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澍《积书岩摹古帖》后记丨大家临古

 耽读斋 2017-09-19

新媒体管家

🔥


王澍篆书


王澍,清代书法大家,字若林,号虚舟,晚号恭寿老人。江苏金坛人。康熙五十年进士,官至吏部员外郎。精鉴古,尤工书法,法欧阳询、褚遂良,亦工篆书,称一时好手。着有《古今法帖考》《淳化阁法帖考证》等书。王澍在临古上下过极大的功夫,可与米芾、王铎媲美,这在他所写的《积书岩摹古帖》后记中可见一斑。


王澍《积书岩摹古帖》局部

积书岩摹古帖》后记


仆自十岁时学拈笔,便喜模(仿学)古,每得古帖一两行,静心摹勒,必求甚似。尝效唐人双勾兰亭,对日照之无笔墨迹(意即摹写甚精),至今尚有数十本在人间也。


中年衣食于奔走(疲于奔命),不得时时继学。然中心藏之,无刻废离。自留京师淹留(独自逗留首都)一十四载,以纸素索书者,踵交于门,不喜自运(不喜欢创作),多以古帖(摹古之帖)酬之。


性好汲古,颇负鉴别声,四方友朋凡以名迹佳拓至者必以诣(前往)。余力不能蓄,辄句模(勾摹)之。多蓄古纸,归装无别储(家中随身之物没有别的),惟古拓三十种、旧纸数百番而已。


归来杜门(闭门)掩关,尘事都尽(杂事干完了),乃日取所蓄纸临摹古人。有无不当意,即便废去(感觉不好的就废弃)。四年以来,所临凡几千纸,上自周秦,迄于唐宋,凡篆隶章草正行无所不具,临已(临摹完了)即付从事孙龙装(装订、装裱)之,题曰:“积书岩摹古帖”,以示儿子稻孙永为楷则。


余贫薄无田宅可遗儿子,以此畀(给予)作生业(作为毕生事业),他日成长能学,父书可守之,即不能犹可作活计(即使儿子学无所成,也还可以把这些摹古帖卖了作活计),择于斯二者一任儿子,老夫复何有焉。


雍正七年,岁在己酉,秋,七月癸酉朔越十有四日,丙戍装既成,恭寿老人书并篆又系以铭。

(括号内为编者注)

王澍 积书岩摹古帖 真迹局部


这篇后记,反复看了几遍,让人感到莫名感动和感慨。王澍家贫,自学成才。他少怀大志,不屈不挠,最终考上进士,官至副部,但两袖清风,且几十年如一日地醉心于书法艺术。时人对他的篆书和楷书有很高评价。他在这篇后记中也讲述了自己勾摹古帖的经历,可谓用心努力之至,值得我们学习。他还说自己没有什么产业留给孩子,就把这些摹古帖留给他,即使将来他不能守住父业,但起码也能把这些摹古帖作为一个活计,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所幸,王澍后人比较争气,这册摹古帖几经流离,到嘉兴年间由其后人王大隆典当家财得以搜集完全,共60册、2940页,完好保存至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