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一个单位的规模相比而言,食堂可以说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水虽不大但套路挺深。 那么审计人员该从哪几方面下手?如何去审?小编认为,既然是审计单位食堂,就是为单位服务,为单位服务,当然首先要看领导关心的是什么,他想知道什么信息。下面我们就沿着收支两条线的轨迹上去思考到底如何审。 1 收入篇 食堂日常的收入来源即饭卡的收入,但饭卡收入又有现金、卡、券等不同方式,收入方式的多样性则需要引起审计人员的重点关注。针对充值刷卡式的收费方式,需要关注充值人员对卡及押金的管理、系统的消费记录是否真实、是否会出现套现行为、是否存在挪用押金的风险等。针对餐券式的收费方式,则应关注券的印制、领用、发放、回收以及作废等一系列过程以及有效期、面值、标识等信息,通过观察、盘点、检查记录等方法对券的使用和管理进行审查。针对现金的收费方式,审计人员则要关注是否存在不保留消费记录来截留收入的风险。 2 支出篇 食堂的支出去向看似种类繁杂,有食材、调味品的采购、员工工资、日常的水电、餐具、维修费用等,但其实归结起来无非也是料、工、费的问题。 我们重点说一说采购的那些事…… 首先是食堂的采购标准是否合理,是否遵循了国家对公务接待管理方面的相关规定。比如食堂有无鱼翅、燕窝、烟酒等超标准的高档菜肴的采购行为; 其次是食堂的采购方式是否符合采购规模的要求,是否存在舞弊风险,比如盐、酱油、醋等调味品、配料的小金额采购,一般是从超市或者批发商购置,我们就要查看采购小票或者采购清单是否具备且规范;比如米、面、油等原材料以及机器设备,一般是采取定点采购的方式购置,我们就要评价供应商是否是货比三家的询价选择的结果,合同的签订是否规范,对供应商是否建立了评估机制;再如时蔬生鲜等,一般从大型批发市场随机采买,这时,我们就要调查采购价格是否符合市场价格。 最后是采购品的验收入库管理是否严格,我们通常需要关注验收标准是否明晰、验收人员的设置是否建立了职责分离的控制、外部发票是否规范、采购验收单的签字记录是否完整、是否存在未授权采购的情况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