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璎珞”到“缨络”

 莲子居居 2017-09-19

从“璎珞”到“缨络”——说不完的红楼风情

聂  

作为一种佩饰,“璎珞”屡屡见于《红楼梦》。第三回,凤姐和宝玉的华丽出场都伴随“璎珞”。

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凤姐)

项上金螭璎珞,又有一根五色丝绦,系着一块美玉。(宝玉)

第八回,宝钗的金锁同样是联在“璎珞”上:

一面说,一面解了排扣,从里面大红袄上将那珠宝晶莹黄金灿烂的璎珞掏将出来。

由此看来,在《红楼梦》中“璎珞”是一种非常普遍的佩饰。但璎珞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东西呢?甲戌本有这样一条批语按,璎珞者,颈饰也!想近俗即呼为项圈者是矣。”我的朋友徐日友先生认为这句批语证明了脂砚斋和《红楼梦》作者生活在不同的时代,写书的年代璎珞还是在流行,到了批书的年代就改称项圈。

对此,我不敢苟同。因为“璎珞”从来就不是中国的流行佩饰。任何一个年代的都对它没什么感觉。因为璎珞原本始于印度的宗教。这一点可见于多项印度的宗教文献。中国最初的璎珞也是在宗教界,大概从南北朝时代开始,民间开始佩带璎珞,多以少数民族地区为主。到了唐代,开始在皇宫中的歌舞妓和女侍中佩带。在民间,鲜有关于璎珞的记载。只是到了《红楼梦》,人们才注意到,还有个叫璎珞的东西。

从批书人的口吻看,“想近俗即呼为项圈者是矣”,也是在猜想,因为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是看不到有什么人佩带璎珞的,也只能根据书中定义为颈饰,没办法,也只能把它往最接近的颈饰“项圈”上靠了。其实,璎珞和项圈完全是两种不同的颈饰。

项圈一般是用金、银、铜等金属煅制的素圈

璎珞常常以颈饰为基础,在颈饰上悬挂上各种珍宝串饰,从项部一直垂至胸前,有的甚至垂到足踝。很明显,璎珞和项圈虽都为颈饰,但璎珞更为繁琐。项圈是一种民间流行的佩饰,而璎珞则是在佛教世界里一种象征意义的佩饰。

项圈戴在身上是一种点缀,而把璎珞戴在身上那无异是受罪,难怪薛宝钗会说:

也是个人给了两句吉利话儿,所以錾上了,叫天天带着,不然,沉甸甸的有什么趣儿。

 批语把璎珞混同为项圈,从另一侧面也证明了璎珞并非是流行佩饰,否则,从康熙年间到乾隆年间就那么几十年,乾隆年间人不会对璎珞一无所知,即使是被改成项圈,总会有个缘由的,这在历史记载上总应该留下一些蛛丝马迹。

那么问题就来了,既然璎珞并非是民间的流行佩饰,《红楼梦》中又为什么如此大肆渲染它。不但大姑娘(薛宝钗)小媳妇(凤姐)戴,公子哥(宝玉)也戴。难道《红楼梦》中人都生活在一个虚幻的世界里?

其实答案也很简单,如果仔细品味《红楼梦》,都会觉得《红楼梦》有很多戏剧元素,出场服饰更是非清非明。这都是因为《红楼梦》作者洪昇是一个大剧作家,凤姐和宝玉的出场是典型的舞台亮相,穿着是典型的戏剧服装。璎珞当然也是戏剧服装的一部分。如果你不信,让我们去看一下洪昇的成名昆曲《长生殿》,体味一下洪昇是怎样在戏剧中运用璎珞的。

《长生殿》第十一出《闻乐》,杨玉环到月宫学《霓裳羽衣曲》,看到了跳舞的月中仙女:

(内作乐介)(旦)你看一群仙女,素衣红裳,从桂树下奏乐而来,好不美听。(贴)此乃霓裳羽衣之曲也。(杂扮仙女四人、六人或八人,白衣、红裙、锦云肩、璎珞、飘带,各奏乐,唱,绕场行上介,旦贴旁立看介)

第十六出《舞盘》,多才多艺的杨玉环更是在自己生日宴会上亲自穿上舞衣,为皇上跳《霓裳羽衣舞》,璎珞也是必不可少的佩饰:

(场上设翠盘,旦花冠、白绣袍、璎珞、锦云肩、 翠袖、大红舞裙。(《长生殿》中的旦即为杨玉环——笔者注)

我们从上面这两个例子里可以清楚地看到,在这两出戏中,无论是月中仙子或者杨玉环,她们佩戴璎珞无一例外是为了演出舞蹈《霓裳羽衣舞》,是戏剧中的舞蹈服饰。而洪昇在剧中对璎珞的处理也是有历史文献支持的。晚唐著名诗人郑嵎有一篇几乎可以和白居易《长恨歌》相媲美的叙事长诗《津阳门诗》,在“马知舞彻下牀榻,人惜曲终更羽衣。”之句的后面有这样一段注解:

上始以诞圣日为千秋节,每大酺会,必於勤政楼下使华夷纵观......又令宫妓梳九骑仙髻,衣孔雀翠衣,佩七宝璎珞,为霓裳羽衣之类,曲终,珠翠可扫。

这里的这个“上”正是洪昇《长生殿》中的男主角唐明皇李隆基。

以上是为数不多的文学作品中有关璎珞的描写。这些描写无一例外地证明了璎珞作为戏剧(歌舞表演)中道具的属性。《红楼梦》中璎珞描写仅仅是洪昇在复制他本人曾经创造的传奇而已。

外一篇:此“缨络”非彼“璎珞”

本文的一个重要论点就是“璎珞”并非是民间流行饰物,主要记载集中在宗教文献,在文学作品中除了关于作为天宝年间跳《霓裳羽衣舞》的舞台服饰外鲜有记载。有人会说了,网上所列《西游记》和冯梦龙《喻世明言》中的相关记载你又做何解释呢?

的确,除了《红楼梦》外,网上能够查到有关璎珞的主要文学记载有三条,一条是前面摘引过的郑嵎的《津阳门诗》诗注解中的“七宝璎珞”,另外两条分别是《西游记》中关于观世音的描述及冯梦龙《喻世明言》中三巧的首饰箱。不过,笔者在这里要负责任的告诉大家,这两条记载中的“缨络”并非是《红楼梦》第三回和第八回中所说的“璎珞”。我们先把这两段文字引述如下:

《西游记》:“那菩萨,头上戴一顶金叶纽,翠花铺,放金光,生锐气的垂珠缨络”(那菩萨即观世音菩萨——笔者注)

《喻世明言》:“三巧儿道:‘也只是平常生活,你老人家莫星笑话。’就取一把匙钥,开了箱笼,陆续搬出许多钗钿、缨络之类。”

我们仔细看这两段文字就会发现,这里所提的“缨络”和我们前面所看到的“璎珞”并非同一个词:

璎珞——缨络。虽说是读音一致,却是完全不同的偏旁。从字义上也有很大的差异。

璎:

璎,璎琅,石似玉也。——《玉篇

璎,璎珞。——《广韵

珞,本义形容石头坚硬。常用于璎珞一词,表示一种玉石类的颈部饰品。

两个字均有玉石的属性。所以两个字合起来定义“悬挂上各种珍宝串饰的颈饰”还是非常恰如其份的。

而“缨络”二字就分别有着与上面二字完全不同的含义。

缨:丝、线等做成的穗状饰物 [tasse1]。如:红缨;帽缨;缨佩(以缨纽为佩饰);(帽子的垂饰);缨徽(妇女所佩带的香囊)

如果你还认为这样的解释有点太深奥的话,红缨枪大家总知道吧,古代将士的帽子缨子大家有印象吧。说白了,就是穗子。

络:像网子那样的东西:络头经络脉络网络橘络。在《红楼梦》中就有金莺儿为宝玉结梅花络的故事。

这个“缨络”二字如同它的偏旁一样,都是具有着丝线的属性。因此,从字面解释看,这个“缨络”应该是网状物下面垂着缨子(穗子)物品。那么这种东西到底是怎么样呢?从《西游记》中的记载看,这个“缨络”应该是戴在观音头上一个下面垂着珠穗的网帽。由于观音至高无上的地位,因此她的网帽具备了“金叶纽,翠花铺,放金光,生锐气”的特点。那么,三巧儿的箱笼中“缨络”会是颈饰吗?三巧儿只是冯梦龙小说中的一个普通妇女,她向人展示她的首饰箱中也不太可能是那么大的物件,所谓“箱笼”是一种能够背在身上的箱子,作为妇女压箱底的首饰,恐怕一个“璎珞”就装满一箱子。

当然,这样说来说服力还不算大,下面笔者将抛出另一颗重磅炮弹,来向大家展示另一种“缨络”的别样风情。

我们就用《红楼梦》的文本来说话。第五十三《宁国府除夕祭宗祠 荣国府元宵开夜宴》:

一色皆是紫檀透雕,嵌着大红纱透绣花卉并草字诗词的缨络。原来绣这缨络的也是个姑苏女子,名唤慧娘。

原来这“缨络”是用线绣出来的。

关于五十三回的缨络二字,《石头记》的各种手抄本的写法是不一样的。

梦稿本为缨络;庚辰本为璎珞;甲辰本为缨络;列藏本为缨络,蒙府本为璎珞。而对于第三回及第八回的璎珞,除甲辰本写作缨络外,其余本皆为璎珞。

通过对各版本的考察,我们可以基本认定,在原稿中是有“璎珞”和“缨络”两种写法。且第三回和第八回三次提及的“璎珞”均为颈饰。而第五十三回的“缨络”为绣品。这和我们前面分析过的缨络二字的丝线属性是完全相契合的。这也否定了百度百科关于“缨络又作璎珞’”的错误说法。

观世音把“缨络”戴在头上,三巧儿把“缨络”放在箱笼中,而《红楼梦》中贾母口中的慧娘所绣的“缨络”更是将山水花鸟诗词绣在“缨络”之上,在“紫檀透雕”的衬托下更显得华贵高雅,难怪贾母要亲自保管,只有重要场合才会示人。

《红楼梦》的“璎珞”和“缨络”是《红楼梦》作者根据古代文化传承所创造出的崭新道具。它们为《红楼梦》增添了十足的迷幻色彩和文化魅力。我们无需用它来证明什么红学观点,只是透过“璎珞”和“缨络”的描写,来考察《红楼梦》作者在传承和发展中国文化传统方面的功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