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锦绣杂谈】 中华文化的“仁”与“礼”

 光明老师 2017-09-18


“仁”是对内,即对待自己的修身要求就是要逐步达到“仁”的地步;“礼”是对外,即对待别人的方式要遵循“礼”的规范。两者相互依存、相互支撑,也正是这两个字,组成了中华文化体系的核心要素。

1
关于“仁”

仁 

与其他文化体系多着眼与“神”和“神性”不同,中华文化的核心是“人”和“人心”。“仁”字从甲骨文的象形表达来看,就是天、地、人,表示做人要效法天地,怀天地之心,效法天性的善良、地德的忠厚来为人处事,怀有博爱心、包容心,以此产生、崇尚自我,达到仁爱之心。是个人自修养性的提升之道。

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并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按照《说文》来看,“仁,亲也”,是有德之人(以德行仁者王),“仁者,人也”(人应该是有仁的特质)。中国人“仁”的追求,实际上远远超过西方人“博爱”的内涵,某种程度上是遵循整个自然界客观规律下条件下的大范围、大和谐、大道行概念下的“爱”,因此它并不是无原则的“爱”。

“仁”是中华伦理秩序的核心思想,这也是“德”的基础和原则,“仁”的思想,贯穿于中华文明人文思想体系构建、实践、发展的始终,是找寻、辩识中华文化血脉DNA。


2
关于“礼”

“礼”是“仁”的外在表现形式,也是要达到“仁”的实现通道。“礼”实际是中国社会的人文秩序,包括孝、悌、忠、恕、知、勇、恭、宽、信、敏、惠等都是每个人身处不同环境、以不同身份所应遵循具体“礼”的方式。可以说,“礼”是中华文明对秩序的极致追求,更是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的主要标准。《资治通鉴》说,何谓“礼”,纪纲是也。

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其实是就是“礼”的遵循,即君要有君的样子,臣要有臣的举止,父要有父的态度,子要有子的行为。“礼”是维持从小到人际,大到国际之间正常、合理秩序的根本标准,“礼”废了,一切就乱了,就成了老子口中“上礼为之,而莫之应”的世界。个人修身应从“礼”做起,“克己复礼”进而上升到“体仁”的程度,最终得以“明德见道”,“礼”是基础。

3
关于“仁”与“礼”

仁 与 礼

“仁”与“礼”之所以是中华文化的核心要素,在于尽管“仁”本身是对个体的要求(中国对个体的要求顺序是天人、至人、圣人、君子),但个体外化到社会上就是“仁厚”、“仁爱”、“仁术”、“仁政”等,这些无疑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发展导向。千百年的文化熏陶,“仁”的追求已经成为个体以不同身份的精神价值体现,也是个体社会价值的追求。而“礼”的遵循正是实现追求“仁”的具体表现,或者说,只有能够达到不同身份“礼”自觉自发的规范体现,就达到了“仁”。“礼”实际上就是实现“仁”的修身过程,两者可以算是皮与毛的关系。

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五伦”,五种关系,“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亲、义、别、序、信”就是“仁”的表现。现在我们想想,包括当今社会我们的各种关系不也就在这个“五伦”的范畴之内嘛,只不过在称谓发生了变化而已。我们的老祖先其实早都帮我们规划好了,只是我们没有很好的在意罢了。也正因为有了长期以来“仁”、“礼”的规范,才会产生“威武不能屈,贫穷不能移,富贵不能淫”这样的中华文化气节。

仁 与 礼

“收集碎片时间,认知我们自己

“锦绣路上工作室”期待您的赐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