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南亚第一大民族,遍布亚洲,近2000万人,王国直到1950年!

 尹老师yksr3w8l 2017-09-18

东南亚第一大民族是谁?有一个民族曾经遍布亚洲,拥有近2000万人,他们的王国直到1950年。这个民族就是大家熟悉的傣族。

傣族(罗马字母:Dai),又称泰族(泰文:ไทย,罗马字母:Thai)、掸族(罗马字母:Shan),民族语言为傣语(泰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傣族视孔雀、大象为吉祥物,民间故事丰富多彩,傣族人民喜欢依水而居,爱洁净、常沐浴、妇女爱洗发,故有“水的民族”的美称,过去傣族普遍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和原始宗教。

傣族从何而来?

早在公元1世纪,汉文史籍已经有关于傣族先民的记载。唐宋文献称为“金齿”、“黑齿”、“银齿”、“绣脚”、“绣面”、“茫蛮”、“白衣”等。元明时期仍称为“金齿”、“白衣”。“白衣”又写作“百夷”、“白夷'、“伯夷”,有的误作“僰夷”,以致与白族混淆。清以来称为“摆夷”。另外,越南史籍称傣族为“哀牢”;缅甸史籍称傣族为“掸”;印度史籍称傣族为“阿洪姆”。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政府将分布在各自境内的傣族分别命名,泰国、越南、柬埔寨称做泰(Thai),老挝称做老(Lao),缅甸称做掸(Shan),中国称做傣(Dai),印度称做阿洪(Ahom),但均自称Tai 。

中国傣族按分布地区有傣泐、傣那、傣亚、傣绷、傣端等自称。西双版纳等地自称“傣泐”,德宏等地自称“傣那”,红河中上游新平、元江等地傣族自称“傣亚”,瑞丽、陇川、耿马边境一线的自称“傣绷”,澜沧芒景、芒那的为傣绷支系。汉族称傣泐为水傣,傣那为旱傣,傣亚为花腰傣。

光辉历史分布广泛

傣族源于中国南方的百越族群,西汉称其先民为滇国,东汉称为“掸”,唐、宋称黑齿蛮、“金齿蛮”、“银齿蛮”、“绣面蛮”、茫蛮、绣脚,“白衣”等,元、明、清及民国时期称“白夷”、“摆夷”、“百夷”。

他们在宋朝曾有自己的国家,叫勐泐(即车里宣慰司),首都在景洪。国主叫叭真(帕雅真)。版图至兰纳、老挝与越南西北。有四子,小儿子管西双版纳,其他三人分别管泰国的清迈、越南西北、老挝的丰沙里省,他的王国生存至1950年。而德宏一带则有被称为麓川思氏的德宏傣族地方政权,由元末生存至明英宗时代。

全世界傣族系列民族总计1500万—2000万,其中傣族在中国境内共有126万余人,在印度则为200万人。傣族是泰国、老挝的主体民族,占泰国总人口的40%,傣族还是缅甸的第二大民族,中国、印度、越南、柬埔寨等国的少数民族。

傣族在各国的主要分布情况

1中国傣族

按分布地区有傣泐、傣那、傣亚、傣绷、傣端等自称。西双版纳等地自称“傣泐”,德宏等地自称“傣那”,红河中上游新平、元江等地傣族自称“傣亚”,瑞丽、陇川、耿马边境一线的自称“傣绷”,澜沧芒景、芒那的为傣绷支系。汉族称傣泐为水傣,傣那为旱傣,傣亚为花腰傣。

2印度阿洪姆人

又译“阿洪人”、“阿豪姆人”,是泰民族在印度境内的分支。阿洪姆人的祖先是13世纪以后由中国云南德宏一带西迁的傣族,曾统治阿萨姆邦将近六个世纪。阿洪姆人虽然接受印度教,但仍保持祖先崇拜。他们在结婚,节日、出生和死亡的仪式崇拜他们的祖先。他们提供大米,蔬菜,花卉,甘蔗,槟榔,鸡蛋作供品。血祭(鸡,鸭,猪和水牛)和自制的大米啤酒是崇拜祖先的必然要求供品。阿洪姆人和许多侗台语民族一样信仰泰族的精灵崇拜,也奉行青蛙崇拜。表现为“蛙亲”形式,阿洪人称之为“贝库里碧雅”。

13世纪前,仅有少数泰语民族在阿萨姆生活。1215年由现今中国瑞丽为中心的地区的孟卯王国王子苏卡法带9000人离开王国,1227年越过缅甸西北帕凯山进入雅鲁藏布江支流布里迪兴河。他没攻击当地土著而在当地种水稻与鼓励与土著摩兰人和布拉希人结婚,阿洪姆人之后人口大增,他们之前是信仰泰族的精灵崇拜(phii),十七世纪控制阿萨姆东整个雅鲁藏布江一带,后印度教化成为刹帝利种姓。阿洪姆王国在十八世纪后衰落,被蒙兀儿帝国与缅甸攻击,最后被英国占领。他们最大成就是成功抵抗蒙兀儿帝国向印度东北部扩张,他们1671年在古瓦哈提打败蒙兀儿人。

3泰国泰族

主要分三支:泰国北部山区的泰族叫大泰,湄公河与湄南河的泰族叫小泰。泰国主体的泰族又称为小泰人,因为混血了大量的高棉族、孟族,致使身材更矮、肤色更黑。大泰人与小泰人之间是有隔阂的,两者曾经长期对峙,虽说交往相对密切,但是大多数时间是各行其是,并未处在同一行政区辖,因此认同相对淡漠。各个分支讲不同的泰语方言。东北泰人则包括老挝大部分的泰语民族(不入老族的老挝泰人)、泰国东北部的伊森地区,他们讲的泰语东北方言更加接近老挝语,聚居在较为贫瘠、少水的泰东北高原地区,主体在泰国东北部,小部分在老挝。

泰国的泰族(Thai)、柬埔寨的泰族(Thai)、越南的泰族(Thai)、老挝的佬族(Lao)、中国的傣族(Dai)、印度的阿洪族(Ahom),同属一个民族,都自称“Thai”或“Dai”。

4老挝佬族

东南亚的一个泰语民族。大部分居住于老挝(约400万)和泰国(约190万)。泰国的佬族大部分聚居于东北地区,但也有很多出外打工者在其他地区,如曼谷工作。佬族使用老挝语或者是伊森语的各种方言。很多人认为这两种语言实际上是一种语言。但是由于20世纪的泰化运动,在泰国东北地区的人更愿意使用“伊森人”这个词。但实际上佬族作为一个整体,仍有很多文化上的共通之处。

5缅甸掸族

一般是指缅甸掸邦的壮侗语族,自称“傣”。“掸”是缅族对他们的称呼,可能是暹罗一词的讹传。“掸”指的是缅甸境内的泰老民族,英治缅甸时期,英国曾将Shan一词指称所有泰老民族(包括老挝、泰国和中国云南)。掸族缅甸曼德勒省、克钦邦与克伦邦也有,估计人数约600万。狭义的掸族指的是大傣(傣亚或傣隆)。

按照自称的不同可以分为五个主要分支:

  • 大傣(傣〔Tai〕或傣隆〔Tai Long〕),又包括傣卯(毛掸),即狭义的掸族,说傣语。人口600余万。

  • 傣仂,说傣仂语。在掸邦有20余万人,更多的傣仂生活在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泰国北部、老挝北部。

  • 傣痕,说傣痕语。人口10余万,分布于景栋。

  • 傣那,说傣那语。在掸邦有10万人,更多的傣那生活在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 傣阮,说兰纳语。在掸邦有5万,更多的傣阮生活在泰国北部(600万)和老挝以及西双版纳。

6康迪人

生活在印度与中国、阿萨姆与缅甸西北实皆省坎迪县及克钦邦葡萄县(坎底)的掸族支系,是百越中禽狄。在2000年进行了重新计算,它实际上为13,100,其中4,235人生活在缅甸。他们本来生活在伊洛瓦底江一带,十八世纪出现在印度,仍保持蒙古人种特色。他们社会分为不同等级,而且世袭,过去诏法是最高级的人,和尚和祭司在其后,奴隶是最下等的人。他们是农业民族,以水牛与象犁田,种水稻为主,辅以芝麻、土豆。

他们与其他泰人一样信上座部佛教,在屋室置一佛堂礼佛,每天清晨和傍晚用花和水果供佛。他们与其他泰人一般住干栏式建筑,他们的主食是米饭,通常辅以蔬菜,肉类和鱼类,间中也饮用米酿的啤酒,牛肉被视为禁忌。他们的武器尤其是剑十分有名,也制作矛,弓和毒箭。

 后语:大量粉丝还没有养成阅读后点赞的习惯,希望大家在阅读后顺便点赞,以示鼓励!坚持是一种信仰,专注是一种态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