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农业大学李小云教授做客“西部边疆论坛”发布时间:2017-07-02 11:54| 浏览次数:220 | 发布人:root 2

 西域研究 2017-09-20

中国农业大学李小云教授做客“西部边疆论坛”

发布时间:2017-07-02 11:54| 浏览次数:220 | 发布人:root

2017年6月29日,中国农业大学李小云教授应邀做客第52期“西部边疆论坛”,以“贫困的元问题”为题,在四川大学望江校区文科楼200会议室作了报告。本期论坛由四川大学社科处副处长、中国西部反贫困研究中心主任王卓教授主持,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张衔教授担任点评嘉宾。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李丹教授、四川省扶贫移民局外资项目中心王思铁主任、四川省社科院黄进教授以及来自四川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中科院成都分院山地所、四川农业大学等单位的七十余名师生参加了论坛。

李小云教授认为,贫困的元问题是一个政治哲学问题。他概述了人类社会发展历史,指出人类有两个不同方向的力量:一是基于生存性的个人利益最大化,二是同情心和助他人的力量。前者一定会产生贫困和差异,后者则是在平衡差异。这两者彼此约束、相互制衡、不断消长。回到现实层面,李小云教授认为贫困问题绝非简单的经济发展问题,如果以政治哲学的角度来分析贫困话语和道德问题,将会非常有意义。在复杂的人类社会中,穷人和富人之间的话语(discourse)就是不平等的。富人和穷人在福利、财富上的差距并非完全是由勤奋、技术等特质造成的,但富人不会披露其真实的致富故事。穷人被富人的话语迷惑,同时也受到助贫人的“致富神话”的影响。作为资深贫困问题研究与反贫困研究及实践人,李小云教授坦露了助贫实践中的困惑,对助贫人的行为、话语也提出了自我反思和批判。随后他指出,应该为贫困的元问题找到一个有效对接的扶贫元方案,即打破穷人的低物质均衡,使那些不具备现代性思维方式的群体接近或把握现代性。最后,李小云教授以他在云南勐腊河边村的实践探索,为在场师生分享了他的扶贫经历和感悟。

在点评与互动环节,针对师生们提出的扶贫措施同质化、扶贫模式的可持续性和可复制性、贫困文化干预的伦理、城市扶贫等问题,李小云教授进一步阐述了他的行动研究主张,建议在实践中探索深度贫困群体与现代性的对接点。

李小云教授作讲座

王卓教授作主持


经济学院张衔教授作点评

公共管理学院李丹教授现场互动


四川省扶贫移民局外资项目中心王思铁主任现场互动

四川省社科院社会学所黄进所长现场互动

论坛现场

论坛互动

 

西部边疆中心秘书处 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