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与陆元静书·下》:圣贤如何可学而至? | 四合院学习法

 黄國清 2017-09-18

 




学习阳明心学,我们是否明白自己的心?明白仁义礼智信的真正涵义?明白喜怒哀乐的深层原因?


圣贤如何可学而至,而不只是在文字上打转?如何明白自己的起心动念,并防于未萌之先?


本次大讲堂,我们邀请了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王文静院长,与立平老师、海峰老师,一起解读《与陆元静书》。


要点速览


教育的最大功能就是“消变于未形”。我们的孩子就像一张白纸,一旦有了恶念,纸上有了污迹,再去克除就来不及了。作为家长、老师,自己先要有清澈的良知,孩子的良知才能清澈。所以真正的孩子教育,是在他们小时候,防止和预防不好的品质。换句话说就是保护——我们要做孩子清澈良知的守护者。


“不思善,不思恶”,不仅“恶”不能执着,“善”也不能执着,就算是金子的细粒,落在我们眼睛里,眼睛照样受不了。我们要认识自己原本的真心,“执着”的时候其实就是心上有了私欲。


在酬酢万变的工作中,只要循理就能“静”。


我们在一言一行中,要随时提着自己的“照心”,把自己放到自己的对立面上,审视和观察当下的自己。这就是“照见”的功夫。


阳明先生讲的“必有事焉”,就是“常提不放”、“戒慎恐惧”的功夫。不论有事无事,都是“致良知”一事。


古之英才之所以能做出伟大的事业,是因为他们的良知更为清澈。今天大多时候,我们都只是学习了他们外在的气质和聪明睿知。但聪明睿知乃性之质,它来自于性之体。所以,如果我们不在性之体上用功,而仅仅是去学些计谋,在阳明先生看来就是“行不著、习不察”。


所谓“行著、习察”就是我们对自己每一个起心动念都清清楚楚。


良知本来就是“明”的,不管我们的外在表现美不美。我们能去私欲,是因为我们能知善知恶。“气质不美者”,是因为我们心上的障蔽和渣滓多了点,所以我们只需去掉渣滓、回到原点,就能越来越“明”,就能“质美”起来。


之所以说阳明心学简易而广大,就是因为它是“根”上之学,直接在心上下功夫,而非记诵、训诂之学。


圣贤如何可学而至?今天,我们看圣贤的传记,看到的只是他们的良知之用,看他们写了几部书、打了多少胜仗、用了什么计谋、立了多少事功……但如果不在心上克私去蔽、复其本体,就会仅仅变成一个文字者,偏到羊肠小道上去了。


阳明心学是活泼泼的学问。喜怒哀乐是性之情,我们学习阳明心学不是去掉自己的喜怒哀乐,而是不让七情主导和浊染我们的心,因为一旦心被遮蔽就会生出忧愁烦恼。我们只有不断通过致良知,把七情的遮蔽去掉,才能恢复到心之本体的那份真乐。


教育界有两句话:一是“导之以正”;二是“导之以乐”。“正”了才能“乐”。


我们的心如同一面镜子,当它明亮的时候,世间万物都能“一照而皆真”。妍也好、媸也好,从镜前走过之后,镜子又会空空如一、恢复平静,这便是“无所住而生其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空灵”状态。


圣人的心是一面特别透亮的镜子,有一点点灰尘,他就会感到不够明亮,就会立即打扫(改过),所以圣人常见己过。但我们常人的心,因为镜之未磨,即便落上尘埃也很难察觉。


无论有事无事,都要从根本的心上用功。我们不会因为今天还没有发病,就放弃服药和调理,因为病根尚在。我们学习阳明心学,就是要去掉病根,防于未萌之先,调理自己的内心深处,恢复良知本体。




微博:@致良知四合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