 门 冬  (去心 ) 一 两, 粟米 二合。前二味 ,  水煎去渣 , 入米煮粥, 温食。  茯神丸 亦名定志 小丸。方  见本病证门“定志小丸”。  茯神汤 治小儿心气不足 , 虚  而惊悸 , 日常烦哭 , 及婴孩 生下羸  瘦多惊。方见“虚损·茯神汤 ”。  茯神粥 治狂言惊 悸。方 见  “脏腑热证·茯神粥”。  真珠丸 治小儿惊啼、夜啼不  止。方见“积聚·真珠丸 ”。  桂枝甘草汤 治伤寒汗过多 ,  其人叉 手自 冒心 , 心 下悸 欲得 按  者。方见“伤寒·桂枝甘草汤”。  铁粉散 《太平圣惠方》卷  二十方。治风惊 , 心神不安。铁粉  一两 ,朱砂一两 , 天竹黄一两 , 铅霜  一两。为细末 , 每服半钱 , 以竹沥  调下 ,不拘时候。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 十  二方。治脱肛年久不愈。铁粉 ( 研  细) 不拘多少。每用少许 , 敷患处 ,  并将脱出处纳入。  《妇科玉尺》卷三方。治 妇  人子宫不收。当归、磁石各五钱 ,  铁粉三钱。为细末 ,以米饮调服。  理中丸 ( 汤 ) 治心悸及脐 上  动悸 者。方 见“霍 乱 · 理 中 丸  (汤 )”。  猪肝丸 治急劳瘦瘁 , 惊悸不  宁。方见“虚损·猪肝丸”。  鹿角散 治诸脏虚邪 , 夜卧恍  惚 ,精神不安。方见“乳病·鹿 角  散 ”。  琥珀 散 治 血 虚 惊悸 少 寐。  方见“金刃刺伤·琥珀散 ”。 230 胸痹心痛 二画 ]  紫石英汤 治虚劳 惊悸。方  见“虚损·紫石英汤”。  寒水石散 治惊悸不能自持。  方见“惊风惊痫·寒水石散”。  瑞金丹 治虚劳 , 瘀在 心包 ,  不时惊悸。方见“虚损·瑞金丹”。  震灵丹 治真气虚惫 , 心怔气  短。方见“虚损·震灵丹”。  镇心丸 《医方类聚》卷十  引《简要济众方》方。治心脏邪热 ,  恍惚惊怖 , 不得眠 睡。朱砂 一两 ,  乳香 三 分 , 川 白 芥 子半 两。为细  末 ,以面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  五丸 , 以煎桃枝汤送下 , 食后临卧  服。 《赤 水 玄 珠》卷 二十 五 方。  功能安心镇惊。桔梗、山药、山栀、  甘草各等分。为细末 , 以蜜丸如樱  桃大 , 金银箔为 衣。每服一 丸 , 以  薄荷汤送下。  镇心 丹 《三 因极 一病 证方  论》卷九方。治心气不足 , 惊悸自  汗 , 心 烦短 气 , 善 怒悲 忧 , 亡 魂失  魄 ,及男子遗泄、女子带下。朱砂、  白矾( 煅汁尽 ) 等分。为细末 , 水和  丸如芡实大。每服一丸 , 食后煎人  参汤送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