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断奶了吗?

 驭爷 2017-09-20

——为了你,我愿意去一千次。但凡看过《追风筝的人》,都应该忘不了这段对话。
作品以两个少年之间的友谊为主线展开。Amir是小主人,善于讲故事但生性怯弱,Hassen是仆人的儿子,目不识丁但勇敢善良,非常忠诚于Amir。他们最初是好朋友,到Amir背叛,再到Amir的救赎,深度刻画了人性的黑暗和光辉。

而最触动我的,则是两个小孩子的大人般模样。
阿富汗喀布尔有斗风筝的习俗,在比赛前后,两个小孩的表现,不论是认真为比赛做准备、商量竞争对策以及为彼此加油打气。
都体现了他们非常独立的人格特征。
他俩思维独立,行为独立,完全看不出他们把自己当做未成年的孩子看待。

 
 

“成人礼”在西方文化里,是一项常规习俗,却往往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这个仪式,帮助少年正式摆脱幼稚,走向成熟。
因此,也可以称之为二次断奶。

在俄罗斯,孩子中学毕业时,校方会举办盛大毕业庆典,来告诉他们“你已经不再是孩子了,你已经长大了”。
每年1月的第二个星期一,则是日本的成年人“成人礼”日,所有刚好年满20岁的年轻人都会参加。
在马逊丛林深处的Satere-Mawe部落,成年的男孩则要带着装有子弹蚁的手套,跳舞10分钟。且子弹蚁的叮咬异常刺痛,甚至会导致男孩瘫痪。

西方的不少教练、老师或者家长,会以“女士们、先生们”来称呼自己的学生或孩子,其目的也就是为了唤醒孩子的成年意识,不断使其断奶。
而东方文化里,家长或老师则习惯性以“孩子们”进行称呼,且充满着长者对晚辈的“关爱、呵护、苦口婆心”的神态和语境,不断让其嘬奶瓶。


两种文化的差异,很值得我们重新审视自我。
包括重新评估我们在职场中的表现,在人际情感方面的表现,以及在家庭生活中的表现,等等。
评估的核心要素是:我们更多地表现出来的是对他人、环境或第三方的“依赖”还是“独立或承担”。

18岁,我们开始选择专业和院校。
这时的我们是主要依赖父母的建议,还是自己搜集信息,评估做出决定;
步入社会进入职场以后。
我们是抱着在异地城市的归属感,把自己交给了公司,交给了老板,还是把自己当做“总经理”?
在恋爱和婚姻关系中。
我们是主动去付出、包容、积极沟通,还是被动等待,等着我们的另一半来迁就、照顾我们的任性。
在日常生活当中。
我们是否喜欢或常常会以“小萌新”、“气死宝宝了”、“萌宝宝”、“嫩宝宝”来自居?

甚至从“以自称宝宝”中获得婴幼儿时期嘬奶嘴时,躺在襁褓里的快感?反正,我决定从此以后,不再自称宝宝了,也不再说宝贝们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