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潜叶蛾的发生和新梢抽发情况以及温度有关,一年中往往形成三个高峰,秋梢抽发温度比较适宜,往往受害最严重。
潜叶蛾发作几天就能把嫩梢钻得一塌糊涂,还会给后续管理带来一大堆问题。大多数杀虫剂对潜叶蛾都有效,那为什么潜叶蛾危害依旧常见,并且损失重大? 潜叶蛾难管理大致有这几个因素 一、潜叶蛾虫体很小,昼伏夜出,我们容易忽视它的存在 二、潜叶蛾繁殖快,发生时间长 幼树全年抽梢,潜叶蛾食料充足,会在四月到十月一直存在,药物覆盖如出现了空档(预防不能放松)就会被害。所以防治时期很关键:新稍抽生米粒大小时是最佳防治时期之一。 三、潜叶蛾有三种形态 潜叶蛾成虫是飞翔于天空的蛾,卵是叶背的一块“顽石”,幼虫是钻在叶片里的“土行孙”,能破卵的杀虫剂很少,等幼虫穿进叶片只有内吸渗透性好的药物才有效。 防治措施 一、农事上 1、重视其危害,在每一轮新稍嫩叶期做好防治工作 2、有条件要抹芽统一放梢,放梢时给足营养促使抽发整齐,缩短害虫的可为害时间 3、冬季清园可以将被害枝叶剪去烧毁,可减少来年虫量 二、药物上 1、优先选用持效期长的杀虫剂如苏云金杆菌、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噻虫胺…… 2、优先选用持效期长的剂型如微囊剂型 3、优先选用内吸性+触杀性复配的组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