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记者刘广超实习生康飞文图 本报漯河讯“俺村有个‘高富帅’微信群,56名群友每天捐出自己原本要买烟买酒的零花钱,硬是为村里建起了爱心书屋、鱼塘和文化广场。”昨日上午,在漯河市临颍县皇帝庙乡吴集行政村乌滁郭自然村,说起村里的56名“高富帅”外出务工者,老少爷们纷纷竖起大拇指。 记者了解到,吴集村位于临颍县皇帝庙乡政府东南,全村有乌滁郭等4个自然村,2014年被列入省级贫困村。像很多乡村一样,这里的大部分年轻人也选择外出打工,虽然分散于全国各地,但他们依然心系家乡。 “2016年初,我们建起了一个叫‘高富帅’的微信互投群,里面都是乌滁郭村的外出打工者。”昨日上午,吴集村村干部郭栓柱告诉记者,刚开始,群里就是闲暇时抢个红包、拉拉家常,时间长了,大家感觉没意思,群里的几名党员建议为村里做一些有意义的事,大家一拍即合。 “大家在群里你转五毛、他转一块,多少不限,也不强求,慢慢积攒。”群友郭胜豪告诉记者,一年多来,筹集了3万多元钱。 昨日上午,记者在乌滁郭村广场旁边看到一个“功德碑”,上面刻着56个群友的名字和捐款数目。“这是全村人为感谢‘高富帅’群所刻的。”村民郭忠村对记者说。 去年村里要建文化广场,准备把一个七八米深、散发着垃圾恶臭的荒坑填住,“高富帅”们听说后带领村民们冒着雨雪作业,仅用了一个月就将荒坑填上。 “村里一个池塘废弃已久,我们决定建一个垂钓园,本村免费,外村垂钓每人50元。”群友郭江伟告诉记者,村里贫困户钱爱花因为丈夫去世较早,自己拉扯两个孩子不容易,鱼塘的收入都归钱爱花补贴家用。 乌滁郭村有数十名留守儿童,放学后无人辅导功课。“我们将村里的3间瓦房改造成了爱心书屋。”郭栓柱告诉记者,村里的退休教师郭学治主动承担起为孩子辅导作业的任务。 “乌滁郭村民风淳朴,邻里之间非常和谐。”昨日上午,漯河市纪委组织部副部长、吴集村驻村第一书记刘彬告诉记者,通过建“高富帅”微信群,现如今全村人的心更齐了,干劲更足了。平时邻居间谁家有个难事,乡亲们都会主动帮忙。去年春节,“高富帅”群还组织了一场“百家宴”活动,全村人在一起好不热闹。 “‘高富帅’微信群会一直存在,自愿捐款将一直持续下去。”郭栓柱告诉记者,在驻村第一书记刘彬的协调下,他们村下一步准备整修下水道、鱼塘,绿化村容村貌,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村里会越来越漂亮,脱贫致富也会加速提前。 |
|
来自: 昵称41082575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