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何必将幽门螺杆菌“斩尽杀绝”?

 tecqw 2017-09-20

何必将幽门螺杆菌“斩尽杀绝”?

天津市抗衰老学会理事长赵建国教授

单位每年组织体检,不少职员都查出“幽门螺杆菌抗体”阳性。赶紧上网查查,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网上资料显示: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慢性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处淋巴瘤和胃癌的主要致病因素,于是大家很紧张,有的分餐,有的隔离,都怕传染上最后导致癌症。

什么是幽门螺杆菌?“幽门螺杆菌抗体”阳性代表什么?有了幽门螺杆菌需不需要治疗?是不是就会得胃癌?今天就让我们来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简称Hp,是一种螺旋形、微厌氧、对生长条件要求十分苛刻的细菌。1983年澳大利亚学者巴里·马歇尔首次从慢性胃炎患者的胃粘膜活检组织中分离成功。2005年10月3日,澳大利亚消化科临床医生巴里·马歇尔和病理学医生罗宾·沃伦提出了幽门螺杆菌与胃炎和消化性溃疡发病相关的病因学说,并进一步验证了长期的消化性溃疡会导致癌症,因此获得了2005年度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不幸的是,这段小故事被我们某些国人断章取义,以讹传讹,说成是一旦被幽门螺杆菌感染就会导致溃疡病或癌症,造成很多年的谈“菌”色变。幽门螺杆菌真的就那么可怕吗?

事实并非如此,不是所有感染了幽门螺杆菌的人都必须接受治疗,换句话说,没有必要将幽门螺杆菌“斩尽杀绝”。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先来谈细菌。从我们出生离开母体后,就开始了同周围富含微生物的自然环境密切接触,人体的体表皮肤和与外界相通的口腔、上呼吸道、肠道、泌尿生殖道等粘膜及其腔道寄居着不同的微生物种类高达上万种。这些微生物中的绝大部分是有益菌,是对人体有益的,正是这些有益的细菌维护着我们一生的健康。

正常情况下,这些寄生在我们身体中的细菌与宿主相安无事,互相适应,互相帮助,各种微生物之间也相互制约而保持一个彼此共存的状态。任何一种自然界的生物,都不可能体内没有微生物生存。正常菌群与宿主之间,正常菌群与菌群之间,通过营养竞争,代谢产物的相互制约等因素,维持着良好的生存平衡。

我们所说的幽门螺杆菌,正是属于他们的种类之一。如果在一定条件下,这种平衡关系被打破,原来不致病的正常寄生细菌有可能会成为致病菌,这种在某种条件下使人致病的细菌我们称为机会致病菌,也称条件致病菌。

大多数情况下,幽门螺杆菌只有在人体抵抗力减弱的情况下才会出来作怪。套用一句俗语“Hp(幽门螺杆菌)像弹簧,你强它就弱,你弱他就强”。类似幽门螺杆菌这样的机会致病菌数不胜数,通过用抗生素“杀菌”是杀不绝的。如果万一把这些细菌斩尽杀绝了,细菌的宿主也就是我们人体也会随之消亡。

而且过度应用抗生素,还会引起很多副作用,如机体的耐药性、头晕、皮炎、药物过敏等,甚至引发药物性肝损害。过度应用抗生素致使肠道菌群失调还会引起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ntibiotic-associated diarrhea),这在临床是很常见的。所以,对没有临床症状的人使用抗生素杀灭幽门螺杆菌弊大于利。

同时,西方医学幽门螺杆菌的研究始终没有停止,继罗宾·沃伦和马歇尔之后,美国的Anil Rustgi 和 Hashem B.EI-Serag 博士于2014年在NEJM(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的《REVIEW ARTICLE:Esophageal Carcinoma》中提到:正常情况下,幽门螺杆菌能调节胃酸产生,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病人食管腺癌风险减少41%。这样看来,幽门螺杆菌还有有益的一面呢!

两位诺贝尔奖得主万万不会想到提出的“幽门螺杆菌与胃炎和消化性溃疡发病相关”的学说会有如此大的“经济效益”,我们被消化界的专家们忽悠了多少年! 每个医院都有消化科,每个消化科都有胃镜,每查胃镜,必查“幽门螺杆菌-HP,而且大多数是“阳性”,然后消化科医生会理直气壮地给你开三联甚至四联抗生素,让你彻底歼灭幽门螺杆菌。

还要补充说明的是,体检查出幽门螺杆菌抗体阳性不代表现在感染。目前很多的体检是用血清抗体测定,这种检查的方式查出的抗体阳性,只能说明你曾经感染过幽门螺杆菌,现在机体对幽门螺杆菌有抵抗力而已,并不能证明你现在有感染,更不能表明你感染的程度和细菌活跃的程度,这一点一定要搞清楚。

综上所述,幽门螺杆菌具有两面性,在胃体健康、胃功能正常的情况下,可以让幽门螺杆菌共存,没必要刻意杀灭;在胃功能受损,引发胃病的情况下,咨询医生,通过整体治疗,重建人体正常菌群的平衡,以达到尽快治愈胃病,恢复正常的胃功能的目的。

如何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是吃进去并长期存在消化道的细菌。严格来说,它是通过手、不洁食物、不洁餐具、粪便等途径传播。并不是人们认为的唾液飞沫传播。餐前洗手、不吃生肉、生吃瓜果时要洗净、去皮,是预防幽门螺杆菌进入体内的有效方法。”

幽门螺杆菌的发现者、诺贝尔奖得主马歇尔博士在中国访问时也说过:“亲吻、共餐传播幽门螺杆菌的可能性不大。”

避免进食刺激性饮食,对冷食和辣食等刺激性食物需根据个人条件、原有的饮食习惯和季节选择,禁止吸烟喝酒,饮食种类齐全,营养丰富,食物软烂易消化,少量多餐,细嚼慢咽。每天都要保持良好的心态、愉悦的心情等都可避免很多疾病的发生。提高自我身体素质,抵抗力强了,条件致病菌不能致病,存在于体内的幽门螺杆菌也不能致病,这才是看待幽门螺杆菌的正确态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