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进步最大的时候,最不合群(深度文章)

 很拽很拽的小伙 2017-09-19

“当一大群人都反对他的时候,他还是依然不改变他的想法的人,常是能干的人。”在《读书人》一期的节目里,李敖大师曾在节目里口吐真言:“我是单干户,不与朋友来往,但是我自己很用功,每天工作16个小时。”

听完后,我挺佩服大师的特立独行,而后,在我脑海里蹦出来的问句是:这种不与朋友来往的生活会不会太无聊?转念间,我又觉得也许就因为他这份不太合群的孤独,让他活成了一个人一支队伍。

可能也就是这样的他,不被任何圈子绑架,让自己实现最高度的自由,解放更多时间打磨作品,活得比一般人更潇洒更高级。当然,作为普通人,我们大概也没法忍受李敖大师那样只与天地来往的孤独。在我看来,适当的孤独,不强求合群的态度,也许就是人变优秀的契机。

记得古斯塔夫・勒庞在《乌合之众》里说道:“人一到群体中,智商就严重降低,为了获得认同,个体愿意抛弃是非,用智商去换取那份让人备感安全的归属感。”深以为然,为了那份安全的归属感,我们拼了老命地去合群,甚至不惜降低自己的进取心。这让我们耽误了不少正事。合群与不合群没有对错之分,只是有些时候,你并不需要为了合群而盲目顺从,减轻对人际关系的依赖,才是专注于内心的第一步。

周日的时候,你明明更想到图书馆阅读几本自己喜欢的书籍,可是如果舍友们决定一起去爬山,也许你一定会奉陪到底。合群的行为,总是让你更安心。只是你目前为了合群而产生的安心将来会成为你的操心。可是那些拔萃的同学啊,从来都是不太强求合群的主。不是说他们没有朋友,不乐于助人,而是他们永远都会懂得如何捍卫自己的时间表,不盲目跟风,随便追随。

都说知识让人进步,可是如果把知识长在血和肉里,认清自己的方向,比盲目地合群有用多了。再火热的群体也有曲终人散的一天,但知识和技能却恒久远,也是你未来闯社会的筹码。如果明明不想走大众路线,却非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迟早让未来的你,讨厌现在的自己。

我们人是群居动物,都害怕被群体抛弃,离开群体,一个人面对外界的风险很高,这是我们祖先寄居在洞穴里时留给我们的基因。可是如果当初没有第一个走出洞穴的人类,也就没有我们如今对世界的探索,人类文明的璀璨。

所以,不强求合群时,才是进步的开始。

进步最大的时候,最不合群(深度文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