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立本,是唐代画家,官至宰相。他出身贵族,父亲石保县公阎毗北周时为驸马,母亲是北周武帝之女清都公主。阎立本擅长工艺,多巧思,工篆隶书,对绘画、建筑都很擅长,代表作品有《步辇图》、《历代帝王像》等。 应该说,在唐朝宰相中,阎立本不是表现最差的,并在宰相任上去世。但是,当了宰相的阎立本却很后悔是画家,原因是这样一件事: 《步辇图》 有一次,天清气爽,唐太宗李世民和侍臣及翰林学士一起泛舟池上,忽然看见池中有一只奇异的水鸟,很是好看。李世民一边让侍臣和翰林学士作诗,一边传召阎立本,命他把这良辰美景画下来。 当时,阎立本是吏部主爵郎中,官上五品,担负朝廷的封爵之责,但并不包括为皇帝大臣画画,这本是宫廷画师干的活。然而,谁叫你阎立本的画名远扬,当朝皇上当然知道。于是,一声令下,阎立本就得作画,“奔走流汗”、“俯伏池侧”、“研吮丹粉”。此时,阎立本不仅为绘画穷其技艺,同时还“瞻望座宾,不胜愧赧”、“望坐者羞怅流汗”,什么意思? 《历代帝王图》 原来,此时此刻,他看到在皇帝身边坐着观景吹风,喝酒吃肉的官员中,有不少职务级别低于自己,尤其是那些个翰林学士,都是五品以下。凭什么人家陪在皇帝身边,吃吃喝喝、赏景吟诗,自己却只能俯伏池边、挥汗作画?阎立本想就是因为自己会画画! 花鸟画长卷(局部) 阎立本完成这幅奉召之作后,回家就告诫自己的儿子:“吾少好读书,幸免面墙,缘情染翰,颇及侪流。唯以丹青见知,躬厮役之务,辱莫大焉!汝宜深诫,勿习此末伎。”意思就一句话:长大了干啥都行,就是别当画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