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觅诗记】张百熙:忧乐几人在,戎马关山愁(下)

 江河行地劲草庐 2017-09-19

光绪三十二年,张百熙被任命为邮传部尚书,而他的副手则是唐绍仪,唐被任命为邮传部侍郎。邮传部的工作是开展铁路、航运、邮电等新业务,但张百熙不是搞洋务出身,他对这些新生事物并不熟悉,而唐绍仪曾留洋海外,对这些业务当然要比张熟悉很多,于是唐在张的面前颇有得意之色。唐拉出了一张名单,他举荐这些人到邮传部来任职,而张却完全否定了唐的提议,二人的关系由此而闹僵。唐绍仪跟袁世凯的关系很不错,于是他就请袁说服张百熙,而张跟袁又是儿女亲家,袁凭着这个关系认为他肯定能说服张,然而张百熙一见面就大骂唐绍仪,搞得袁无法张口。


寻访之路


正、副手之间,关系紧张到这个程度,让皇帝很不高兴,于是就派太监对他二人“严加申饬”,其实所谓的申饬,就是派太监去把犯错的大臣臭骂一顿。太监将张、唐二人叫在一起,他先用皇帝的话骂张百熙,骂完之后,后面又加了一段,诸如“混帐王八蛋”等脏话。骂完了张,太监接着骂唐绍仪,但在骂唐时,后面却没有脏话,这让旁边的张百熙很是奇怪。回家之后,他通过一番打听,终于明白了原来宫里有个潜规则,那就是被太监申饬之时要提前贿赂这位太监四百两银子,太监在申饬时就只把皇帝的话叙述一遍,后面不加脏话,而唐绍仪正是这么做者,所以他没有被骂。张百熙为人老实厚道,他不知道有这样一个潜规则,因此被太监痛骂了一番。


《潇湘絮语》中说,当时给唐、张二人严加申饬的太监就是李莲英,张百熙受不了这种污辱,后来就吞金自杀了。谭承耕经过一番考证,认为此说站不住脚,因为张百熙是病死的,但谭也承认:“遭太监辱骂也可能诱发了张百熙的病。”对于这件事,汪辟疆在《光宣以来诗坛旁记》中却有这样的记载:“百熙为邮传部尚书,与侍郎唐绍仪因用人事相争,致传旨申饬。以贿不入,为奄人丑詈,遂愤恚发病不起。绍仪挽联云:‘好我同车,太息蔺廉成往事;断金攻错,谁知韩范本交亲。’措词颇善于斡旋。”看来汪也认为张百熙之死与被太监辱骂有很大关联。但汪在这里却说张百熙去世后,唐绍仪也写了副挽联,而汪对这副挽联评价说,这正是显现出唐绍仪会与人周旋。汪在此文中也录下了冒广生给张百熙写的挽联:“爱好似王阮亭,微闻遗疏陈情,动天上九重颜色;怜才若龚芝麓,为数揽衣雪涕,有阶前八百孤寒。”


处在山顶之上


冒广生把张百熙比喻成王渔洋,这个比喻正是说明张百熙也如同渔洋那样奖励后进。对于张百熙的文风,叶德辉仍然拿他与瞿鸿禨进行比较:“二公同好吟咏,文慎多深沉之思,国变后尤多离黍之感,文达则力求脱俗,终为庙堂之音。言为心声,观二公之诗,可以知二公之人矣。因览文达诗,论次之。”叶德辉称,瞿、张二人都喜欢写诗,瞿的诗色调深沉,而张的诗则有着正统的朝廷之音。而李肖聃则认为张百熙的文风有如唐代的陆贽:“其所为奏议,剀切明白,杂以俪偶之体,以摅其忠爱之意,有似唐之陆贽。”而张的诗风则偏重于苏东坡:“其诗本隐之显,词浅意深,而字字出自肝腑,有如宋之苏轼。”这样的赞誉让人颇感有着乡贤的回护。


《晚晴簃诗汇》中收有张百熙的诗作,对于张诗为什么具有庙堂之音,《诗汇》中称:“文达久直南斋,知遇极隆。甲午后痛心外患,故于变法、改革、兴学诸大端陈奏,汲引才智,惟恐不及,以是时论翕然归之。辛丑后殚思教育,志未得行。其诗款款忠情,真有浣花每饭不忘君国之意。”看来张百熙对朝廷忠心耿耿,他也将自己的这番忠心融汇在了诗作里,而后因这样一件小事被太监骂得狗血喷头,这也难怪他为此抑郁而亡。


静卧山间


傅熊湘在《钝安睉录》卷三中如下一段话:“门人长沙张诵芬女士,往年寓沪,尝以其尊人文达公百熙《退思轩诗集》见遗。文达起翰林,领尚书,充管学大臣,誉望勋业,震耀一时,而于诗尤笃。嘉兴沈曾植序谓其诗:‘从容夷雅,拟诸先唐作者,盖张文贞公、权文公之俦,而赋景抒情,瑰丽而清远,尤有与文贞相近者。’绎读再过,信所论为不诬也。”看来张百熙的女儿成为了傅熊湘的弟子,而后把张的诗集赠送给了老师。对于张百熙的诗评,傅熊湘引用了沈曾植的断语。傅熊湘读完张百熙的诗集后,认为沈曾植的断语说得很准确。


傅熊湘在此篇文中引用了多篇张百熙的诗作,其中之一是《黄鹤楼》:


黄鹄矶边黄鹤楼,楼前黄鹤渺悠悠。

古今落日又西下,江汉之水长东流。

往事百战忽如梦,倚栏孤吟凄欲秋。

能诗崔李更谁在?但有白云千载愁。


文保牌面断崖,太难拍照


傅熊湘评价张百熙的诗有不少是模仿杜甫者,《钝安睉录》中还有一文是专谈张百熙的古体诗,此文中录有张百熙古体二首:


利莫如昆吾刀,陆断虎兕川屠蛟。

佩之辟不祥,魑魅还遁逃。

一朝献主人,饰以宝匣黄金绦。

骏莫如大宛马,五花满身汗流赭。

却立峥嵘山谷间,骄嘶矜宠风尘下。

时来腾踔日千里,锦作障泥带银銙。

已矣哉!张华伯荣今世无,宝刀良马胡为乎?

为君作歌三叹息,不如痛饮皆屠沽。

呜乎!宝刀良马胡为乎?


秋城月小银河夕,孤馆灯昏正愁寂。

万瓦沉沉露气深,谁家冷擫高楼笛。

微风低度得纤妙,宛转悠扬意如惜。

此意分明入倚栏,相思何处不关山。

销魂莫按杨枝曲,瘦尽离人镜里颜。


墓的形制很特别


对于这两首诗,傅熊湘评价到:“两诗一悲壮,一幽咽,皆非寻常工力所能至也。”其实张百熙也做过一些写景之作,例如《忆明湖荷花》:


莲叶碧田田,明湖影翠烟。

相期渺秋水,相思成隔年。

隔年愁不见,展转他乡县。

展转奈花何,好风花正多。


这样的诗作却也是清新自然,但以他的性格来说,似乎他所作的忧时之诗,更为后世称道,例如他早年所作的《登岳阳楼》:


忧乐几人在,戎马关山愁。

苍茫无限意,乘月下扁舟。


细看看,似乎是个正圆


张百熙登上此楼,更多的是有了对社会之忧,而这样的诗还有《北雁》较具代表性:


燕晋山河接大梁,陇云川树黯苍苍。

凭谁问取来时路,几处人家有稻粱?

西风吹遍十神州,孤影萧条入暮愁。

嘹唳莫辞关塞远,东南犹有几分秋。


张百熙墓位于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春华镇洞田村泉井材小组。春华镇离长沙市约五十余公里的路程,司机为了走近路,从乡间路穿过,来到镇上再打问洞田村,看到有三个年轻人站在路这聊天,司机把车靠过去,我想下车但车停得离路边太近,车门无法打开,只好摇下车玻璃向三人打问洞田村的走法。这三个人好像并没有计较我没有下车而问路的失礼举措,仔细而有耐性地告诉我如何如何前行,但司机还是记不住这么多的转弯的标志物,他一遍遍地向那几人确认。


墓前的石甬似乎是明代之石


说话间,其中一个掉头离去,我觉得可能是说得有些不耐烦了,然而没想到过了一分钟这个人又回来了,手里拿着一张纸,他把这张纸递给我,原来这上面是他用手绘的一张路线图,上面标明了在路上见到怎样的标志如何转弯等等,他的这种热心与认真很让我感动。一般而言在外打问路径,找老人似乎更容易得到一些确定的结果,倒不是年轻人不认路,而大多是随手一指没有耐性仔细解释,但若向妇女请教,无论年轻与年老大多说不出所以然。但今天这三个年轻人看上去都是二十多岁年纪,如此真诚待人让我修正了自己的偏见。我向他们认真地道谢,这几个人笑笑说没关系。司机说这可能是当地镇上的干部,否则不会这么认真地指路,如果真是这样,我认为更值得欣慰,毕竟新的一代又有了对人性的新认识。


出春华镇北行5公里,到大鱼集镇,穿镇而过再前行二里多地,按照年轻人给我手绘的路线图见到大鱼中学下面的水塘,再前行300米就右转,然而在路上向司机感慨当地世态的纯朴,不知不觉间竟然过了大鱼中学四五公里还未觉察,感觉越走越远,就停在路边打问,果真错过了转弯处,掉头回驶,从一条没有任何路牌的小叉道上左转,一路上见人就打问。在一个砖厂遇到一位像个老板模样的人,问他洞田村的走法,他告诉了我一条近路的转弯方式,我看他对路径很是熟悉,于是向他打问张百熙墓是否在此村,此人果真熟悉,告诉了我张百熙墓在洞田村的具体方位,刚讲了一半马上停顿下来,警惕地瞥了我一眼,而后问我说:你找这个墓干什么?司机马上代我回答:他是作家,写书的。这几句话竟然很有效果,砖厂老板的态度马上缓和下来,认真地看了我两眼。这年头还有人对作家起敬,真是意外。


很想把这个独轮车弄回来


张百熙墓在村北的后山上,上山的路变成了新砌的青石台阶,顺着台阶登上一个小山丘,在山丘的顶上有百十平米的平台,平台的左右两方陈列着三对石像生,而正前方就是张百熙墓所在。在墓的旁边有长沙市文保单位汉白玉铭牌,墓的形制是圈椅形,墓丘上面满贴着鹅卵石,墓丘后面的墓碑是三联式,碑冠为明代官帽式,较为奇特的是在圈椅的前方横着一块长条石,不懂得这是什么规矩。


登石阶前往张百熙墓的路上,我看到路边停着一辆木独轮车,从张墓下来我仔细地看了这辆古董车,除了车轴的确全部是木结构,我很想找主人商议能否把这辆车买下,然四眼望去却看不到人影。司机听到了我的这个想法,他说自己的车根本拉不回去,我想拉走只能把车全部拆散了,我估计自己没有再能拼装起来的本事,再加上还有下面的寻访之点,只好为此古董拍照后存照而离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