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诸葛亮54岁病逝五丈原,那么诸葛亮到底患上什么病呢?

 郝汉生 2017-09-18

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率大军出斜谷道,据武功五丈原,屯田于渭滨,与司马懿对於渭南,并约吴国共同发兵。期间诸葛亮既屡屡遣使者下战书,又致巾帼妇人之饰,以激怒司马懿,但司马懿忍辱据守不出,并以“千里请战”的妙计平息将怒。诸葛亮想速战,而司马懿却采用了“拖”字诀。

两国交战,司马懿通过蜀汉使者探听这诸葛亮的生活上琐事,比如诸葛亮的睡眠、饮食和办事多少。蜀汉使者却警惕性不高,对司马懿有问必答,他告诉司马懿:“诸葛公早起晚睡,凡是二十杖以 上的责罚,都亲自披阅;所吃的饭食不到几升。”司马懿通过这些细节,很快知道诸葛亮活不了多久了。

果不然,诸葛亮就病重了。刘禅大惊,连忙派尚书仆射李福前来问候,同时询问国家大事,问诸葛亮之后,谁合适执掌相位,得到满意的答复之后,就回成都复命。

从上述的信息,诸葛亮的身体恶化已经很严重,一方面是事必躬亲,操劳过度,导致精神差,又因废寝忘食,食无定,缺乏有规律的身体锻炼,从而导致其肠胃疾病。虽然史书记载不明确,但是结合诸葛亮临终前的种种症状以及他一生的主要经历,大致有几种不同的看法:

诸葛亮临终前有“欧血”的症状,“欧血”是吐血而不是咳血,加上饭量不大,容易让人联想到消化系统的疾病,在专业的《病理学》教材中,消化性溃疡患者发病时,往往会发生黑便和呕血现象。这主要是因溃疡底大血管被腐蚀破裂而引起的。

还有一种就是有忧心伤神导致心力交瘁,引发的高血压、脑溢血、肝硬化等,这些与工作压力大,长期受精神刺激,情志不调,以及营养不均衡等有着直接的关系。他在《前出师表》中说“受命以来,夙夜忧叹”,说明他的睡眠很差,精神压力极大。尤其是在第五次北伐的时候,诸葛亮感觉到匡扶汉室无望了,而蜀汉又后继无人,心中的忧再也无法控制了彻底击溃了诸葛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