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九一八”特辑8:日军被调虎离山,义勇军乘虚收缴物资

 金色年华554 2017-09-18

“乱世英雄起四方,有枪就是草头王!”有人曾用现代京剧《沙家浜》里的这句经典唱词,概括民国时期东北的匪情。

“九一八”事变后,日军接连攻占了沈阳、营口、海城等数十座城市。在国民政府不抵抗政策下,这些“草头王”中身怀民族大义者,奋起反抗,掀起东北民众抗日斗争的高潮。

在海城,据当时《盛京时报》(日伪报纸)描述:“自事变后,股匪四起,声势汹涌,攻城破镇,闻者丧胆,城镇乡区,莫不皆然。”

海城最大的集镇牛庄,接连遭到过李洪川、“天缘”“老实人”等多支队伍的袭击。而以“老北风”张海天为首的盘山义勇军行动灵活、攻势迅猛,战绩尤为突出,令日军闻之胆寒。


上图:牛庄护城河

1931年12月20日,日本关东军第二师团1个步兵大队、1个野炮大队,分别从营口和海城出发,到田庄台和牛庄“剿匪”。

12月22日,驻牛庄的日军得到情报,有支义勇军活跃在黄土坎,当即于上午9时出城,企图一举歼灭义勇军。

张海天、项青山、蔡宝山等人听说日军出城“剿匪”,立刻率领1000余名义勇军,巧妙地迂回到牛庄,乘虚而入,进占了牛庄城,包围了牛庄警察署和自卫团。


上图:1931年12月22日,盘山义勇军进攻牛庄。地图参照沙岭抗日义勇军纪念馆馆藏地图制作。

12月25日,《盛京时报》发表了海城来的消息:“本县执委会督务局于22日上午11时,据密探报称县境五区牛庄城,为巨匪蔡小疙率众千余进占。当时虽经驻守公安队迎战,但众寡悬殊,实难抵抗,遂完全潜退城外,待援会剿。而匪徒乘机猛入,大肆收缴枪械,与一切御寒物品。”

文中所写“蔡小疙”即为蔡宝山,“小疙”是其绿林报号。



上图:《盛京时报》所发消息。

盘山义勇军进占牛庄城后,果断切断电话线,使驻守伪军一时不能电报军情。直至午后14时,海城日军才在获得消息后派出200名日军,援助牛庄。

在日军救援部队到达前,义勇军高喊“咱们中国人不打中国人”,极力劝说被围困在牛庄的伪军放下武器共同抗日。深知义勇军厉害的伪军和保安团,一部分人放下武器表示不再为日本人卖命,回家种地;另一部分则毅然参加了义勇军。

据《盛京时报》报道,日援军到达后,“轰炮数十响,匪方闻声,望影而逃,是日午后十时全数退出去。”


上图:在盘锦市图书馆报刊阅览室查阅《盛京时报》影印本。

另据盘锦作家任鸿在《国歌与盘山义勇军》一书所写,日本守备队傍晚返回时,与义勇军发生了交火。激战过程中,义勇军破坏日军汽车一辆,打死日军一人。敌人见天色已晚,加之行军疲惫不堪,不敢再战,便退回据点。义勇军则凯旋而归,返回沙岭驻地。


上图:《辽河石油报》2015年8月7日5版,刊登了以任鸿为主人公的通讯《一位石油作家的抗战情怀》

此次攻破牛庄,义勇军不仅成功化解了日军围剿,还缴获了步枪170余支、子弹2700多发、军服180多套,收缴商号的枪械200余支、子弹4000多发,进一步壮大了自身实力,扩大了影响力。牛庄城再次被“著名股匪之老北风,率众将该城攻破”的消息,一度在民众当中风传。

关于此次攻破牛庄城,历史上也有不同说法,另有资料记载,日本关东军第二师团去牛庄“剿匪”的野炮大队,遭到义勇军袭击后被包围,日军野炮第二联队紧急调一个大队和一个中队的兵力,于12月23日从海城前去支援,这才重新占领牛庄。


上图:正在行军的关东军第二师团野炮大队。

时隔多年,历史的细节已很难还原,无论当时战况如何,这些资料都证实牛庄曾多次被义勇军攻破,日军此次“剿匪”,最后以失败告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