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希望我的妈妈,也能为自己活一次。

 喜迎迎蛋糕 2017-09-18


文 | 九妈

宝贝伴读(ID:bbbd12)原创


01


朋友家孩子婷婷今年考上了外地的重点大学,前段时间刚去开学报到,目前还在军训。朋友的朋友圈里全是婷婷军训的照片和母女俩视频的截图,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朋友对女儿的担心和想念。


突然想到八月份的时候,我去参加婷婷的升学宴。朋友本来就是喜欢张罗的性格,踩着高跟鞋在席间走来走去,招呼朋友,挨桌敬酒,向大家介绍她的女儿婷婷。


宴席上气氛一直很好,大家有说有笑,都在为朋友和婷婷开心。轮到婷婷讲话的环节,婷婷站起来,腼腆的笑了笑,对大家说道:


“这么多年我妈一个人带我很辛苦,她本来能有更好的生活,也有自己的梦想,但是她为了我全部都放弃了。现在我上了大学,她可以有更多的时间留给自己,我希望我的妈妈,也能为自己活一次。”


朋友在宴席上泣不成声,我们也很感动。


我的这个朋友,在生婷婷之前也是我们圈子里很优秀的女人,不错的学历,不错的工作,恰好朋友的领导刚刚离职,向老板推荐了朋友接任。


朋友本可以自然而然的接受这份升职,但是她怀孕了。于是为了孩子放弃了工作,开始全职在家带孩子。


这样的生活本不是太差,但是世上所有的事都怕一个“但是”,在婷婷三岁那一年,丈夫出轨了,提出了离婚。从此朋友带着婷婷两个人生活。


单亲妈妈的生活总是很苦。工作不好找,因为要带孩子,不工作也不行,因为要养孩子,不想麻烦家里人帮忙,因为要强。没钱的时候去家政公司做小时工,帮人织毛衣做手工,除了挣钱,朋友一切都围着孩子转。


这么多年,朋友都熬过来了,值得欣慰的是,她所做的一切,她的女儿婷婷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那次升学宴之后,我脑海里一直围绕着婷婷的这句话:


“希望我的妈妈,也能为自己活一次。”



02


有一次和同事聊天,说起我们这一代人的父母,大多都是把养孩子养大,然后再把孩子的孩子养大。


身边很多的同龄人,生了孩子之后要忙工作,把家里的老人叫来帮忙看孩子,反正老人自己在家也没有事情做,带孩子就当找点事干。


但是让我感到难过的,就是他们觉得老人没有事情做。


我们的父母,也曾是少年,他们在年轻的时候,也有自己的梦想,也有自己喜欢做的事。但是为什么,他们现在没有了?


我很喜欢的韩剧《请回答1988》里有一集,讲的就是父母的梦想。


剧中,二女儿问在银行当职员的爸爸有什么梦想。


爸爸说:我只希望我的三个孩子,没有病痛,能够健健康康的生活,我就只有这一个梦想。



还有一个爸爸,他曾经的梦想是成为摔跤手。他从小就有运动天赋,大多数的运动项目都玩的很好,但是他最后还是开了钟表店,整天坐在店里,成为了大家眼中“成熟稳重”的男人。



但是现在,他的梦想是只有一个: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把内心的情感流露出来,不要那么懂事,只希望儿子能像同龄人一样撒娇、生气。



还有一个妈妈,丈夫去世之后,她一个人带着两孩子生活,她以前的梦想是成为一名歌手。


但是现在她的梦想是,两个孩子到外面不被人欺负。



你看,我们的父母不是没有梦想,而是他们有了我们。我们便是他们的梦想。


记得我在上大学的时候,有一年端午节,给妈妈打电话,和妈妈说起晚上要和朋友出去玩。


妈妈说:“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每到逢年过节也是和朋友一起出去玩,有一年我们骑自行车绕城,开心得不得了,那时你爸骑得还没我好...”


妈妈就这样在电话里说了20分钟,一直在说她年轻时候的事,说爸爸带她去新开的咖啡店,说他们一起出去旅游,说她那时候最想成为电影明星...


那语气就像我小时候放学回来跟她说起学校里的事一样,带着小小的兴奋和向往。


可是现在,妈妈越来越骑不动自行车了,我也很想问问她,她现在最想做的是什么?


03


前段时间,有一篇非常火的文章,讲的大概意思是,现在很多孩子,拿着父母省吃俭用辛苦挣得血汗钱,过着富二代一样的生活。


在网络上大家集体批评90后、00后的这种行为时,其实我们这一代人,其实是没有资格这样说的。


因为他们挥霍的是父母的血汗钱,而我们挥霍的是父母的时间。


  • 我们自私地觉得,父母在家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帮我们带孩子,只为了我们自己可以工作顺利,生活不那么辛苦。


  • 我们自私地觉得,父母退休在家没有事情做,不如帮我们带孩子,但我们自己却忽略了带孩子到底有多辛苦。


  • 我们自私地觉得,父母是愿意帮我们带孩子的,却忘记了他们也有环游世界的心愿。


  • 我们自私地觉得,父母说带孩子没关系就是没关系,却忘记了他们只是心疼自己的孩子。


我们这些大人啊,总是在工作上勤勤恳恳,在外面独当一面,但是回到家里,回到自己的父母身边,在父母眼里,还是那个连衣服都洗不好的小孩子。


就连我们自己的孩子,父母也总是担心我们带不好,担心我们辛苦,主动过来帮忙。


有人说父母是永恒的话题,因为到了做父母的年纪,我们的父母依然我们的守护神。



我们小的时候,爸爸是无所不能的超人,什么东西坏了他都能修好,妈妈是会变魔法的仙女,破了洞的衣服到了她手里都会焕然一新。


后来,我们长大了,父母就像麦田里的守望者,我们变得回家很少,父母的爱就像来自远方无形的线,一直牵挂着我们,但他们不敢拉这条线,怕拉的太紧,反而我们就越来越远,也不敢不拉这条线,怕时间久了就不亲近了。


我们这一代人的父母,他们大多数人,终此一生都不为自己而活。


他们小时候为了节省家用,为了兄弟姐妹,为他们的父母而活。

结婚后,有了孩子,便为了孩子而活。

孩子成家后,便为了孩子的孩子而活。


这就像一个人生的循环,我为我的父母感到心疼。


04


在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压力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80后甚至90后,已经成为了房奴、车奴。


我身边很多朋友,每天努力工作,养家糊口已经不容易了,如果能有父母帮自己分担照顾孩子的问题,会轻松很多。很多朋友对于老人的帮助都是心存感激,逢年过节更是给老人多买一些礼物和保养品。


但是也有不少人,认为这是理所应当,如果老人不帮忙照顾就埋怨老人,好像是老人亏欠了他们。


也有一些人,当老人照顾孩子照顾得好,他们觉得这是应该的,当老人照顾得不好,或者孩子有些磕磕碰碰,就会指责老人、批评老人。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自己的孩子自己不照顾反而是正常的事,老人不帮忙照顾却变成了不正常。


老人心疼子女的好心帮助,反而成为了子女埋怨的开始。


自己的责任,反倒成了老人的义务。



05


我记得我小时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总是很忙。


不是忙着工作,而是忙着打牌,忙着跳交际舞,忙着下棋,老人之间也有自己的团体,也有属于他们的社交,每天也总商量着出去玩。


外公总是和很多同龄人出去钓鱼,早上四点多骑着摩托车、带着鱼竿鱼食就出门了,晚上七点多满载着鱼回来,炸着吃特别香。


那时候的他们总是神采奕奕,像是返老还童,每天有很多事情要做。就连打麻将赢过隔壁的老王,也能痛痛快快的乐上一整天。


当父母老了之后,他们不是没有事情做,而是不知道能不能去做。


我希望我的父母,能够过他们自己想要的生活,能在我成家立业之后,真正的闲下来,去为他们自己而活。


哪怕是打麻将,钓鱼,遛弯,或者他们说想做一个说走就走的旅人,我也会举双手十分赞成。


因为我理解他们的付出,了解他们的辛苦。


我想告诉他们:


你们的女儿长大了,已经成为了孩子妈,谢谢你们为我做的一切。


我的孩子,我自己带,我的生活,我自己扛。


现在,请你们放心地去过自己的人生吧,真正的为自己活一次。


作者简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