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画为寄 以画为乐—— 胡 石 喜欢画画,并如愿一生,是上天赐予的福分,藉此福分,悠然人生,夫复何求! 胡石作品 2017年 童年,就喜欢写写画画,虽不懂画理画法,凭着天性,信笔涂鸦。稍长,兴趣愈发浓了些。父亲便取出一本陈旧的《九成宫》帖和一本拉裴尔的素描让我看。算是第一次见到的书帖与画册了。依样葫芦地描摹。父亲见过,微笑着说:“这小子笔下有点感觉。”也许是一句不经意的鼓励,人生的旅途便从这里开始了。 胡石作品 2017年 当地有位德高望重的老画家--王小古先生,擅画花鸟,工写俱佳,工则严谨,写则率性,而其人生严肃诙谐,豪迈奔放,便崇拜,视为偶像;在工厂学徒,接触到齐白石的画---大笔一挥的墨,苍朴性情的线,㣲妙生动的虫魚鸟兽,憨拙诡异的人物造像,弄得人心跳手痒;随着视野的开阔,见闻的增长,渐渐喜欢上王羲之、颜真卿的法书了。也许是出生在这两位书家故里的缘故---倍觉亲切……这些潜移默化的影响,像一粒种子种在心田里,渐渐生根发芽。 胡石作品 2017年 新文人画兴,适逢其会。画展研讨,与期相会。师友点拨,同仁切磋。始省文心,再通画理。于是徜徉于笔墨之中,游历于山水之间。 胡石作品 2017年 房前屋后的花儿朵儿,枝儿叶儿,采摘下来,以助画兴。从花儿的半开画到萧疏,画到枯萎,画到叶儿瓣儿脱尽,只几支干枯的枝儿条儿姿态在那里,体察其盛衰变化,寻找其适意笔墨;木芙蓉长在园子里,簇拥着一团庸荣华曕,富丽光鲜。不时驻足,细心察看,看到月明溪水动,转化成粉黛丹青;干枯的绣球花疏枝密瓣,玲珑剔透,凝结着的花苞挂在干枯的细若油丝的枝儿上,幽密联缀,淫巧荡心。幻化出生死之大化,禅宗之忘机;鯈鱼嬉水,悠游自得。观其吞浪喷雪,扶摇扬波。遂念荘生濠之上,融为无形笔墨;嘤鸣在野,各承天趣,或憨态可鞠,或机警难测。或跳或跃,或爬或行,或飞或舞,或动或静。皆“应目会心”,移情于右军武库。 胡石作品 2017年 笔墨是绘画的语言,传达的是心性,因之使其心性常乐,笔墨勤动。动笔墨,依前贤法度,从物理中体察,从生活中验证。如其用笔:折钗股,锥画沙,屋漏痕,虫蚀木,高山坠石……如其用墨:干、湿、浓、淡、焦、泼、破……的秘笈中体悟原意,探赜幽微;如其心性:当如稚子。“面无端容,目无定睛,口喃喃而欲语,足跳跃而定,人生之至乐,真无逾于此时。”语言与心性,了然于胸,则登山临水,情満意溢,笔墨之间,享受人生。 胡石作品 2017年 于画之外则翻翻闲书,临临法帖,读读印谱,看看园中花木、飞鸣游鳞;友朋来时,或喫喫茶,或饮饮酒,或聊聊天,或动动笔墨,谈谈古今;案首砚池、色碟、颖毫、印泥随分调弄;清晨,漫步园中。花木初醒,绿叶拥翠,含苞戴露,观其盈盈之态,察其勃勃生机;雨日,撑伞步园中,看雨湿花红,风吹叶绿;春秋佳日,山水情怀忽发,便约画友一二,放旷襟怀,阔野视听……董玄宰曰:“以画为寄,以画为乐”,快意之如何言也。 作 品 欣 赏 胡石作品 2017年 胡石作品 2017年 胡石作品 2017年 胡石作品 2017年 胡石作品 2017年 胡石作品 2017年 胡石作品 2017年 胡石作品 2017年 胡石作品 2017年 胡石作品 2017年 胡石作品 2017年 胡石作品 2017年 胡石作品 2017年 胡 石 寓 所 石 沐 胡石寓所 胡石寓所 ·庭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