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国平走进西城“开学一课”:努力做学习的主人

 智汇百川 2017-09-18

周国平走进西城“开学一课”:努力做学习的主人

9月12日,著名学者周国平走进北京一六一中学讲“开学一课”,他勉励同学们要把学习作为当下最重要的使命和担当,努力做学习的主人。

“其实很多中学生可能是从课文和考试卷子里面了解我,所以当我在北京的一所中学跟同学们见面时,有一个同学站起来说,周老师您还活着,我以为您是民国时期的人。”周国平的开场白风趣幽默,一下就拉近了与学生们的距离。紧接着,他单刀直入地告诉同学们,学校里面最主要的使命和担当就是学习。只有现在做学习的主人,将来才有可能做自己人生的主人。

如何看待学习?在中学阶段最需要学习的是什么?结合自己的学习成长经历,周国平告诉同学们,学习是好奇心和求知欲的满足,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同学们要努力培养自己快乐学习和自主学习的习惯。“如果说在学校阶段你没有养成这些习惯,我可以肯定你走出校门之后,你不会再学习了。最多是被动的学习,因为某些具体的需要,现实的需要。”

周国平认为中学阶段的学习可以分为三个部分:课堂学习、兴趣自学、课外阅读。中学实际上是打基础、学习任务最艰巨的关键阶段。同学们一定不要怕辛苦,因为只有学好这些基础课,将来才会具备较好的认知能力,才能更好地决定自己将来的兴趣方向和专业选择。周国平还特别强调了语文和数学的学习。他说,一个人不管以后从事什么工作,是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学会阅读、思考和写作,这是任何的专业都是要具备的能力。而对以后从事文科工作的人来说,数理化也非常重要,尤其是培养逻辑思维的数学,它能让思考问题有条理。

“兴趣自学就是按照自己的兴趣来深入学习,可以说它是课堂学习的延伸。”周国平认为,高中阶段同学们基本的兴趣大方向已经形成,这时候可以适当偏科,不一定要每一门功课都非常好。自己不太感兴趣的课程,要用尽可能少的时间把握它的内容,然后把剩余的时间用在感兴趣的课程上,在课外进行深入的学习。

在谈到课外阅读时,周国平推荐同学们多读一些人文书籍。这些书籍可能和功课考试没有关系,和将来所从事的职业没有关系,但这些书籍能启迪心灵,能让自己成为一个善良、丰富的人。

文字:记者费秋林

摄影:记者刘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