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长育儿技巧100条之28——表现力

 云水禅心688 2017-09-18


――― 第28条 表现力

表现能力是各种能力的运用、表现,能够刺激、引发、带动各种能力的发展,还能够促进非智力心理素质的发展。

经常有家长说,孩子在家能说、会唱、能跳、活泼自信,可是一出家门却像变了个人似的,不但嘴巴变笨,而且行为木然呆板。在幼儿园也是充当“听众”、“观众”的角色。

那么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表现能力呢?

1、创设机会

成人应该为幼儿提供表现自己长处和获得成功的机会,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而集体活动就是锻炼孩子最佳的时机。如家长鼓励孩子积极参与幼儿园组织“小小故事会”活动,积极上台表演。“运动会”、“亲子会”勇跃报名,积极参加,孩子在游戏中体验成功、感受快乐,增强表现力。

2、勇于表现

《纲要》提出来要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努力促进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家长要善于发现、挖掘,依靠孩子自身的优点,弥补、改进他的不足。如心灵手巧,喜欢白纸折纸,家长就可以鼓励他到小伙伴面前展示自己的作品,并教小伙伴一起动手折纸。

3、扩大活动范围

扩大活动范围,促进有益的交往。带孩子走出家门,鼓励孩子去和同龄小伙伴交朋友。幼儿在交往中会获得更多的信息,增强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也可参加敬老院的慰问演出、社区才艺展示、亲子乐、亲子游、户外篝火晚会等,每一次活动都能增加孩子的表现能力。

4、方式多样化

幼儿阶段表现欲望强烈,家长要引导他们会用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如,在美工活动中用多种工具进行剪、粘、贴、画、捏、拼、折等绘画创作。在音乐活动中通过歌舞、乐器、语言等方式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外出参观后,幼儿可用绘画、建构等方式反映自己的所见所闻。在口语表达中,家长多教给幼儿一些朗朗上口的儿歌、让他们说、唱,也可以是动听的歌谣,丰富孩子的表现力。

5、多赞美

在家庭生活中,家长要经常表扬、赞美孩子:“你的衣服叠得真好”、“你能把玩具摆得这么整齐,真了不起”、“你给妈妈讲的故事真有趣”、“你画画比上次进步多了”………爸爸妈妈的关注和及时肯定,让孩子心情愉快,渐渐自信。

6、与老师多沟通

孩子在家里的各种表现、动态,

家长的困惑、疑问、难题、想法、建议等等,多与老师分享、交流、沟通,老师有了更清晰的第一手信息,教育更加得心应手,有的放矢。用她们更专业的知识、科学的方法、先进的理念,帮助孩子更自信,更大胆,从容,从而增强表现能力。

我最“摇摆”!加油!

公众号阳光露工作室

2017年8月16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