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辨方证】认识经方方证

 昵称G3qL5 2017-09-19

类似治验者在临床屡见不鲜。关于药物用量,《伤寒》已有详细说明。如四逆汤与通脉四逆汤的药味组成虽相同,但因其适应证的不同,用药剂量亦有差别。第225条:“脉浮而迟,表热里寒,下利清谷者,四逆汤(甘草二两,干姜一两半,附子一枚)主之。”第317条:“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甘草二两,干姜三两,强人可四两,附子大者一枚)主之。”因通脉四逆汤证较四逆汤证病情更为严重,故附子、干姜用量皆较大。

【4.3.3】煎服法与病情对应 《伤寒 》原文中载有许多煎服法说明,如对桂枝汤的煎法及服后根据患者反应如何继续用药等,书中均做了详细的说明。提示仲景已认识到,不仅应辨明方证,还当根据病情变化服用药物,否则服多、服少都不能达到愈病的目的。如第20条的“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第26条的“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均描述了服用桂枝汤后汗出太过的反应,并记载了相应的处理办法。值得注意的是,原文中桂枝加桂汤方证、桂枝去芍药汤方证、桂枝加芍药汤方证、桂枝麻黄各半汤方证等诸多类方的出现,不仅是对药证对应的反复强调,而且是对药量与病情对应的关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