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对于普通高校本科生,相比985、211等名校本科生,往往更为迫切和重要。在每年的考研大军中,普通一本、二本、三本学生的比例占据绝大多数。 离2018年考研报名时间已越来越近,今天,小编给大家分享十条考研的宝贵经验,希望能助小伙伴们成功“上岸”。 1、选学校不要怕好,但是也不要报那些只招几个人的专业 说实话,考研选学校的难度不亚于高考。有些同学在选学校的时候,畏首畏尾,瞻前顾后,标准一降再降,或者是刚开始复习的时候选了名牌大学,正式报名的时候又动摇了,报了一所二流学校,结果到最后连那个较次的学校都没上。而且这种情况的大有人在。 不管你承认不承认,一旦你在学校选择上降低了对自己的要求,复习的时间和质量绝对会随之而下,其实你选什么档次的学校都差不多,如果选了好学校,复习时间不自觉的就会上去了,所以大家选学校的时候尽量往好了选,尤其是在研究生如此泛滥的今天,我认为一个烂学校的研究生是绝对不值得读的。 2、准备不在于早,而在于是否真正用心准备,是否真正全身心地投入 一般情况下在大三暑假即七月份开始着手准备,此时距考试还有半年,时间足够了。但千万记住:一旦开始动手准备,就要全身心的投入,就像高速运转起来的齿轮一样,保持一种连贯性,千万不要停停歇歇。 3、复习计划一定要合理 计划不要定时,要定量(把每天的任务要定好并按时完成)。计划分为总计划、分期计划和每天计划。从开始复习到考试之前,一共有多少时间,每本书要看多少遍,这是总计划。每本书的每一遍花多长时间看完,在什么时间段看完,这是分期计划。每天各科复习参考书要看多少页,这是每天的计划。 4、考研最主要的还是一个心态的问题:三心二意、心猿意马、心浮气躁 不管是已经毕业的还是在校的学生,这一点都是考研大忌。在考与不考之间徘徊,把考研当成一个平衡的手段,老觉得考不上还可以工作,实际上这种心理对考研的影响是很大的。 考研是一件艰辛的事,耐不住寂寞的人和心浮气躁的人考研,往往不能把心事放在复习上,别看他整天在教室呆着,但效果究竟如何呢?在考研教室里趴着桌子睡觉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5、不要贪得无厌,买一堆参考书 其实,大多数考研参考书目是大同小异的,并不会有那种所谓的短时间能提高很多分数的“神书”。记住一点,一本好书读5遍胜过5本好书读一遍,关键在于你的坚持和专注。 6、复习最主要的还是要靠自己静下心来慢慢地理解 不要太迷信前人,也不要太在意周围的人怎么着怎么着。很重要的一点是问问自己究竟是属于哪一种学习类型的人,再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计划书,千万不可以盲目跟从别人的经验和进度,那样不但扰乱了自己正常的学习计划,也会影响了别人的情绪。 7、注意学习方法 数学要打牢基础,善于总结;政治要苦中作乐,关注时事;英语要关注真题,词汇为王。 8、考研是一个人的战斗 不要“夫妻双双把研考”,不要“先找份工作再考比较保险”,不要“考不上我还可以*****”,不要到比较吵的图书馆去自习,不要老是跟别人攀比。当然根据个人情况研伴是可以找的。 9、初试成绩尤其是公共课的成绩很重要 很多人认为专业课更难,其实从考研失败者身上总结的经验看,往往大都是“跪”在了公共课成绩上,毕竟如果没有跨考的话,专业在大学里还是“摸爬滚打”了几年时间。 10、不是因为做不到而没有信心,而是因为没有信心所以才做不到 可以这么说,考研那么多人,有信心的能有几个?这也许就是整体成绩不高,每年有大面积的人落榜的真正原因吧!不是因为做不到而没有信心,而是因为没有信心所以才做不到。 以上经验是根据网络及小编的个人看法整理归纳,希望可以帮助到考研的小伙伴们,尤其是普通本科院校想要考研的小伙伴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