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家花园,难说再见

 天津实诚人 2017-09-20

——写在“留住乡愁之黄家花园图片展”落幕时


柳生云


编者按:今天(7月10日)黄家花园图片展正式落下帷幕。从6月20日开幕以来的20天里,有近3000人次到馆参观。与其说这是一个图片展,不如说是一个邻居聚会,因为黄家花园的情结萦绕于每个老居民的心中。黄家花园,难说再见!腾讯已经开启了本公众号文章的评论功能,敬请大家留言。


这是去年五月先农大院一家餐厅的楼道窗景。当年大院居民们上下楼时,这景致大概寻常得让人熟视无睹,而今视角未改,再去看时感觉已是那么不同。


在一个有着绝妙蓝天的午后,再次站在西安道长沙路的交口环视,我们熟悉的那个黄家花园从未如现在这样立体错落。极具压迫感的摩天巨兽与陈年旧巷比邻参差,临街的食肆商铺说不上宾客盈门却也有着勃勃生气,路人们神情淡然,脚步不徐不疾,一时间看不出如今谁拥有这个家园,谁又是匆匆过客。日已西斜,当这片天地被金色阳光兜头罩住,新旧夹杂的街景竟也显出几分祥和美妙。至于十年野蛮生长带走了什么,只有这园中的故人才知道。


下图:岳阳道上,右侧是求志里。



1969年7月,当黄家花园也不可避免地陷入一片红色狂热之中的时候,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正在月球漫步,他们的同伴迈克尔·柯林斯驾驶着指令舱在绕月轨道上孤独地转着圈儿。当他俯瞰地球,内心涌动着这样的感想:“我真的相信,如果全世界的政治领导人能从,比如说10万英里距离的地方遥看我们的地球,那么他们的世界观将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那些至关重要的国家边界根本就看不见,吵闹不休的争执也会突然鸦雀无声。这颗小小星球将会继续旋转,宁静安详。没有什么条块分割,所呈现出的是一个完整的表面。”


其实无需跋涉10万英里,离地百米的上帝视角已然足够。在诚基大厦25楼俯瞰西安道地区,大半个新旧驳杂的黄家花园尽收眼底。在这个新的尺度上观察,街道齐整,屋舍俨然,细如蛛蚁的人们往来忙碌,无边无际的城市一直铺陈到天边。在那一刻,百年间的繁盛与荒诞就随着流云静静流淌,它们终将消散无踪,只有这场记忆与遗忘的斗争会进行到底。当你从火热的生活中抽离片刻,当你在这个新的高度审视自己的生活,或许嘴角会浮现出一抹微笑。


十年间,眼见他起朱楼,眼见他进去了,这一季的闹剧没有人笑到最后,唯一的收获是野蛮生长带来的全新观察视角。




下图:从左到右分别是义达里、前明德里、后明德里、西安道41号院、怡和里、原西安道小学分校。从这个高度看去,T.Q同学的旧居还不及三阶魔方上的一个小立方体大。



30年前的很多个下午,我们挤在T.Q同学家里乐此不疲地玩“强手棋”。在那个买地建房开厂收租的棋类游戏里,玩家们总是几家欢乐几家愁。此刻远眺,先农大院中一幢幢外观精美的别墅小楼与那棋局中的小红房子没什么不同。




下图:远眺新民园。



下图:长沙路也似近在咫尺。



下图:长沙路鸿德里。



视线拉近,义达里以东新起的几座豪宅遗世独立,连带着山西路南段也焕然一新。未来入住这升级版鹏寿里、伦安里、祯源里的居民大概少不得一番志得意满,其实一百年前搬入租界新宅的人们心情大抵也是如此。那些燃起灯光召唤归人的窗口,那些洋溢着少年意气的街角巷尾,它们从没有随着建筑的消失而湮灭。日光之下并无新事,有的只是生生世世的轮回变幻无常,只有特别乐观自信的人才会觉得自己看到了螺旋式上升。


下图:俯瞰西安道山西路交口。



下图:坚守的报刊亭是我们最可靠的盟友。



下图:河北路知止里一带。



逝者如斯,它从不因善恶停留片刻,这样的故事代代相传,让我们懂得,自己正在经历的历史和那些已成过去的历史并无本质区别。不必再费心考究是什么力量在主宰这一切,这几个月间,回头去看黄家花园十年来的变幻,足以让人相信,荒诞终究会成泡影,该来的会来,该回来的会回来。


1968年,诗人食指写下了他的著名诗篇《相信未来》:


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

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

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

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

……

……


一切都会有尽头,听说尽头之后是新生。不管出于无奈还是生性乐观,我们只能相信未来,相信每一个朴素的期望都有机会化为现实,相信心怀美好和敬畏的人更有机会笑到最后。


多年之前,儿时伙伴们聚会时总会感慨: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童年时代那个无边无际的黄家花园已经消失不见——街道再没那么漫长,商铺也不再吸引我们的目光。但正如看到先农大院那个窗景时,我头脑中浮现的一行文字说的那样:每个人都有一座思念的城市,无条件地一往情深。当我们置身津城的时候,心中这座思念的城市名叫黄家花园。


下图:营口道口耀华科教馆前,沿着南京路向黄家花园地区看去。



下图:夕阳中的求志里塔楼,映衬着诚基中心。



下图:求志里塔楼下的生活。



下图:义达里巷中楼内的灯光。



下图:在前明德里巷内看义达里巷中楼内灯光。



下图:客观地说,山西路南口的景致倒也不失壮美。



下图:您找谁?旧民园已搬家!



下图:看到了吗?正前方就是“通透”的圆茅房。



下图:在原山西路鹏寿里口外看报刊亭方向。



下图:长沙路敦厚里头条的胡同一直都在。



下图:在庆华里楼上远望敦厚里头条所在的大峡谷一线天。



下图:要说还有什么没变,当属这山西路上的街道落差和护墙。



到哪儿算一站呢?就到这里吧


关于我那与昔日黄家花园一起消逝的15年成长岁月,除了记忆,还有最近20年间为数不多不少的照片为证。无论1996年初回黄家花园拍摄街景时,还是去年在先农大院隔窗眺望国际大厦时,都绝不会想到有朝一日这片热土会在网络上重现生机。


过去几个月里,黄家花园那生生不息的坚韧气场成为一条红线,它串起散落四方的颗颗珠玉,让一直怀念这个地方的人们彼此找到,让百年间的人与事一一呈现。这段日子的收获让我看到人的记忆是多么地有限并模糊,又看到人的记忆是多么地深刻而精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