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砖会议里的,艺术品们

 风吟楼 2017-09-18



时“画”


在此次金砖会议上,艺术展现更加深入地体现出了本土与国际的特色。在厦门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宴会时,与金砖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话会受邀国领导人及夫人、嘉宾合影背景的这幅巨幅水墨画《世界文化遗产鼓浪屿》。


林生

《世界文化遗产鼓浪屿》


作品描绘了鼓浪屿和日光岩,标志性建筑包括中国园林建筑代表菽庄花园、西洋建筑代表八卦楼、中西结合的建筑金瓜楼。此外,还有郑成功雕像、演武大桥、双子塔等。海上帆船点点,这其中有著名的“厦门号”帆船。水墨艺术一直是是中国重要外交场合上展示的一个形象标签。《世界文化遗产鼓浪屿》内容题材上充满厦门地方风情的特色。在鼓浪屿成功申遗并获颁世界遗产证书之际,鼓浪屿成为了厦门面向国际的重要名片,金砖会议上再次得到高度曝光无疑是十分契合时宜的。



这幅画的创作者来自一位73岁的老先生,厦门知名山水画家林生。今年7月鼓浪屿申遗成功之后开始创作《世界文化遗传鼓浪屿》。期间老先生常常要从上午开始画到晚上8点多。由于作品尺寸比较大老先生常常是一会儿趴在桌上画,一会儿又要贴在墙上再修改。如此反复,不断完善。


(请把手机横过来看)

水墨画《世界文化遗产鼓浪屿》 林生  8*2.5m 2017年


虽然林生曾在鼓浪屿的工艺美校求学过,对那里的一草一木都很熟悉。但这几年鼓浪屿和厦门的变化日新月异,为了能突出时代感,他又重新跑了好几趟去采风,经过一个多月才完成。


林 生

1944年生于厦门,毕业于福建工艺美术学校,师从名画家、美术家、教育家杨夏林和张晓寒,现为厦门市张晓寒美术研究会名誉会长、厦门书画院画师。林生早期创作鼓浪屿全景图《厦鼓风光》后声名鹊起。


也许我们可以说这也是一次艺术金砖,除了这幅引人注目的《世界文化遗产鼓浪屿》,现场还有非常多精湛的艺术作品让人目不暇接,接下来让艺术厦门带各位小主去看看金砖当中,还有哪些不得不说的艺术亮点。


邓绍炳

海上花园》


《海上花园》悬挂于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

媒体新闻中心报到处和综合服务中心


青绿山水画作品《海上花园》由厦门本土画家厦门书画院画师、厦门民盟美术院副院长邓绍炳所创作。他表示能够用自己手中的画笔为金砖尽一份力很开心,也是作为一个本土画家的一个责任。早在鼓浪屿2008年申遗以来,邓绍炳就想创作一幅题名《海上花园》的青绿山水画。


作为从鼓浪屿走出来的他满怀激情,历时1个多月完成了他个人尺幅最大的青绿山水画作品。邓绍炳的青绿山水画独具个人特色,即有工笔细腻的描绘,又有写意浪漫的挥洒,应用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描绘出了鼓浪屿浓墨重彩、人文合一、绿色生态的“海上花园”。浓烈色蕴之下我们能感受到作者对厦门鼓浪屿的浓浓情怀和感情。


(请把手机横过来看)

青绿山水画 《海上花园》 邓绍炳  7*3m 2016年


邓绍炳

祖籍福建龙岩,现居厦门。毕业于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受教于杨夏林、邱祥锐、郑景贤诸老师。2012年9月至2014年7月就读于中国国家画院卢禹舜山水画高级研修班。获评2015“厦门风”书画双十佳、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福建省工笔画学会学术秘书、福建省美术家协会山水画艺术委员会委员、厦门民盟美术院副院长、厦门书画院画师、民盟中央美术院古田分院副院长、厦门市美术家协会理事、厦门市政协书画室画师





朱炳仁

白铜吊顶 世界首创


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议 峰会凤凰厅主会场


在凤凰厅上方,现代感十足而又凝聚典雅之气的白色吊顶令人惊叹。别小看这个吊顶,它可不简单。这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朱炳仁团队,为金砖会场打造出大气磅礴的铜艺世界! 


朱炳仁

1944年出生,清同治绍兴“朱府铜艺”四代传人,被中国文联及中国民协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铜雕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唯一传承人。朱炳仁被誉为“中国当代铜建筑之父”,他独创的熔铜艺术开创了“熔现实主义” 新流派,造就出的一种新的美学、视觉、艺术概念,是对世界已有的艺术流派的一种颠覆。现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和著名熔铜艺术家,西泠印社社员。


面积近500平方米,如此大面积的仿白铜吊顶,在世界范围内都属于首创!双曲面艺术造型、超大面积、严苛的防火要求带来了巨大的施工难度,但这难不倒智慧的大国铜匠,经过两个月的精雕细琢和紧张安装,这款吊顶终以完美的姿态呈现在世人面前。 值得一提的是,在2016年G20峰会主会场,杭州国际博览中心铜艺世界也是出自朱炳仁之手。


如果说凤凰厅的白铜吊顶大气磅礴,那么墙面上德化白瓷就是别致隽雅了。




黄国銮

德化白瓷装置





作为闽南文化和“海丝”文化的点睛之笔,德化瓷被装饰于高达6.75米的主背景墙壁上部,德化瓷上五国国花浮雕交相辉映,洁白晶莹、宛若云带。又取凤凰厅中竹子元素,富有竹节形态。负责会场装饰的中建八局一公司李宝存介绍,“瓷器这种软装饰材料被当做硬装饰材料,这在国内应属首创”。



这件白瓷作品来自中华传统工艺大师、福建省泉州市工艺美术大师黄国銮之手。为了制作质量最优的德化瓷,会场装饰人员专门到德化瓷生产地考察厂家的工艺和当地土质,并严格规定了德化瓷采土的位置、深度。复杂精致的花纹构造、纯手工雕刻修模加上严格的标准,使得初始时期的成品率几乎为零,但项目团队没有放弃,对德化瓷进行多次烧制试验,确定德化瓷的收缩率,成品率逐渐提高到70%。在3个月的努力下,518块德化瓷才得以实现了完美上墙。 


黄国銮

1975年生,祖籍福建宁德。1997年毕业于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雕塑系。师从王则坚,马心伯,佘国富,潘尤龙,杨绍浩等。毕业后一直从事雕塑设计创作,2010年在福建厦门创立桼彩驰陶艺工作室,现今主要在福建泉州从事陶瓷作品的创作。已获福建省工艺美术师,福建省泉州市工艺美术大师,福建省旅游商品同业协会德化陶瓷分会理事,2013年12月授予“中华传统工艺大师”称号。





林春 李江平

《鼓浪盈花》


中国是个美食国度,是吃货的世界。“吃”可以说已经贯穿到了民族骨髓。金砖会议上如何让各国领导人们吃得精致,吃得优雅又吃得有内涵呢?这自然是难不倒我泱泱大国的艺术家们了!


艺术装置《鼓浪盈花》 林春 李江平

在金砖欢迎晚宴宴桌上艺术装置《鼓浪盈花》选取了金砖五国的国花作为创作元素。(巴西国花:毛蟹爪莲、俄罗斯国花:向日葵、印度国花:荷花、中国国花:牡丹、南非国花:蒂王花)该艺术装置是由林春参与了整体的构思,由李江平具体负责摆花艺部分。



要以为餐桌上的艺术品创作简单,《鼓浪盈花》创作过程几异其稿,长桌变圆桌,花岛设计由最初十几项减成四五项,最后才只留鼓浪屿。创作者前前后后用了半年时间才完成了这件作品。在五国花拥簇下,最后的呈现就是艳灿有余,而简素不足;当然,这也是一种样式,符合这个氛围。


林春

厦门大学艺术学院艺术学院创始者之一、现为厦门大学美术系教授,福建省雕塑学会副会长,厦门达达组织者与参与者。



3天全民聚焦,

金砖国家领导人国家会晤落下帷幕。

在本次金砖会晤上还有金砖国家文化节。




金砖国家文化节


金砖国家文化节将于本月15日到22日在厦门举办,以“文明相融、民心相通”为主题,将邀请金砖五国210余位艺术家,在厦门艺术剧院、鼓浪屿音乐厅、厦门美术馆等场馆举办剧场演出、户外演出、艺术大师课、主题展览和金砖国家电影展映等30余场相关活动。

来源:中国美术家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