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唯一遗存的秦始皇刻石碑文

 杂货店伙计 2017-09-20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二十八年),即秦灭六国后的第二年,秦始皇命车驾出关,巡行帝国的东南地区。其中最重要的活动之一,便是完成泰山封禅大典。因为自登上皇帝之位以来,秦始皇对五德终始学说甚感兴趣,意在宣扬自己受命于天;而泰山封禅则是宣扬受命于天、皇权神授的最好形式。

  除了封禅,秦始皇还命人立石刻词。史书记载,此次泰山封山刻石,称之为“梁父刻石”,一是点明秦始皇的功德(即所谓的“作制明法”、“诸产得宜,皆有法式”);二是告诫后嗣“顺承勿革”、“尊奉遗诏,永承重戒”。可见,这是秦始皇巡行刻石中最具有重要史料价值的刻石文辞。

     

  琅琊刻石亭建于1993年,内置秦琅琊刻石今存部分复制碑

  据《史记》记载,秦始皇巡行共留下了六处刻石文字,但绝大部分都已流逝,只有《琅琊刻石》碑文实物至今尚存,而且在秦始皇的所有刻石中,《琅琊刻石》文字最多,可见其价值之珍贵可想而知。

  泰山封禅后,秦始皇的巡行车队便东下,直奔他向往以久的大海。来自黄土高原的秦始皇,平生第一次见到大海,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他沿着渤海之滨,途径黄(今山东黄县东南)、腄(音垂。今山东福山县东南)、登临成山(今山东荣成县东30里的成山角,即中国大陆的最东端),然后登芝罘(音服)山,在山上立石刻辞颂德。

  秦始皇由芝罘(之罘)来到琅琊(今山东胶南县琅琊西北)。早在春秋末年,越王勾践灭吴,徙都于此,立台以观东海,号令诸侯。秦始皇到此,对勾践琅琊台甚感兴趣,下令立层台于山上,谓之“琅琊台”。此台孤立于众山之上,可东望大海,景色壮观,始皇“大乐之”。一时兴起,在这里住了三个月之久,并下令“徙黔首三万户琅琊台下”,且免除这些移民12年的徭役,“做琅琊台,立石刻,颂明德”。

     

  图为秦琅琊刻石碑(引自国家博物馆资料)

  查阅文献,有《太平御览·卷一七七》引伏滔《地记》一书,曾对这一历史活动作了如下记录:

  “琅琊城东南十里有郎山,即古琅琊台也。秦始皇二十八年,至琅琊,大乐之,留三月,做琅琊台。台赤孤山地。然高显于众山之上,高五里,下周二十余里。山上垒石为台,石形如砖,长八尺,广四尺,厚尺半。三级而上,级高三丈,上级平敞,二百余步。刻石立碑,纪秦功德。汉武帝亦登此台”。

  毫无疑问,从这段记载之中,可见其琅琊台的壮观和气势。

  据《秦始皇刻石考》云:“始皇刻石之文,载于《史记》者凡六,今石之传者,惟一琅琊台。泰山尚存十字,疑是覆刻,之罘、碣石、会稽,皆属仿写,东观独不传。今传峄山之文,又为《史记》所不载”。

  在这篇文献中,还记载了琅琊一台及秦碑:“琅琊台在诸城县治东南百六十里。台三层,层三丈许。最上平正,周二百步有奇。东南西三面环海,迤北为登台沙道。台上旧有海神祠、礼日亭,皆顷圮(音痞)。祠垣内西南隅,秦碑在焉。色沈黝,质甚粗而坚若铁。以工部营造尺计之,居高丈五尺,下宽六尺,中宽五尺,上宽三尺,顶宽三尺三寸。南北厚二尺五寸,始皇诏在东面,仅存字形,南面久泐(读音:欢乐的乐),多宋金人题名”。

     

  图为琅琊刻石碑文(部分)

  著名的琅琊石刻,虽是长篇的歌功颂德之文字,但也记载了秦帝国建立后废分封、设郡县、车同轨、书同文、明法度、统一度量衡以及重农抑商等诸多重大举措,又记载秦帝国辽阔疆土的四边所至,因而也是研究秦帝国施政方针、制度建设的宝贵史料。

  秦始皇自封禅后,在渤海与黄海之滨巡游,一路登山刻石,可谓兴致正浓,仅琅琊台就流连三月有余。这其中的奥秘,除了秀丽壮观的山海景物之外,便是他对寻仙求药的神往。

  燕国、齐国濒临渤、黄二海,据《史记·封禅书》所记,自齐威王、齐宣王、燕昭王以来“燕齐海上之方士”,皆言海中有神山、仙人与长生不死之药。威宣与昭三王曾派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洲三座神山仙人的长生不死之药,所未能得到,却说确曾有人到达仙岛,见到过仙人与长生不死之药,并说什么仙岛上“其物禽兽尽白,而黄金银为宫阙。末至,望之如云;及到,三神山反居水下;临之,风辄引去,终莫能至”。用现在的观点来看,这种传说本身,令人难以置信,然而却引起了幻想长生不老的秦始皇的极大兴趣。

     

  图为琅琊刻石部分文字的拓片(资料翻拍)

  自秦始皇巡行到渤海之滨以来,早已揣测到皇帝心意的诸多方士,纷纷前来向秦始皇言及海上神仙与长生不老之药,并怂恿他亲自到海上寻仙求药。一心想巡仙求药的秦始皇,他自己并不敢出海冒寻仙求药之险,生怕到海山寻求仙药不得,再遇上风浪,岂不悔之晚矣。于是,秦始皇在上书言及海上神山、仙人与长生不死之药后,便派徐市(即徐福)入海求仙。徐说求仙前要进行斋戒,与童男童女一同入海。秦始皇答应了徐的请求,“遣徐市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徐福入海后,秦始皇便南下至琅琊台。始皇帝在琅琊台流连三个月之久,其主要原因并不是为景物所迷,在他心中盼望的则是能得到徐福入海求得长生不死之药。然而,三个月过去了,徐福入海并无佳音传来。秦始皇不能在琅琊台再等待下去了,遗憾地命车驾起程南行。从而结束了三个月的琅琊台之行。

  琅琊刻石在清乾隆时已开裂,诸城县知事宫懋让以铁束之。道光中铁束散,石碎,知县毛澄筑亭覆护。光绪二十六年(1900)四月大雷雨中此石散落。1921 - 1922年王棓祐前后两次在琅琊台搜寻碎石,拼合后移诸城县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移置山东省博物馆。1959年由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今中国国家博物馆)。

  【附】

  琅琊石刻铭文

  维廿八年,皇帝作始。端平法度,万物之纪。以明人事,合同父子。圣智仁义,显白道理。东抚东土,以省卒士。事已大毕,乃临于海。皇帝之功,勤劳本事。上农除末哦,黔首是富。普天之下,博心揖志。器械一量,同书文字。日月所照,舟舆所载。皆终其命,莫不得志。应时动事,是维皇帝。匡饬异俗,陵水经地。忧恤黔首,朝夕不懈。除疑定法,咸知所辟。方伯分职,诸治经易。举措比当,莫不如画。皇帝之明,临察四方。尊卑贵贱,不逾次行。奸邪不容,皆无真良。细大尽力,莫敢怠荒。远迩辟隐,专务肃庄。端直敦忠,事业有常。皇帝之德,存定四极。诛乱除害,兴利致福。节事以时,诸产繁殖。黔首安宁,不用兵革。六亲相保,终无寇贼。欢欣奉教,尽知法式。六合之内,皇帝之土。西涉流沙,南尽北户。东有东海,北过大夏。人迹所至,无不臣者。功盖五帝,泽及牛马。莫不受德,各安其宇。维秦王兼有天下,立名为皇帝,乃抚东土,至于琅琊。列侯武城侯王离、列侯通武侯王贲、伦侯建成侯赵亥、伦侯昌武侯成、伦侯武信侯冯毋择、丞相隗林、丞相王绾、卿李斯、卿王戊、五大夫赵婴、五大夫赵樛(音纠)、从,与议海上。曰:“古之帝者,地不过千里,诸侯各守其疆域,或朝或否,相侵暴乱,残伐不止。犹刻金石,以字为纪。古之五帝三王,知教不同,法度不明,假威鬼神,以欺远方,实不称名。故不长久,其身未殁,诸侯倍叛,法令不行。今皇帝并一海内,以为郡县,天下和平,昭明宗庙,体道行德,遵号大成。群臣相与诵皇帝功德,刻于金石,以为表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