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是101岁的爹爹,早年毕业于北大,一生心智活跃,至今每天剪报、看新闻联播 ●一个是111岁长沙最高寿娭毑,不到10岁开始放牛、烧火煮饭,110多岁做了100年体力事
一个“勤”字, 成为百岁老人的长寿秘诀
-
廖爹爹父子俩在说悄悄话。
-
谭娭毑(中)与大媳妇、三媳妇有说有笑。 均为长沙晚报通讯员 刘松柏 摄
长沙晚报记者 杨蔚然
“老年是仍然可以有作为、有进步、有快乐的重要人生阶段。”2017年3月,在长沙市“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活动启动仪式上,市老年保健协会会长肖雅珩介绍,目前长沙市100岁以上的老人有200多位,其中宁乡有80多位,长寿之冠也在宁乡。
人活百岁不易,长寿而又健康,更不容易。那么,寿星的长寿秘诀到底有何特点?8月22日,“秋老虎”正盛,记者与长沙市老年保健协会一行人员,在宁乡采访了两位百岁老人。
百岁老爹长寿秘诀:一生“脑勤”
【寿星名片】
廖作民,1916年11月16日出生,今年101岁,现居宁乡香山社区,与独子廖迈及儿媳共同生活,加上孙女、孙女婿及曾孙。
1937年高中毕业后,投入抗战队伍并作出一定贡献。1944年考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昆明)经济系就读,后转北京大学,1948年毕业,大学期间积极参加历次爱国学生运动。先后在东北有色局(沈阳)、中央有色局(北京)、广东有色金属局工作,1976年退休回到宁乡生活至今。
【长寿秘诀】
“爹爹,您好啊!”“好啊!好啊!”见有人来探望,俊朗的廖爹爹立马起身,走路健稳,口齿清楚,并热情地与我们握手。
一进门,就发现茶几上摆满老人的剪报。“今日立秋,‘冷气’应声而来暂解高温。”这是今年8月7日立秋这天,老人给剪报配的“说明”。
“我父亲勤奋工作一辈子,至今还写自传,他说人一旦忙起来,可以刺激脑细胞,活跃心智,精力更旺盛,物我两忘,身体各系统处于相对平衡状态,有利于人体远离疾病的侵袭,等于给人增加了营养。”毕业于湖南师大的廖迈,是廖爹爹的独子,今年64岁,他认为父亲长寿的关键,是一生“脑勤”。
“勤奋用脑、用进废退,父亲退休40多年来,日记、自传加起来写有20多万字。”儿子廖迈介绍,父亲至今每天收看《新闻联播》,关注全球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心胸、视野开阔,能为自己营造安静、平和的环境,平时除养护花鸟、写写对联外,还常哼起年轻时爱唱的英文歌《当我们还年轻》,前不久参加了社区老年人活动,唱了《小二郎》。
老人爱旅游。98岁时,在儿子陪伴下,坐飞机游了马来西亚,一连七天下来,走遍各大景点也没说个累字,这得益于年轻时转战南北、爱运动。
“平时爱吃吃粗粮,米饭、玉米、红薯、花生、土豆等,猪肉、鸡肉也爱吃,新鲜蔬菜吃不少,是自己种的。早上吃个鸡蛋,喝点牛奶。”廖爹爹说,早两年种的蔬菜,他还分送给邻居。
“作息方面非常有规律,晚上8点睡,早上7点起,吃完中饭后,睡上一两个小时。除听力外,父亲没有其他疾病。”儿子廖迈说,父亲一生没与邻居红过脸,大家称老人是个热心人。
高寿娭毑长寿秘诀:
一生“体勤”,孝心鸡蛋吃了60多年
【寿星名片】
谭谈氏,1906年12月7日出生,今年111岁,现居宁乡回龙铺镇泉福村松Q树坪组。16岁结婚,生育了4儿3女,五代同堂,全家共80多口人,玄孙中最大的15岁。家人有在南京、广东、韶关的,本省长沙、衡阳的也有。
三媳妇吴定如介绍,婆婆一生没得过什么病,不知道药是什么滋味,现在除耳朵有点背,其他不咳不喘,记忆力超好,平日粗茶淡饭,每餐一碗饭不少。
【长寿秘诀】
“快点给我把红衣服穿上!照相好看!”谭娭毑生性随和,一脸福相,见我们来就一直笑着,爱美的本能,百岁不忘。
82岁的大媳妇陈叔连介绍,婆婆不满10岁,在娘家就要做看牛、寻猪菜、烧火、煮饭、补衣服之类的活。90岁时,自己还种菜,栽菜、松土、除草、泼水、施肥,不要别人帮忙。
“婆婆推谷、磨糠、筛米、插田、扮禾、中耕、除草、车水,样样农活都内行,鞋里针线、缝补衣物、煮饭炒菜,也无一不精通,集体化时期还评为农业劳动模范。”三媳妇吴定如说,婆婆百岁以后,室内卫生、扫地、折叠被褥、衣服都是自己动手。婆婆常教育下辈,身体好,是一个人活着的最大本钱!“勤勤快快事事有,懒懒散散件件无”。
2015年9月,在满崽谭华全的陪伴下,109岁的谭娭毑坐火车去南京看望了二女儿,乘务员、乘客见来了高龄寿星,都给予谭娭毑由衷的敬仰和热心的关照,老人连忙感谢说:“现在的社会好!现在的人也真好!”2016年5月,老人又去广东韶关看望了90岁的大女儿,一片拳拳母爱心。
“母亲110多岁做了100年的体力事,她常教育下辈做人要善良,不要做没良心的事。”满崽谭华全回忆说,66年前,父亲去世,母亲悲伤不已,做事打不起精神。那时没有别的营养品,大哥就要大嫂陈叔连煮早饭时,往锅里放个鸡蛋煮给母亲吃。自此,这个孝心鸡蛋传承了60多年,如今80多岁的大嫂,把煮鸡蛋的事,又传给了67岁的三嫂吴定如,这大概就是成就母亲110多岁的营养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