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广西柑橘面积的增加,柑橘黄龙病的威胁也越来越重,一年一年地增加,在2016年初,很多广东那边的柑橘老区来广西淘金,推广农药,种植技术。他们说,广西能靠种植柑橘挣钱也就只有5年的时间。现在已经过了1年,还有4年。 李宇国提供图片:黄龙病典型的红鼻子果。 听完这些话我都觉得很沮丧,内心肯定是不想让这种事情发生的,但是奈何黄龙病的威胁太严重,广西这边气候暖和,木虱容易越冬存活,发生的代数也比较多,一年一年积累导致形式不可控制。 农业的种植业的门槛太低,房前屋后,一亩两分地随便一种就可以了,这些不可控的因素加上来源不明的、带黄龙病的柑橘苗使得病情越来越重,如果阴雨天气增多,销售渠道受阻,柑橘市场行情不好,大家都没有钱赚的时候,果园一旦失管,将会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一定要重视这一点: 一定要做到这三点: 控制好不好,主要看这三板斧了! 好在现在不比以前,信息发达了,种植交流技术也在微信上普及,只要大家能够重视这一点,肯定会比以前好很多,别说只有4年了,我们的目标是:10年,20年,甚至是永远! 广西农科院白先进院长:广西其实也是重灾区,从30年代,40年代开始就有发现黄龙病在玉林地区,柳州地区,我们广西的柑橘就是从南到北全部黄遍,统统从新来过的。 广西农垦国有农场从五十年代初期开始种植柑桔,在四十多年的生产过程中,既有取得成功的辉煌业绩,也有黄龙病暴发致使大面积果园毁灭的惨痛教训。 60年代,农垦区的东方(钦州市浦北县),华山(灵山县)已有零星的黄龙病树出现。 进入70年代,黄龙病出现逐年上升的势头,但多出现在盛产期后的果园,且发病率也很低。 80年代,随着垦区作物结构的调整和柑桔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柑桔黄龙病也不断的扩散、蔓延,发病率迅速增如,并最终导致柑桔黄龙病的大暴发。 1987年,垦区的柑橘种植面积达到鼎盛时期,种植而积达到9万亩。然而,第二年,柑桔黄龙病大暴发即淘汰了12000亩。 1987年至1994年7年间,垦区柑桔主要因黄龙病淘汰了6万亩,柑桔黄龙病的发生、发展速度快、范围广、危害大,损失惨重,教训是非常深刻的。 对柑桔黄龙病缺乏科学认识,认识不统一,处理黄龙病树的态度不坚决,措施不落实。在柑桔黄龙病的认识上,垦区存在几种比较典型的错误认识: 1.口头上虽然承认柑桔黄龙病的存在和危害性,但具体分析柑桔黄化树时,不是首先考虑和正视黄龙病的存在,而是把生理黄化和黄龙病混为一谈,怀疑或者排除黄龙病的存在。(现在也还是这样,很多农资业务人员为了实现销售的目的,夸大产品效果,导致病情蔓延。) 2.对目前的依据田间病状的目测鉴定持怀疑态度,以个别错判来否定全部目测鉴定。 3.对柑桔黄龙病的传染性、毁灭性持侥幸心理,对挖除病树万分挽惜,而对病树造成的扩散蔓延,招致大面积果园发病,产量大幅度骤减的严重后果毫不痛心,因而对黄龙病放松过间,也忽视行之有效的各种防范措施。 4.从根本上否认黄龙病的存在,把柑桔黄龙病造成的黄化与其他原因造成的黄化统统归结为失管造成的“饥饿病”。认识上有分歧,就很难形成统一的防治措施,因而贻误了战机,在客观上助长了黄龙病的扩散蔓延速度。 这里的每一条经验教训都是血淋淋的代价换回来的,希望大家不要重蹈覆辙,边种边黄,边黄边种。 1982年,广西柑橘研究所在全区进行一次黄龙病普查,以普查结果为基础,将广西柑橘划分3个产区:老病区(80年代之前发生过黄龙病)、新病区(1982年普查时有的)、无病区(1982年普查时没有的)。
新病区:南起平乐县及恭城县,北至灵川县之间的地区,主要包括平乐、恭城、阳朔、临桂、灵川等县和桂林市。 无病区:兴安县以北的地区,主要包括兴安、全州、灌阳、龙胜和资源等县。
罪魁祸首还是木虱:柑桔生长季节,老病区木虱虫口密度很高,有虫株率常达100%,有的柑园甚至冬季仍有大量木虱存活。新病区1981年以前没有木虱发生,无病区1987年以前没有木虱发生,可能由于出现暖冬,有利于木虱越冬,使其在广西的分布逐年北移。这两类病区先后于1981年和1987年发现了木虱,并分别于次年出现黄龙病零星病树。 有的县反映,木虱发生有暴起暴落的现象,说明木虱除了可在新病区和无病区越冬和建立种群外,很可能还会从南部重病区随着气流远距离迁飞而来。 总结的经验:(请看看措辞) 1.千方百计全面扑灭柑桔木虱。 2.坚决彻底挖除病树,消灭荒弃果园。 3.划区发展新柑园,采用无毒苗木。 桂林市作为广西柑橘的一大产区,其黄龙病,木虱的发生也有一段历史了,但是桂林人民的勤劳苦干,精于探索给广西柑橘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影响: 班超提供的贡柑黄龙病图片。 1960年广西农业厅、农科院对全区农作物病虫害普查,在临桂和灵川发现木虱。 1973-1977年,原广西柑橘黄龙病防治研究小组赵学源调查,在荔浦和永福发现柑橘木虱,在平乐县政府大院内的几株椪柑上发现少量柑橘木虱。 1981年10月,原广西柑桔研究所植保研究室调查,在桂林市郊区和阳朔县葡萄乡发现少量木虱。 1982年,广西区植物防疫站组织调查全区柑橘黄龙病,在桂林市郊区及阳朔、灵川、恭城、平乐、永福、荔浦发现大量的柑橘木虱,而兴安、灌阳、全州、资源和龙胜未发现柑橘木虱。 1987年,原广西柑桔研究所周啟明等调查,在兴安、灌阳、全州、龙胜和资源等5县发现柑橘木虱,并首次提出柑橘木虱在广西境内逐年向北迁移的问题。 至此,桂林全市沦陷,木虱大行其道,1982年调查的黄龙病到1987年已是全区都有黄龙病了。
但是只要控制得好,柑橘产业还是可以发展的,广西特色作物研究院邱柱石研究员:坚持持续的黄龙病防控,就一定会收到更好的防控效果,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枝头万木春。荔浦人民在种植柑橘,防控黄龙病上获得不小的成就,但是防控黄龙病任重而道远,希望柑橘产业长青,种植者劳有所获。 柑橘黄龙病之痛不止是在广西,我们看一看江西安远县的农业局拍摄的一个黄龙病防控知识,这个宣传普及知识视频拍得非常好,非常赞!有黄龙病树,有木虱图片,建议大家有空一定要看一看,这都是经验教训呀! 柑橘木虱的幼虫容易打死,但是因为它是迁飞型的害虫,所以不容易打得到,这个给防治带来一定的困难,唯一的办法就是勤打药,在柑橘嫩稍期的时候一定要防治好,看到果园有木虱或者附近果园有木虱的情况之后,黄化树,斑驳的就一定要砍掉了。木虱的防治药剂如下: 柑橘之家之前也报道过相关黄龙病的文章,可以点击查看: 回顾历史,展望未来,柑橘黄龙病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但也没有必要那么可怕,未来是可以期许的,这需要我们的共同努力,柑橘之家将会与大家一起,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最后还是要再强调一遍: 目前,宣传可以治疗黄龙病的说法都是不可信的,没有科学依据的,什么四霉素,什么小分子诱导,各种给柑橘树打针的,什么乱七八糟的都不要相信,我们宁可砍掉,挖掉几株都要比明年后年全园发病好! 前段时间有宣传可以治疗黄龙病的不法分子已经被绳之以法,抓去坐牢了!乡亲们,唯有严防死守,不要存有侥幸心理!很多经验教训都总结在这里了,唯有严防死守、三板斧才是最实用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