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雕工艺 2017-05-27 15:17 华夏地区的“五方五佛”格局现已是世界佛教工程的惊世之作。其中“乐山大佛”为立式佛像。然而并不局限于五方佛、民间寺院、家庭供养的佛像亦有大部分为立式佛像。因此立式佛像和坐姿佛像的雕刻比例在千百年时光的雕琢中也慢慢趋于完美。言至此。必定有些朋友会问这所谓的近乎完美的比例具体是多少?先别着急,小编今天的文章就是为你解答这个疑惑。 立式佛像 立式佛像亦可分为三部分、头部、上身、下半身;同坐姿佛像一样,每部分的采用的工艺和雕琢比例都不同。 立式佛像 立式佛像的头部高度和坐姿佛像头部的高度的比例相差较大,立式佛像头部没有占据整个佛像总高度的过大的比例,一般的约总高的两成。而头部宽度是佛像总高的二成二左右的比例。头部的深度应该在佛像总高的一成六左右。面部(既发髻线到下颚)比例是整个头部的四分之三。开脸则以“三停五眼”为佳。 立式佛像 上半身部分由上而下、肩部的比例大致在总高的一成八、两肋间的宽度以总高的四成为准较为合适、胸背的厚度为总高二成二。手掌宽度为总高的百分之二。上半身总高可以按黄金分割比例计算出合宜的比例。 立式佛像 下半身部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两脚的宽度、一般的石雕佛像都为赤着脚(其中的原因以后再讲述)其比例应该为总高的百分之三十。而脚趾头的比例也有一定的计算方式。 立式佛像 讲述完比例、我们简单描述一下头部工艺上的重点在这几方面:发髻线的流畅和对称,螺发层面的处理、纹路的处理一定要很精细。五官上的对称更不用说。上半身的工艺在于服饰的的纹理、手指指节的处理(涉及到佛像手印的雕琢问题)。下半身的处理工艺是两腿的均匀对称、缝隙的处理。以及脚掌纹路的刻画。好的纹理能使得整尊佛像更加活灵活现、吐露神韵、彰显神圣。 立式佛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