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世纪初期的北京画坛,涌现了金城、陈师曾、姚茫父、陈半丁、齐白石等中国画大家,这股民国时期“京派”的人文精神与绘学传统一直影响到建国以后。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著名花鸟画家郭石夫便是汲取了“京派”传统艺术营养,并成为在创作实践和思考探索中将这一文脉延展开来的一个典型。
与多数中国现代水墨画家不同,郭石夫并没有任何学院背景,而完全是靠自己的天赋与勤勉在艺术创作之路上不断前行。近十几年来,他的大写意画日趋成熟,他对于写意精神的理解已远远超越了表面层次的样式变化与程式规条,而是真正感悟到并表现出了“大写意”的真谛。他以自己豪雄苍拙的艺术风采和日益精熟的笔墨语言树立起了一种标识性的个人风格,他的笔墨神髓既与同辈拉开了距离,亦不雷同于让他曾经顶礼膜拜的古近师辈。
郭石夫写意花鸟艺术的突出成就,正体现在他的大写意重在对于“写”的理解与营造之上,他的写意风格既有传统的笔精墨妙、风雅蕴藉,更体现出了一种开拓性的现代审美精神,其作品在意境、气势、神韵等各方面都达到了一种难得的精神高度。他在笔墨实验和意境营造上的成功来自于他能在遍学古人传统之后有意地克服花鸟画的程式化,一改简笔花鸟画直白含蓄的旧有章法,通过笔墨气势和充盈的构图铺张使画面更加充实饱满;同时,郭石夫青年时代研习的油画、水彩等西画技法、风格也被他吸收为中国画的表现语言,使其画作更富有色彩和形式上的现代感。在笔墨语言上,郭石夫做了很多个性化和符号化处理,这一方面增强了作品的视觉感染力,另一方面也使他的作品与其他画家的作品拉开了距离。










写意精神的真谛在于笔墨,更在于画家胸中气象的抒发。郭石夫的写意气势在当代北京画坛是出了名的,他的写意气势不单体现在他对布局构图的宏观把握能力上,更在于他意在笔先、胸有成竹的创作路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