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证清白,兰州警方调响最大音量

 徒步者的收藏 2017-09-18



在该起舆情事件迅速升温发酵的49个小时内,不少人以一种围观甚至等着看笑话的心态静候兰州警方如何应对,甚至有人猜想,兰州警方会不会也像一些地方公安机关将当事民警停职检查,将涉事辅警立刻辞退进行切割,也有人猜想警方肯定要向当事司机赔礼道歉,公开认错。还有少数网民认为,兰州警方根本就没办法回应,不如干脆保持沉默。


不过,这回很多网民都猜错了。在媒体报道此事后的第49小时,兰州警方发声了。而且对于他们来说,抓住了仅有一次发声机会,绝地反击,彻底扭转了之前几乎一边倒的负面舆论,他们又是如何做到的呢?



媒体报道兰州交警违法执法,他们的依据是来自于媒体记者对司机罗勤昌的采访,并有录音发布上网。按理来说,这家媒体比一些媒体要上规矩多了,他们毕竟还采访了当事人并有录音为证,而其它的证据诸如某法院认定兰州交警行政行为轻微违法,但不撤销判罚等。然而,这两个看似有关联的证据却不堪一击。记者没有弄清楚某法院认定结果的详细原因:行政行为轻微违法并非指罗姓司机违法行为,而是在裁定过程中警方因故未能按法院要求的时间内提交相关材料,但并不影响对司机违法行为的认定。而记者所犯的致使错误,是在于他们轻信了当事人司机罗某。


证实司机罗某人虚构事实、伪造证据的最有力证据,就是五个月前交警的执法记录仪拍摄的视频。今年4月18日(距今整整5个月,某媒体居然以近日来说事儿)交警在对岁勤昌车辆检查中发现装有翻牌器,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当时交警的执法记录仪完整的录下了当时检查的情况。这让被罚后又去销售货车的4S店重新改回出厂时原样,然后拿来诬陷交警的罗某人原形毕露,无言以对了。



没有想到吧,过了五个月,交警的执法记录仪视频居然还在!



媒体的记者面对交警提供的执法记录仪,估计也是满脸通红,一身的汗。这就尴尬了,当时怎么就忘了采访一下记者而光听司机罗某人的一面之辞呢?按照一些无良媒体的传统套路,基本上都是一删了之,然后一言不发,或者跳将出来,大骂警察是黑社会袍哥,或者暗地里重金收买写手发帖洗地,或者串通网站疯狂删除批评的帖文(这些事都真实发生过,至于是哪个媒体,由于各位都心知肚明,此处就不再点他名了,省得大家再次心惊肉跳)。



如今网络信息瞬息万变,稍有不慎就可能信谣传谣,解读各类新闻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子弹再飞一会儿,不盲从不跟风不妄评不传谣。然而一些媒体为了争得第一新闻落点,最大限度吸引网民眼球,总是显得如此浮躁且急不可耐,抢不到第一落点的媒体则不管黑白真假,一窝风跟进,生怕来晚了连热的都吃不上。于是在各种各样涉警的负面舆论中,公安机关似乎永远只能哀叹: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


兰州警方用实际行动回应了铺天盖地的负面舆论,实现了惊天大逆转,不但自证清白,洗脱污名,同时也为全国公安机关做出了表率和榜样面对抹黑和不实新闻,敢于拿起自己的话筒,为自己发声。发布不实新闻的媒体也在第一时间公开道歉,媒体一位负责人表示:愿意亲自上门向兰州警方道歉。这样的勇气也令人宽慰。至少,这家媒体所表现出来的负责任的担当精神,足以令国内绝大多数商业媒体汗颜。而兰州警方如果能对司机罗某人捏造事实、抹黑警方的违法行为进行处罚,那将会为此起舆情事件的最终处置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附:今年6月江西赣州一男子在被处罚后9个月来举报交警受贿,结果......



笔者友情提醒公安:事实就是事实,真相只有一个。永远不要放弃自己的话语权,不要迷信别人总能为你讲真话。


(资料来源:猫眼看天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