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锁哥读论语76

 昵称47518939 2017-09-19
8.6
曾子说:“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按曾子的这个标准,再对照中国历史上的那些托六尺之孤、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者,就会发现有许多人是真正的君子,有的则不是。当然这些都是历史上的大人物,从平民老百姓的角度,可能碰不到这样的事,那是不是就一个君子都没有呢,如果这样的话就有点问题了,其实这些事针对老百姓可以降低一下,比如你收养别人的孩子,管理一个单位,捡到一大批钱交还失主等等,也可以说是君子,或者说是君子的品质。
8.7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你要想志为士,就必须要毅力坚强,是因为士的任重道远,任重是因为以仁为任,道远是因为死而后已。生活中,那些有远大理想的人确实要有毅力,要吃常人不吃或者吃不了的苦。
8.8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我总是觉得诗、礼、乐的重要性在孔子那个年代对于读书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就要现在的学生学习语数外是一个道理。孔子的门生跟在他后面能学什么呢,他又能教什么呢,孔门四科“文、行、忠、信”是他教学生的,但这是抽象的,这些道理的载体应该就是诗、礼和乐。
8.9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这句话打死我也不相信是孔子的为了愚民而说的,我觉得肯定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说这句话是为了愚民的,我认为是栽赃给他老人家。
8.10
子曰:“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什么样的人会作乱,一是贫,二是勇,如果他疾贫并且好勇,必乱,这个乱是对国家与社会,也是对自己而言。从国家的角度,如果这个人好勇一定不能让他疾贫,从个人的角度,你已经疾贫了,就一定不要再好勇了,不然都是一个乱字。对于不仁的人,如果你批评的过多,他可能会恨你,也就是乱的开始。所以批评是要讲对象的。2017/9/1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