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年轻妈妈哺乳遭6岁男孩N连拍,“孩子小,不懂事”不是免罪金牌

 百科知识大汇集 2017-09-18

李思《你的孩子是别人眼中的“熊孩子”吗?》


在外哺乳一直都是敏感话题,但带着宝宝外出,难免会遇到这样的状况。近日,湖南长沙的一位母乳妈妈在哺乳时就遇到了一件让她又尴尬又气愤的事情。

 

“强烈呼吁公共场合多设立母婴室,性教育课程早日入校园。”8月19日下午,湖南长沙的柏妈妈发了一条很长的朋友圈,里面详细讲述了她上午经历的尴尬遭遇:


原来,8月19日上午,柏妈妈带着5个月的女儿来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打疫苗,打完之后孩子哭闹不止,柏妈妈便抱着孩子到留观室进行哺乳。可就在哺乳的时候,一位6岁左右的小男孩突然冲了进来,直接拿起手机对着柏妈妈拍照!

 

 “连续拍了好几张,然后转身就跑。”柏妈妈表示,不知道男孩拍照是出于什么样的心理,同时也担心对方把自己哺乳的照片泄露出去,便一边制止男孩不能拍,同时让一旁的婆婆去追赶。

 

刚追上小男孩,小男孩的奶奶就过来了,说她孙子只有五六岁,什么都不懂,还说柏妈妈和婆婆吓到了她孙子。但在柏妈妈看来,对着别人隐私部位拍照是件很不礼貌的事,而且五六岁的孩子也不小了,家长也应该对其有所引导。随后,双方就此事产生了争吵,在现场围观的人也越来越多,大家都纷纷劝起了柏妈妈,让她“没必要较真,只是小孩子不懂事”。

 

最后小男孩家属将手机内照片删除,警方也赶到现场进行协调。

 

对于这件事,大多数网友都在站柏妈妈这边:


@岚岚麻麻:会用手机拍照,还知道人家在喂奶,拍完还知道马上跑掉,说孩子小不懂怎么都说不过去!3岁就有性别意识了!

 

@夏了夏天:挺讨厌这种拿“不懂事”来说事的,小孩子不懂事大人也不懂吗?做错了事小孩不懂道歉,大人最起码应该道歉吧?一副很有理的样子,就是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没有是非观,家长才要好好教育,不懂事不是理直气壮的理由!

 

@哼哼哈嘿孩子太小……呵呵~这一句让多少孩子免于责罚?

 

@Rain:什么叫“孩子还小懂什么”?硬要说小孩不懂,那就追究监护人的责任!而且,小孩既然“不懂”,那又怎么知道刻意偷拍别人的隐私呢?




“孩子小,不懂事”不是免罪金牌


“熊孩子”,的确是一个令人头疼的群体。他们总是有着极大的好奇心、破坏力和充足的时间。他们无厘头的要求往往弄得你不耐烦乃至抓狂。他会删掉你的文档,摔坏你的模型,划烂你的屏幕,甚至还死乞白赖地要抢走你心爱的漫画、游戏、玩偶……深受其害的网友甚至总结出“熊出没注意”的经验帖,按“战斗力“将”熊孩子”们分成三个梯队,七岁八岁狗都嫌的“熊孩子”们正是在那战斗力的顶端。

 

“小孩子不懂事”,这是许多“熊父母”最常使用的“挡箭牌”。也许新闻中孩子的奶奶也是抱着“这都不是事儿”的一种心态,所以才不去制止孩子的这种行为。在这种想法的支配下,许多家长振振有词:小孩子不懂事,因此没有必要约束他们,更没有必要指责他们。

 

更有的家长甚至有这样的想法:孩子皮一点才会更有创造力;孩子脾气大以后才不会被人欺负;孩子厉害点好呀,这样才有领导力……对自己家的孩子,父母常常因为“亲情效应”,而看自己的孩子可爱可亲。殊不知,父母这样做会把孩子推进一个可怕深渊:“熊孩子”认为他们永远不用承担责任, 父母会为他们的所有行为埋单。

 

于是便有了下面的这些新闻:

2013年12月,高速路上,孩子哭闹着要玩方向盘,父母妥协,最终导致一家出车祸罹难;


2014年10月,半块从天而降的砖头,砸在李女士头上,李女士最后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而 “肇事”的半块砖头是小区一个10岁的熊孩子从8楼楼顶抛下;


2015年7月,一个熊孩子在一家钢琴店把可乐倒进钢琴,导致琴键损坏,遭索赔66万元;

……

 

有多少家长是抱着“他还小不懂事”的心态给这样的熊孩子“擦屁股”,试想,他们的孩子长大成年以后会不会还抱着“我犯错有人帮我解决”的侥幸心理?也许最直接的反应就是那个说出“我爸是李刚”的大熊孩子。




熊孩子闯祸要管,不要惯


为人父母者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更应该做的是,勇敢承担起“规则制定者”、“规劝者”,甚至“惩罚者”的权威角色。这样,才可以保证有朝一日,当孩子走上社会,不会被各种现实的规则碰得头破血流。

 

1、及早纠正过分行为

孩子虽然小还不懂得哪些行为是对的哪些行为是不对的,但是他能够从父母的语言表情中知道自己的哪些做法是可以被接受的。因此,父母要对孩子的行为有明确的态度,让他逐渐对客观事物有判断标准。


如果孩子做的事情正确,父母要及时表扬孩子鼓励这种行为,若答案是如果孩子有不正确的语言或者行为的时候,坚决不能姑息、迁就,及时遏制孩子任性的苗头。比如,当孩子打人时,父母要严肃的告诉他打人是不对的,妈妈不喜欢打人的孩子。

 

2、设置行为准则

给宝宝建立社会规范意识和界限意识要从小事做起,这些小事对孩子的行为习惯和性格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这是家庭设计的十条行为准则,家长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和经验进行调整和增减。

 

  • 诚实,不说假话。

  • 说话时看着别人的眼睛,不打断别人说话。

  • 在公交车上、电影院等公众场合不大声说话。

  • 允许别人批评,记得改正错误。

  • 在能力范围内帮助别人。

  • 东西用完放回原位。

  • 爱惜自己的东西和玩具,不随便损坏丢弃。

  • 做事专心,不一心二用。

  • 按时吃饭睡觉生活有规律。

  • 尊老爱幼懂礼貌,见人打招呼,会说您好、谢谢、对不起。

 

除此之外,家长还要根据行为准备制订相应的惩罚措施,这是帮助孩子建立“不良行为”与“惩罚”的因果关系。

 

3、立规矩的同时也要保护好孩子的天性

其实淘气是孩子的天性,有好奇心是孩子的优点。有些家长在孩子淘气时也会对孩子进行打骂,但是这样做会打压孩子天性,降低孩子的安全感,次数多了,反而可能会引起孩子更严重的叛逆情绪与行为。

 

4、照顾孩子的自尊心

每个孩子都有自尊心,也都需要得到尊重,所以带孩子出门的时候要照顾好孩子的基本需求,同时要关注孩子的动向,不要让孩子故意做出什么举动来吸引大人的注意力。而一但孩子出现崩溃大哭或者是撒泼赖皮的举动的时候,把他带到角落或者是洗手间让他安静下来,然后跟他谈一谈,而不要在公众场合对他大喊大叫。给孩子留有尊严的空间和平等的对待,也是让孩子情绪管理提升的好办法。




不要熊孩子,首先不要做“熊”父母


著名的英国教育学家斯宾塞说:家庭教育实际上就是父母与孩子共同学习成长的过程。把孩子比作家庭的一面镜子,他能照出你内心的一切。你快乐,他也快乐;你烦躁,他也烦躁……

 

而恰恰有了这面镜子,父母们就可以明白哪里不足,就可以提高和完善自己。同时,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也是终身的老师。家长的改变也会使孩子发生变化,教育就会在无形中产生效果。

 

对照下面这张表,可以透过孩子的一些日常表现,看到家长可能存在的、需要改进的不足:

孩子的表现

家长可能存在的不足

自卑、脆弱

父母其中可能有一个人是苛求之人

喜欢暴力或奴性十足

有一个喜欢打骂的家长

胆小害羞

管得过多,时常责怪,包办代替

不善良

父母必有一方缺少同情心

不懂是非

专制,为孩子代办一切,喜欢替孩子做决定

小心眼

缺乏宽容的家庭环境

不上进

父母对孩子的要求过高,达不到,或者事父母对孩子放任不管

懒惰

父母替孩子做的太多

喜欢埋怨

可能有一个总是充满负面情绪的家长

脾气暴躁

可能有一个家长脾气不好,习惯通过发火这种不良形式与人沟通

自以为是

家长宠溺

不会关心人

家长宠爱过度,不让孩子表现

不快乐,整天板着脸

夫妻不和,或孩子与父母关系紧张

过于敏感、多疑

家庭不包容、缺乏温暖

冷酷、孤僻

可能有一个放任不管或者喜欢暴力的家长

自私

可能有一个宠爱的父母


每一个“耍熊”的孩子背后其实都有一个“熊家长”。父母对孩子的榜样示范作用非常显著而直接,再好的“言传”都不如始终如一的“身教”有效,在孩子6岁以前,“榜样”的力量尤其重要。


罗静《孩子越大胆子越小,是妈妈的关注太少了?


赵红梅《为什么孩子总觉得别人的东西比自己的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