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千里江山图」仅展至10月29日,不知道这些你的队就白排了

 木头1018 2017-09-19




千里江山

历代青绿山水画特展

📍 北京|故宫博物院



看一眼《千里江山图》需要排队几小时?


报道,两年前“石渠宝笈特展”中出现的“故宫跑”,又出现在了“千里江山-历代青绿山水画特展”中。


展玩综合各方网友反馈,目前等待观看《千里江山图》的排队时间约在三个小时以上。


©图片源于网络


还有一点被各大媒体所忽略的是关于《千里江山图》的展出时间。


整个展览时间为2017年9月15日-12月14日,分前后两个展期,10月30日换展。


据读者“苌苌苌苌苌苌楚”的求证:王希孟《千里江山图》仅展至10月30日。


在这里特别感谢她的细心,也感谢她把这条消息分享给展玩。


展玩查看了一下日历,10月30是周一闭馆日,所以能看到《千里江山图》的最后日期应为10月29日




要特别敲黑板的是,在关注《千里江山图》的同时,不要忽略了这个展览的初衷与主旨:这是一个系统梳理、展示了中国历代青绿山水画发展脉络的展览。所以,还有许多名迹以及青绿山水画的历史都非常值得关注。


比如敦煌莫高窟唐代壁画、展子虔《游春图》、传赵伯驹《江山秋色图》、赵伯骕《万松金阙图》、钱选《浮玉山居图》、文徵明《惠山茶会图》、仇英《玉洞仙源图》等……均是难得一见的珍品。



© 图源故宫博物院官方微博


那么,究竟什么叫“ 青绿山水”,走进展览前,这个功课很重要。


青绿山水,就是以矿物质的石青、石绿为主色的山水画 。它是隋唐时期随山水画成熟而最早完善起来的一种山水画形式。画面富丽而厚重,非常讲究功力。


©图源故宫博物院官方微博


展览五大单元,梳理了青绿山水的历史。


  • 第一单元:东晋至宋:金碧辉映

  • 第二单元:元至明中期:墨色清趣

  • 第三单元重点单元:千里江山

  • 第四单元:明晚期至清中期:仿古脱古

  • 第五单元:近现代:借古开今


青绿山水最早的代表画家是隋代的展子虔,被视为唐代以前最杰出的画家之一。


©以下作品图片及介绍来自故宫官网

展子虔 游春图卷


这是一幅山水画,描绘了人们在风和日丽,春光明媚的季节,到山间水旁“踏青”游玩的情景。全画以自然景色为主,人物点缀其间。湖边一条曲折的小径,蜿蜒伸入幽静的山谷。人们或骑马,或步行,沿途观赏着青山绿水、花团锦簇的胜境。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一艘游艇缓缓荡漾,船上坐着的几个女子似被四周景色所陶醉,流连忘返。山腰和山坳间建有几处佛寺,十分幽静,令人神往。


画家运用细而有力的线条勾画出物象的轮廓,人物虽然小如豆粒,但一丝不苟,形态毕现。山石树木只用线条画出,可以看到行笔的轻重、粗细、顿挫、转折的变化,但尚未见到唐代以后绘画中出现的皴擦技法。


作品的色彩浓丽厚重,山石树木均以矿物制成的石青、石绿颜料赋色,以青绿的色彩为主调,建筑物和人物、马匹间以红、白诸色,既统一和谐,又富有变化。亮丽的色彩亦更好地衬托出大好河山盎然勃发的春天气息。


《游春图》卷历来被认为是隋朝画家展子虔的作品,代表了中国早期山水画的面貌。近些年有学者对于这幅作品的作者和时代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引起了讨论。


到了唐代,代表人物是李思训、李昭道,他们把展子虔的青绿山水推向了一个高潮,形成了盛唐最有影响的山水画派。


到了北宋,自然是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为代表。南宋时期,则是赵伯驹、赵伯墉兄弟。


传 赵伯驹 江山秋色图卷


此卷钤有清内府“乾隆御览之宝”、“石渠宝笈”等印,以及梁清标鉴藏印。尾纸有明洪武八年(1375年)朱标题跋。


此图为青绿设色。画中有青山碧水、殿宇村舍,栈道、桥梁穿插其间,又有苍松翠柏,茂林修竹,移步换景,令人玩味不尽。山石用小斧劈皴法,再施以青绿重色;树木、建筑刻画细腻精谨,点景人物描绘细致入微。整幅作品布局宏大,细节丰富,色彩浓丽而不失清雅,刻画精细而不琐碎,带有宋代画院气派。



赵伯骕 万松金阙图卷


该图无作者款印,后纸有元代赵孟頫跋,称之为赵伯骕真笔。该图画江南的湖畔松岭和楼阁,属青绿山水,笔法清细繁复,格调柔丽雅洁,显示出南宋皇家贵胄新的审美情趣。该图的出现,标志着宋代山水画的表现对象从北方雄浑的山川转移到江南的青山绿水。


卷尾除有赵孟頫的跋之外,还有元代倪瓒、张绅的题记。


清《墨缘汇观》、《大观录》著录。


到了元初,赵孟頫等继承了青绿山水的画法,但此时以“元四家”为首的文人水墨山水画兴起,青绿山水画逐渐被边缘。


明代青绿山水的代表画家有文徵明、仇英等人。明后期,董其昌等人提出“南北宗”理论,贬低青绿一派,认为其只是追求功力而没有生机和意趣,同时崇尚文人画,视为有书卷气和神韵。加之明清以后青绿山水少有杰出画家,青绿山水逐渐衰落。


文徵明 惠山茶会图卷

  
本幅未署款,钤印“文徵明印”、“悟言室印”。前幅蔡羽书序,记该图作于正德十三年戊寅(1518年),时文徵明49岁。后纸蔡羽、汤珍、王宠三家书诗,顾文彬题记。


据蔡羽序记,正德十三年二月十九日,文徵明与好友蔡羽、王守、王宠、汤珍等人至无锡惠山游览,品茗饮茶,吟诗唱和,十分相得,事后便创作了这幅记事性作品。画面采用截取式构图,突出“茶会”场景,在一片松林中有座茅亭泉井,诸人冶游其间,或围井而坐,展卷吟哦,或散步林间,赏景交谈,或观看童子煮茶。人物面相虽少肖像画特征,大都雷同,动态、情致刻画却迥异,饶有生意,并传达出共通的闲适、文雅气质,反映了文人画家传神胜于写形的艺术宗旨。同时,青山绿树、苍松翠柏的幽雅环境,与文人士子的茶会活动相映衬,也营造出情景交融的诗意境界。


此图运用工笔设色法,树干、山石、坡陀的勾、擦、皴染多用中锋,参以侧锋,具行书的笔法,呈“以书入画”特色。运笔纤细,兼带拙味,如人物衣纹用高古游丝描,稳健潇洒中略见涩笔,工中兼拙。树石形态亦于精细中呈适当变形,工整而带装饰味。设色青绿、浅绛相融,山石敷以石绿,勾线、凹处加淡赭微晕,树干运赭石、藤黄间染,人物着色后线条用色复勾,整体色调于对比中见融和,呈现出清丽细致、文秀隽雅的新风格。这种小青绿的画法,继承了元代钱选、赵孟頫的山水画体,并有发展创造,树立了明代文人青绿山水画的新格。


仇英 玉洞仙源图轴


画面奇峰峻岭,苍松翠柏,琼楼水阁,溶洞流溪,云烟缥缈其间,山壑或隐或现。溪水潺湲的溶洞前,一隐士临流盘膝,停琴静坐,侍童们忙着煮茶、端盘、陈设古玩,俨然人间仙境。这类隐逸题材作品十分多见,而仇英在幽美宁静的意境中表现了一种明快的情调,健康的意趣,在同类作品中颇具特色。


作品取景宏阔,结构严整,层次清晰,布局有序,景物繁杂而不拥塞,人物虽小但刻画精细,位置突出,反映出画家在驾驭复杂场景、安排主从次序方面精深的造诣。此图用大青绿设色,细劲的线条勾勒轮廓,浓艳的石青石绿渲染山石,同时融以细密的皴法,追求色调的和谐,在宗法南宋青绿山水大家赵伯驹的基础上有所变化,代表了仇英青绿山水的典型画风。


此图左下署款“仇英实父制”,钤“仇实父氏”印,有“卞令之鉴定”等鉴藏印14方。


任熊  十万图册


《十万图》册是任熊晚年创作的10幅山水精品,因题目均以“万”字起首而得名,即“万卷诗楼”、“万点青莲”、“万峰飞雪”、“万笏朝天”、“万竿烟雨”、“万松叠翠”、“万林秋色”、“万壑争流”、“万丈空流”、“万横香雪”,以寓至多尽善、完满俱足之意。


该图册多取材于苏州太湖一带的山水而内容又有所扩大,如“万笏朝天”、“万横香雪” 即以苏州天平山和香雪海为素材,“万点青莲”描绘的应是杭州西湖的景色,而“万丈空流”、“万竿烟雨”则是想象中的海岛和潇湘奇景。总之,画家是以“十”、“万”来概括天下美景与赏心乐事。


作品笔法细腻,构思精微,意境深邃,并富有装饰趣味,于写实中充满浪漫情调。尤其是作者充分运用金笺纸的底色作用,使青绿设色逾显得绚丽多彩,浓艳华贵而不失雅逸的艺术效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