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微课逐字稿 | 精神分析性心理治疗:咨询师如何运用“感觉”来工作

 冲霄881 2017-09-20



大家晚上好!我们今天要谈一谈心理咨询师的感觉在精神分析取向的心理治疗中的作用或重要性,以及作为咨询师,如何运用我们的感觉来进行工作。 

为了把这个问题讲清楚,我们从一个假设的案例开始。我把这个主人公取名叫Stella,是一位女性、职场白领、三十二岁、单身,一家外企的部门主管。Stella之前还蛮顺风顺水的,工作出色,也深得老板赏识。但她最近遇到了一点麻烦,因为公司战略转移,她所在的部门被解散,而原来非常欣赏她的老板也被调到总部去了。Stella被转到另外的部门去做一个更低职位的工作,这是她并不擅长,也不喜欢的,同时还是比较琐碎的。俗话说“屋漏偏逢连夜雨”,恰恰在这个时候,Stella的男朋友也对她提出了分手。因为他觉得在和Stella的关系中,总是看不到自己的存在,好像不管做什么总是不能让她满意,并且在他们的关系中,他觉得Stella太独立了,好像并不需要他,所以他不想再继续了。

男友在提出分手后就立马搬了出去,而Stella则面临职场和情感的双重打击。然而Stella又是一个非常要强的人,很难在别人面前示弱,所以都一个人扛下来了。但是慢慢地,Stella出现了自己没有办法控制的症状,比如说她发现晚上睡不着,白天很早就醒来。整个人崩掉了,脑子没法转,发现自己盯着电脑半天,但就是没办法集中注意去工作。中午的时候也不想吃饭,工作上开始越来越多地出岔子,开会时经常走神……并且她发现自己好像开始变得多疑起来,觉得身边的同事一个眼神过来是不是在嘲笑他,觉得她不够好,觉得她是一个失败者、永远翻不了身。她整天被这种我不够好、生活无望了,我是不被爱、不被接纳的一些负性情绪所缠绕,各方面的状况变得越来越糟糕。


这样的状态持续了两个多礼拜以后,Stella觉得不行,需要去看一看心理医生。所以她就跟公司请假去看心理门诊,那么她先去精神卫生中心看心理科,接待她的是一位精神科医生,这个医生按照工作流程给她做了一些量表,问了一下她的症状,给她做了诊断,最后按照她的症状告诉她现在需要服用什么药物,并给她配了他觉得适合的剂量,告诉她如何服用、什么时候过来复诊。从这个角度而言,Stella就她的心理症状,开始寻求药物治疗。那么在这里,我们去看一看作为药物治疗,其核心疗效是什么?

然后我们发现,只要这个医生掌握足够的专业知识,能够对Stella进行正确的诊断,能够判断她的症状是不是需要服用药物,以及需要服用什么样的药物,什么样的剂量。以及她的问题是否还有心理方面的原因,除了药物治疗外,是不是还需要增加我们所谓的心理治疗。这是对于Stella的症状是否起效的核心因素。如果这个精神科医生还有比较好的共情,能够和Stella建立起很好的关系,能够去倾听她、宽慰她,而不是仅仅五分钟问她一些症状就开药把她给打发了。那对Stella而言,就有了更好的就医体验及更好的医患关系。但是从药物治疗的角度来讲,医生的性格是不是很好,是不是让人觉得舒服、喜欢,对治疗效果并不起决定作用,核心因素还是医生的专业水平。

而这个医生如果觉得Stella不仅需要服用一些药物,还需要一些心理治疗的技术来帮助她改善情绪,就给她推荐了认知行为的短程治疗。如果Stella也觉得需要的话,她就有了一个认知行为取向的咨询师。这个咨询师扮演着一个专家和教育者的角色,给出很多关于抑郁症的心理教育,并帮助她做一些正念的训练,让她对自己的负性情绪开始有觉察,并教给Stella思维挑战的技术,让她慢慢地意识到原来自己有这么多负性思维,并导致自己越来越抑郁的症状。她开始慢慢理解,这些只是想法,而并不是事实,这样让她可从中挣脱,有能力和精力去处理外部的事情,并在这此基础之上再去考虑工作接下来怎么走、情感接下来怎么走。这个就是短程的、针对症状的认知行为治疗对于Stella的帮助。

走到这里的话,对于Stella来讲,如果她只是满足于症状好一点了,可以回去继续干活了,那么也就差不多了。但是如果这个时候,Stella开始对于自己的问题有了更多的思考,她开始反思:为什么在自己的生活当中,非要做那个赢了的人,为什么每次当自己输了,或者没有做第一,或者在跟别人的竞争中没有表现足够优秀时,总是会陷入这样的状态。她发现以前也发生过好几次,只不过没有现在这么严重,也没有意识到这是一个心理问题需要去处理,并且她也开始反思亲密关系中的问题。

她在想为什么我的亲密关系总是持久不了,为什么那些一开始觉得很优秀的人一走近后,就会开始对他们各种不满、各种抱怨、各种指责,最后要么就是我不要他们了,要么就是他们实在受不了不要我了。为什么在我的关系中,我没有办法像我的好朋友小薇对她的男朋友那样,能在男友面前发嗲,腻着他特别亲密,而对于我来讲为什么要真正地去依靠男友,想在他面前显得妩媚或者亲密一点的时候,总是会有些恐惧,想要把他推开,让别人觉得我很遥远、很难靠近,在我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

这个时候Stella开始对自己有了更多的好奇和探索的需要,并且在这个基础上,她开始去学习、了解心理学知识,并考虑自己是不是需要更深入的治疗,对于目前困扰的问题有更根本的解决。如果她在这个层面上开始有了更多的思考,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精神分析取向的心理治疗可以开始发挥其独具优势的效用的开始。


精神分析从弗洛伊德发展至今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其内涵变得越来越庞杂,并且延展到了治疗之外更多的文学、艺术、社会建构等的领域,是一个很大的范畴。而从精神分析的临床来讲,无论是治疗的频率(从每周四到五次,到一到两次),以及形式(坐着亦或躺着),以及治疗策略从最早的单面镜样的解释,到后来发展出越来越多更复杂的技术,也和其他的治疗流派有更多的结合与连接。

在心理治疗领域当中,除了一些普存性的共同的技术以外,精神分析性心理治疗比较核心的东西,是探索我们的潜意识,以及潜意识运作下的人际关系模式,尤其是给我们带来困境的关系模式这就是为什么在我们学习精神分析性心理治疗的时候,谈到其核心技术时总是说移情反移情阻抗阻抗分析的原因所在,而我们今天的微课要探讨的主题,主要集中在反移情的角度上。

反移情说的就是在互动过程中,来访者的言语和非语言行为(包括衣着打扮、语音语调、举手投足等)给咨询师带来的感觉以及应对。当然这里也会有咨询师的部分,具体的我们待会再来讲。

这部分东西,通俗点来说就是我们在最早年的人格成长过程中,经由我们先天特质,再加上和我们父母(早年成长中主要的养育者)的互动过程当中慢慢形成的。我们无意识运作的,在遇到人和事的过程当中,我们会自动产生的认知、行为以及情绪模式。这种模式,在早年可能是适应性的,但是到成年以后,却给我们的现实生活带来一些困境,这部分的东西是精神分析核心所要探索的。而且在人际互动过程当中的困境或者模式,又会在和咨询师的关系当中重新体现出来,这就使得在咨询的时空下有了探索与修通的可能。

如果大家注意一下,就会发现我们周围很多人的人际模式或者给我们体验其实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就是大大咧咧的,有的人就是小心谨慎的,有的人就是阳光自信的,有的人就是唯唯诺诺的。这部分,通常就是我们所说的模式,而这个模式,也就是稳定的行为模式和内部的想法、感受的这样一种状态。


这张图是我以前学习认知行为治疗(CBT)的时候,老师发的。这是CBT的基础,但它其实也是一切人类行为或人格状态的一种模式,通常是有一个刺激因素,触动特定的想法-感受-行为模式,并构建了我们人格状态以及我们给别人的感觉。

那么再回到Stella的案例中来,我们从她早年的体验来看,知道她的家庭环境里,母亲是比较强势的、父亲是比较懦弱的。在她妈妈跟爸爸的关系中,妈妈经常是对他的爸爸不满意,并经常争吵。妈妈对婚姻不满,但也没办法走出来,所以就经常告诉Stella,男人都是靠不住的,你得靠自己,只有自己才能靠得住。并且对她要求非常高,只有当Stella考到了一个比较好的成绩,妈妈才是可以接受的。

那么对于Stella来讲的话,这样一种人际互动模式慢慢地铸造到她的人格当中,成为他人格的一部分。比如说在关系当中,她会很容易体会到别人会对她有高要求,这是因为她妈妈从小就是这么对待她的,觉得只有做到极致,才能够被接受,做到完美也成为她一直以来奋斗的目标呈现出来。而从另一方面来讲,他也不知不觉在亲密关系中内化了爸爸和妈妈的互动模式,好像总是争吵的、没有亲密的、还高要求的、很不满意的,并成为她自己内在的亲密关系模式。

说到这里我要强调一下,为了把理论说清楚,有时候会把生活简单化,但其实生活是很复杂,没有这么一一对应的。我们继续往下说。在这样的状况下,慢慢形成了Stella的人际互动模式和人格状态。比如说她总是争强好胜,独立自主,不依赖他人,这个在很长时间,都是使得她获得了成功,没有什么不好,有她积极的一面。但是慢慢等她到了社会以后,会发现很多事情不是自己努力就可以做到的,有时候自己尽力了,可还是会被边缘化了。也就是说在早年时候,让她获得自尊、自我价值感的一种行为模式,在成年以后不起效了,反而导致了她的失败,这个时候就触发了她的抑郁症状。而从亲密关系来讲,她所呈现出的模式也是要控制的、要强的、很难去依靠的、很难亲密的。虽然她爸妈过了一辈子,但她在自己的亲密关系中触礁了,发现要么是自己把别人甩了,要么别人把自己给甩了。这个时候她开始反思:我到底怎么了?

因为这一系列问题,她觉得需要进一步探索了,于是就走到咨询室里面,开始与咨询师谈:我要成长。在她进来的时候,就涉及到精神分析性心理治疗与其他治疗相比,核心关注点的差别:当她进来,说她的故事的时候,她不仅仅在说她的故事,她也用她和我们的关系当中,她的言行举止,她带给我们的感受,她的互动模式,活灵活现地呈现出了她人际关系中的困境,这也就是在精神分析取向的心理治疗中,我们为什么说不仅仅听来访者“说什么”,也要听她“如何说”的重要性所在。


在这里我先给大家发一张图,这个图是从一本台版书《动力取向精神医学》中摘取的,是美国的Glen O. Gabbard医师写的。在这本书里,有一个“洞见三角”,它其实讲的是:我们早年与父母等重要他人在互动过程中形成的人际关系模式,怎样重复性地移植到了外面,在我们成年以后,我们以这样的一种模式与别人去互动。而这样的一种应对模式,又如何被来访者无意识地带到了咨访关系当中,在与咨询师的互动过程当中,活灵活现地呈现出来。这部分是精神分析性心理治疗工作的核心所在,而这个核心过程中,在我们不仅仅听来访者“说什么”,更是听“如何说”的过程中,我们就需要充分调动我们的各个感觉器官去感受、体验、触碰这个来访者是个什么样的人。

我们继续Stella的故事,我们假设,Stella她说她要探索了,她带着这些困境走到了心理咨询室里来,开始说她很多很多的问题。因为她对自我探索比较好奇,又去读了很多心理学的书籍,联想到早年,我妈这么对待我,我现在才这个样子,哦!原先我跟我男朋友的模式,其实是重复了我跟我妈、我妈跟我爸早年的模式。她自学了很多的知识,对于自己的问题有了非常多的理解,但她觉得单是理解了还是不解决问题,再交个男朋友,万一还是那样对待他,那该怎么办呢?就过来找你了。

当她走进咨询室当中,向你说了很多的问题,通过我们的大脑或思维去倾听,去了解她的这些那些。当我们在听的过程中,内心深处也会有一些感觉。这个感觉可能会是:哎!怎么觉得有点奇怪啊?因为我们知道一个人愿意花钱、花时间来找咨询师,一定有她解决不了的问题,所以才要寻找帮助。但是为什么在这个Stella过来寻求帮助的过程中,会让我感觉她根本不需要帮助,她好像根本也不需要我,并且在每次咨询的过程中,她为什么把位置拉这么远,觉得跟她好遥远,好高冷的感觉。在这个过程中,Stella呈现出这样一个状况:她过来寻求帮助,但她自己讲她做了很多的分析,看上去她自己很专业的样子,这是她所呈现的。

我们说我们要运用自己的感觉,但在这个里面,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这个感觉到底是我们相对而言比较真实地体会到了Stella带给我们,也有可能带给其他人的感觉,还是因为我们自己没有解决掉的很多问题,被Stella的这么一来,给触发了,就跟她搅在里面了。这部分是我们需要鉴别及理清的。

譬如说你是个新手咨询师,Stella一上来就一堆理论,讲了很多分析,然后你就开始焦虑了。你在想:她讲得那么好、那么专业,我觉得我都没有她了解的那么多。万一她发现其实我水平还蛮差的,怎么办?万一她觉得我不够好,走近以后就识破我了,怎么办?在这里,咨询师有TA自己的困境。TA在人际关系当中很容易觉察到自己不够好,担心走近以后就会被识破,然后TA可能会一下子就把别人推开。就想说:你就别再来了,别靠近,那这样的话,至少你不知道我长啥样!然后就对Stella说:你都蛮好的,其实你已经了解的蛮清楚了,不需要花钱了。或者跟她说:这个我处理不了,你去找更好的咨询师吧!或者说会觉得:你算个屁啊,学了两天的皮毛,就过来跟我抬扛,我要把你压回去,然后就开始跟她辩,一定要把她压倒!

不论是这样或是那样的处理方式,都会成为一种障碍,会阻碍我们在咨询当中,对来访者有更好地理解,并且帮助到来访者。



我们知道不论在任何流派里面,治疗师本人的人格部分,在疗效上面都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相比之下,尤其是在精神分析取向的心理治疗里,治疗师本人人际互动模式,尤其是人际关系当中无意识行为模式以及障碍性的部分,可能在咨访关系中影响的重要度会比其它流派更强一些。

因为精神分析核心探索的是人际关系模式。你的人际关系、你的起心动念、你的情绪体验、你的行为方式、你与别人战斗了还是逃跑了、还是怎么样了,就是精神分析比较精髓探索的部分。而这部份东西作为人格模式,咨询师也会有,那么咨询师与来访者两个主体,他们会绕到这种关系,也就是体验当中。

所以从这个角度讲,其他的治疗流派都不像精神分析取向一样讲究个人体验的重要性。当然我们知道人格成长会有自己的循序渐进性,每个人有TA的力所能及与力所不能及。但至少从精神分析性治疗上来讲的话,咨询师如果能对自己关系中的模式,自己的应对行为给别人造成的影响,尤其是自己行为中较为困境性的部分有更多的理解的话,我们可以更少地把自己在人际当中的一些——就像镜子没有擦干净——灰尘的东西影响到来访者。也就是因为我们自己的困境而影响到对方的,相对会减少一些。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反移情”,包括了二部分内容:一部分是通过我们的感觉可以更好地理解并帮助来访者;还有一部分是因为我们自己没有处理好的问题,非但没有帮助到来访者,反而有可能搅在一起,甚至造成伤害。这部分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跟妈妈养孩子也差不多。就是说有的时候妈妈因为自己的问题,比如妈妈自尊比较低,孩子哭了,孩子其实哭呢是希望妈妈能够抱,但妈妈一去抱,孩子又会闹,打或者踢什么的,这时候踢可能是因为孩子比较难弄或是希望换一种方式。但如果这个时候妈妈的体验是:你不喜欢我是吧?你嫌弃我是吧?你不想让我抱你是吧?那你自己呆着去吧,就随便孩子哭,她也不抱。她觉得她低自尊,孩子不想要她。可这个时候孩子可能需要能理解到TA的妈妈,在TA情绪很躁动的时候,能够像一个情绪稳定器一样能帮助TA情绪平稳下来,那慢慢地,TA就可以自己控制情绪。如果妈妈没有处理好的话,就会因为她自己的困境,会影响到孩子情绪的平稳的。

咨询师本身的应对模式及情绪体验,在和来访者的互动过程,其状况是类似的。这里再多插一句,精神分析性心理治疗,有时候我们会称之为“情绪治疗”。如果大家注意看到刚刚所说的CBT的三角,通常来讲CBT是比较多的会在认知、行为层面上去进行工作,它会觉得这两个层面任何一个点撬动,另外两点也会有带动的。而精神分析性治疗,其实更多是在情绪与感受层面进行工作,并且与来访者连接、互动、跟随。说到这里,插播内容结束,我们继续Stella的故事。

Stella在讲她事情的时候,我们在听她故事的时候,我们还有“第三只眼”,弗洛伊德称之为“均匀悬浮注意”,也可被称为“头顶上空盘旋的鹰”。当我们看看我们在与她互动模式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她来寻求帮助,但是她和有一些来寻求帮助的人不太一样,有些人来,会把咨询师当成救世主一样,自己好像什么都不会,你看这个怎么办啊,那个怎么做啊,咨询师你帮帮我啊,我真的很相信你啊,你说我老公不要我了,我要怎么做才能把他挽啊回等等。TA会显得特别依赖你,特别希望你能够帮助TA,特别觉得你很权威、很利害、很牛。但在Stella与你互动过程当中,她显得自己这么厉害、那么遥远,她似乎也不需要谁的帮助。

通过她带给我们这样的一种体验,帮助我们去理解到当她在谈到一个事情之外她的行为模式。我们刚才有谈到,她的妈妈从小就告诉她要自力自强,只有自己做得足够好,在别人面前足够优秀的时候,才是能够被接受的。也许通过她所说的这个,以及我们与她活现当中的体验,能够更清楚地理解到她的困境,并且能够给她一些反馈性的理解,当然解释的时机还是需要具体看的。譬如说我们可以与她探索说:“你有很多的困境来寻求帮助,但你在跟我说这些事情的时候,我会有个感觉,当你每次来的时候,好像你都已经有个答案了,并且每次来的时候,都会有一个新的体验与突破。一方面让我看到你身上有非常大的成长潜力,同时我也在想,你谈到过你母亲早年对你的教导,是不是对你来讲,会不会有一些困难,就是说如果你在我面前,呈现出自己不够好,或者不知道的,或者你有求于我的,或者在成长方面有自己达不到的地方,你会特别难面对,也特别羞耻?是不是碰到这些东西,会让你难以面对,会让你整个人都崩塌掉。”当然实际的反馈要根据现场情况,并且尤其是面质,是非常需要掌握时机的。但我们可以把自己与她之间互动状态的体验反馈给她,帮助她察觉。 

从这个角度,经由她的描述事情的时候,她的说话、与人相处过程中带给我们的体验,让我们去理解她在人际关系当中也给其它人带来什么样的感受,而这样的一种感受有可能带来的困境。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利用我们的感受去理解到来访者,并帮助到她进一步理解到她自己重要的一个所在。

当然,我们在说一个人的人格的时候,并不是说TA就是一个样子,某种程度上来讲,我们内在会有很多的主人格、子人格,并在不同情况下,激发出我们不同的思维认知、情绪体验、应对模式。不同的状态也会在咨访关系当中,在不同的情境之下,有不同的呈现。就比如说刚才那种呈现是其中的一种,她来寻求帮助,但似乎又不需要依靠他人,完全自己就可以搞定了,这也是她人际关系中一直以来的一个模式。以此同时的话,也可能有另外一种状态。比如说:咨询师不可能一直都做得很好,有时候可能不能理解到来访者,也有可能某一些言行不到位,比如你哪句话说错了,或是说得不够好,或是做的不到位,然后Stella突然就生气了,觉得你怎么连这个东西都不知道,觉得你实在太糟糕了,你不是学心理学的吗,你不是学了这么多年,怎么我说的这个东西,你都没有搞明白呢?我会有点担心你的专业水平到底行不行啊等等之类的内容。

当她这么说的时候,通常我们会在话语上回应,但在精神分析取向的咨询过程当中,也许我们会体验到那部分的东西,就是我觉得我自己做的还OK,虽然有的时候不太能理解,但大部分时候还是能够理解的,也还能帮你去探索,或者我觉得我专业水平还可以,可为什么对于你来讲的话,是那么地不能接受,会有这么多的高要求。然后这个时候我们就会想到,在她内在客体关系模式,当然所谓内在客体关系模式,早年别人怎么对待她,在她成人后,她也会认同别人这么对待她的那种方式,也许她也会这样对待别人。我们就能体会,为什么关系走近以后,就会对男朋友有各种不满、指责。在她早年客体关系里,母亲对她的要求也是非常高的,那么我们在与她相处过程当中,随着关系的深入,我们在蛮多时候也会体验到,有时候也需要小心翼翼,或者担心自己不够专业, 或者自己哪里说的不够好啊,或是表达不够清晰啊,可能会让她不满意。而与别的来访者工作的时候,好像没有在和她一起工作的时候那么紧张,会特别担心自己专业领域不够强,然后这部分东西是不是她小时候以及现在一直以来的一种体验。



在这里我插一句,这里面会有一个自体表象、客体表象、情感色彩、行为模式直接来讲的话,她妈小时候对她很严,她一定要做到完美才能被接受,这是她小时候被对待的方式。那成年以后,她有可能认同了母亲对待她的方式,并以这种方式与别人相处,就是当别人做的足够好,她才会满意了,她的要求很高,但她总是能看到别人不好的地方,所以总是有指责、不满、挑剔。这两部分她全部呈现及认同了,而这样的一种模式,她男朋友受不了,她同事、下属也会认为她要求很高,同时她的这种模式与我们互动过程中有呈现,那这个时候就需要运用我们的感觉。我们会说:“不知道为什么,我在和你工作的过程当中,其实我经常会担心自己做得不够好,或者会担心哪里不够专业,让你不满意,包括在你刚才训斥我的时候,我突然有种很紧张的感觉。我就想到是不是在你小的时候,你经常有这样的一个体验,好像不管自己怎么努力,总是不能够让妈妈满意,好像自己做得再好,永远都是不够的,那时候可能会处于一种被指责的、不被接受、不被爱的状况,这是你经常会有的体验吗?”这个其实就是在运用我们的反移情,我们称之为“互补性反移情”

反移情的感觉会有二类:一类是来访者很严厉,咨询师会体验到吓死了,会像是严厉的母亲与吓坏了的小孩。但另外一类,也有可能是能跟她一致的,她自己很难受,一直在哭,觉得小时候没有被母亲好好地对待,我们内心也会觉得很难受、很悲伤,就是能够理解到她的情绪,与她呆在一起的,那是“一致性反移情”,类似于共情。

我刚刚所说的互补性反移情,通过她对待我们的方式以及我们在这个过程中触发到什么样的情感体验及行为,可以去理解到早年过程当中她的体验以及她现在怎么把的这个模式认同了,并形成了人际关系中的互动方式。这部分不仅仅需要感受,还需要我们对她潜在的客体关系模式的一种理解。这种理解加上我们的体验,在那个当下,我们反馈给她,能够触动她去体验、觉知及思考。也许她会觉得:是啊!妈妈对我好坏啊!然后总是很担心自己做得不够好,好像只要一点点做得不够好,就是不能被接纳的,所以现在降职了,被调到别的部门的时候,才会引发这么大的情绪,导致这么严重的抑郁症状。

我们知道同样一个情境之下,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反应:有的人可能会觉得这个部门蛮好的,轻松又活少,虽然钱少一点,但没有关系,我去学个心理学,去兼职当个心理咨询师也蛮好的。但对于她来讲,一点点失败就触发了她不够好、不被爱、不被接纳的体验。这些东西之前是无意识的,在咨询的过程中,她慢慢意识到、体验到,她知道她过去放不下的东西,但现在哪怕做得不够好,但其实也还是不错的,是能够被接纳的,不管怎样,是真实的存在,都是可以被看见、被接纳和爱的。

当然这部分,又涉及到其它相关技术,这里就不展开了。我们再讲讲也许会有其它的感觉,比如说:她在跟我们讲很多的事情,但我们经常会有跟她很遥远的感觉。就是说我们在听有的人的故事的时候,自己的情绪也深陷其中,跟着TA一起哭、一起笑,感觉可以跟TA连得很紧密,情绪的连接是很生动的。但是和她在一起时,为什么会很难触碰到她?当她稍微有点情绪体验的时候,她就会很快飘走。为什么我们的感觉会如此遥远?很多时候我们可以通过这个感觉去了解她,适当的时候可以进行面质及反馈。也许我们可以说:“不知道为什么当你说这些的时候,我总是走神,我在想我为什么会走神?我发现,我不知道为什么会觉得离你特别遥远,有的时候我在情感上想靠近你,但你像只小松鼠似的,“嗖”的一下就溜走了,这让我很难真正和你在一起。”也许这就是她带给我们的又一个感觉。

当我们把她活现出来的部分反馈给她,帮助她去觉察与理解的时候,也许能让她可以慢慢探索对她的生命来讲,非常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就像咨询师对她来讲,也慢慢开始形成一种比较亲密的人际关系状态。她会发现在她早年的生活过程当中,就没有情感亲密的。妈妈离自己是很遥远,天天让自己自强独立,妈妈跟爸爸天天吵架的,自己对于情绪触碰部分会是非常恐惧的,跟男朋友的关系当中,每当男朋友想亲密的时候、每当她的情绪要打开的时候,她就会觉得特别恐惧,会觉得像洪水猛兽一样,会觉得情绪的连接会给她带来她所不知道的恐惧感,所以她就会把他推开。而这种推开, 会让对方觉得:你怎么这么冷啊,你到底还爱不爱我,我想跟你亲热一下,都感觉你像冰块一样的,没必要跟你在一起了,还是换一个人吧!



也许这对于她来讲,这就是她的一个困境。而她的这个困境在咨访关系当中,在和咨询师关系当中,也会让咨询师感觉很遥远,与咨询师一靠近,就会被她推开。我们通过我们自己的感觉体验,来帮助她去理解及探索,慢慢帮助她有勇气去面对她那种情感连接的、亲密的、我们可以在一起的、可以哭、可以笑的那部分,她有勇气可以开始触碰。当然,实际治疗的过程要复杂得多的多,所谓技术的运用其实也像千手观音一样,会有很多部分组成的。今天课程我们主要聚焦在咨询师的感受上,如何运用我们的感受与来访者互动以及在这个过程当中,来访者的互动模式如何在咨访关系当中呈现,而我们如何利用这个互动模式当中,触碰到的我们自己的一些想法、情绪、行为模式等,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来访者并帮助其有所改变及成长。

今天的讲课主题,主要集中在了感觉、感受的层面上,而为什么要选择这样一个主题,主要因为我们做精神分析,发现很多时候都容易会太投入到分析上,有时候我们可能把过多的精力放在回应来访者话语的内容上,而较少或忘记去关注我们的情绪体验,而这部分可能是我们咨访关系中更为宝贵的资源,是我们可以去应用,并且如果当我们对这部分有了更好的觉察、了解以后,可以更多地作为治疗的一种很好的工具,而不是以付诸行动的方式呈现。 

之所以这么说,其实如果大家自己觉察一下,会发现在日常生活当中,就是会碰到有一些人会我们高兴、有的人会让我们生气、有的人我们喜欢去接近、有的人我们很厌恶,见了一眼,就再也不想跟他打交道了。这些都是我们日常生活当中的一些模式,通常我们也都是无意识地运行。而在精神分析取向的心理治疗里,在这样的一种咨访关系下,关系模式仍然在上演,但是在治疗情境下,其非常重要的意义就在于:我们并不仅仅只是强迫性地重复,而是可以利用被激发出来的情绪、行为模式以及我们意识及意识不到的对于这件事情的解读,作为我们非常重要的工具,在这个过程中,帮助来访者,也帮助我们自己探索及成长。我觉得这部分不管做不做心理咨询,都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对于自己的人际关系,尤其是一些行为模式的运作,能有更多的觉察、省思、探索,对于我们自己人格的成长也都是非常重要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