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迟金声:马派表演中的“先打闪后打雷”

 阳道明 2017-09-20

马派表演中的“先打闪后打雷”

迟金声



马先生经常对我讲:“我们表演时要先打闪后打雷”。他用自然现象来比喻舞台表演,意思就是要以情带声,以内在的情感带动外部的动作。


我向马先生学《审头刺汤》这出戏时,他告诉我:


“汤勤进公堂后,陆炳先给他来了个下马威,在汤勤急忙招架之后,陆炳又转怒为喜,发出一阵大笑。

表演这个大笑,也就是打“雷”时,必须先打“闪”。


我听后就想,这时陆炳只是坐着,如何打“闪”呢?

马先生又接着分析道:


“陆炳是知晓汤勤其人的,但对他在自己审案时忽然到来的真实意图一时摸不清,在和他见面后,就故意劈头盖脸地怒责道:‘汤老爷过衙敢是拿老夫的弊病不成吗?’

在汤勤心虚地进行分辩时,陆炳就察言观色地看着他。

我这时的表演,是将眼皮低垂,双眉紧皱。待汤勤惊慌失措、结结巴巴地分辩完之后,陆炳猛抬眼皮,以逼人的眼神射向汤勤那副丑态;陆炳又慢慢放松眉头,脸上渐渐露出笑容,头部微颤,接着发出笑声,由轻到重,由慢到快,响彻整个公堂。

这个笑的内涵是很丰富的,表现了陆炳当时复杂的内心活动,它比念一段有实际意义的台词更能引人回味。

但如果在表演这个笑前没有那一阵‘闪’,也就是抬眼逼视、慢松眉头、渐露笑容等富有人物思想感情的表演,这个笑就一般了。”


他接着又强调说:“这是演员表演的一大窍门,不可不会。”马先生正是非常精通这个窍门,因而在表演这段戏时,确实有一种电闪雷鸣的气势。


《京剧谈往录》 迟金声“马连良与马派”


马连良、萧长华《审头刺汤》音配像片段,张学津、郑岩配像



京剧道场


走进京剧,感受京剧

本平台以传播京剧艺术为宗旨,平台文章欢迎转载,在明显位置注明来源。“原创”稿件必须授权转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