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云南省永胜县,崇山峻岭中,有一个号称滇西第二大的淡水湖。古称程河又或黑伍海。明代中期以前,湖水南流30多公里汇入金沙江,形成程河水系。之后,湖周烟户,日渐稠密,湖水下隆,渐渐成为封闭式陆湖。 然而在上个世纪,默默躺在崇山峻岭间的湖泊,却在一夜间吸引了全国乃至世界的目光。 为什么,它会在每年的春夏时节呈现蓝黄色? 是什么,让它散发出浓烈的腥香味? 漂浮在水面的不知名物体究竟是何物种? 是未知物种的自然变异? 还是生化实验的失败下场? 是自然的演化选择? 还是人性的泯灭? …… …… …… 欢迎阅读今天的 《走进绿A——程海湖的秘密》 1985年的5月18日,一群人来到了程海湖边。世代居住在程海湖边的居民告诉他们,每当夏春时节,湖面上会有一种不知名的漂浮物,它们聚集在一起,散发着浓烈的腥香味。当地老百姓把这个,叫做“香面水”。 经过专家们的研究,一个重大的发现震惊了中国科学界。原来使得程海湖如此与众不同的根源竟是——螺旋藻。 其实早在程海湖螺旋藻被发现之前,世界上早已出现过螺旋藻的痕迹。 1492年,哥伦布的船队在发现新大陆之余,就有人记录下来自墨西哥的“神奇宝藏”。 1962年,来自法国的女博士经历前行万苦,从非洲带回了当地人赖以生存的“干粮”。 至此,墨西哥Texcoco湖和非洲乍得湖,开始慢慢进入人们的视野。 只因它们都共同孕育着后来名噪一时的珍稀资源——螺旋藻。 全世界3万多个湖泊中,只有3个湖泊能生长天然螺旋藻,程海湖,便是其中之一。至此,程海湖成为了世界上第三个发现育有天然螺旋藻的湖泊。 经过研究发现,与墨西哥Texcoco湖和非洲乍得湖相比,程海湖的气候、温度、日照、水质都更适合螺旋藻生长。 特别是在今天,Texcoco湖和乍得湖的水质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而程海湖却还保持着它原有的生态平衡,一如既往地,安静地孕育着这个来自大自然的无私馈赠——螺旋藻。 1998年,绿A螺旋藻精片一次性通过了卫生部批准的五大保健功能; 2000年,绿A通过德国CLL检测,成功获得出口欧洲各国的通行证; 2003年,绿A与抗争非典的一线人员站在一起,支援提供100多万元产品; 2007年,绿A冲破美日长达13年的技术壁垒,创新研发出红球藻制作工艺。 “同样的,也不是每一粒螺旋藻,都有机会叫做绿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