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近大国工匠周平红

 lsyy2096 2017-09-18

      

        他,是为患者免去开胸破腹之痛的仁医;他,是消化内镜领域的行业翘楚、国际顶级专家;他,是大国工匠;他叫周平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主任。现任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主任、普外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由中宣部、全国总工会和中央电视台联合采制的8集新闻专题片《大国工匠》(第4季),于2016年10月1日起在央视新闻频道播出。《大国工匠》第三集“大巧破难”播出,讲述了周平红的故事。

         “周教授是POEM领域,世界上最重要的医生。”第三届雅典国际消化道肿瘤会议大会主席Katsogridakis说。

       “非常神奇的人,是我们的榜样,他脑子里有很多点子,是内窥镜领域里伟大的发明家。”法国内镜专家Ponchon说。

        “可以说之前,我们并不知道他,但我们后来意识到,他是世界级专家,他让人印象非常深刻。”德国内镜专家Hochberger Juergen说。


独辟蹊径

在0.4厘米食道壁上打隧道

        和外科手术不同,POEM手术是利用一条1.2米长的特制管状内窥镜,深入体内的手术点,实施精准手术。对患者而言,最大的好处就是手术只须在人体的自然腔道——消化道开一个小创口,免去了开胸破腹之痛。手术是在食道管壁的表浅黏膜层和较深的肌肉层之间进行。人的食道壁最厚的地方只有0.4厘米,在如此狭小的空间进行手术,病人食管受损的概率比较大。周平红独辟蹊径,在病人的食道管壁的夹层中,建造一条隐形隧道,在食道壁里打隧道是周平红的独创。


超越日本

让周氏手术享誉中外

        几百台POEM手术成功之后,周平红在国际上开始崭露头角。2012年,作为中国代表,他被邀请参加在德国杜塞尔多夫举行的第14届世界消化内镜大会。这次在世界专业舞台上的亮相,周平红展示了中国医生在内镜手术方面的速度,质量和技法,并奠定了中国在世界消化内镜微创切除领域的领先地位。

        完成一场POEM手术,周平红只用了20分钟。而眼下,即便是在内镜手术水平位于世界最前列的日本,做一台简单的POEM手术依然需要至少一小时以上。这样的水平,让很多顶级专家对周氏手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们中国医生自己要争气,你必须有点你自己拿得出手的东西来,这个时候才能够真正地征服大家,让人家相信你。”周平红说。


潜心修炼

练成手脑并佳的高端匠人

        十年前,内镜下微创切除手术在中国还是一片空白,周平红也只是一名普通的外科医生。

         2006年上海中山医院送周平红远赴日本学习内镜切除消化道早期癌症新技术。在传统的认知中,像周平红这样的高端研究型人才应该说都属于坐而论道型的脑力工作者,有专著论文就能够证明水准,不必或者说也不习惯动手,但内镜手术实施完全依赖医生对器械的精准操控,是精巧至极的手艺,于是周平红努力钻研手艺。然而周平红是一个左撇子,内镜手术要求是左右手一起开工协调配合,周平红为此潜心苦练,很快修习到了双手互搏的境界。

        “镜子(内镜)在我手上就像一个吃饭拿的筷子一样,可以随心所欲。”周平红说。

        所以,周平红是一位手脑并佳的高端匠人。求索者的路径总是前行的,取得世界性认可也只是一个阶段性成果的展示。周平红在实践中把原来一直局限在胃肠道腔内的内镜手术延伸到腔外——胸腔和腹腔。这是划时代的突破。意味着胃肠道疾患之外的更多病人将受惠于内镜微创手术。工匠皆有爱众惠民之心,这几乎是一个定律,这也是他们破解难中之难的根本动力和最大的价值所在。


来源: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