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正在播出】十集大型文献纪录片《大三线》在央视《国家记忆》栏目播出

 昵称27106408 2017-09-20

来源:中央新影集团

由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和贵州六盘水市委市政府联合出品,重庆市委宣传部、中国三线建设研究会和北京中视汉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摄制的十集大型文献纪录片《大三线》于2017年9月11日至9月22日在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晚间20:00《国家记忆》栏目连续播出,敬请收看。

 

1965年11月30日邓小平视察攀枝花

载入攀钢发展史的“108将”

这是一段普通人创造的历史,这是一段共和国不能忘却的岁月。在中国三分之一的国土面积上,曾经进行过史无前例的大规模建设,它给后人留下的,不仅是回忆和艰辛,还有无尽的力量和希望!这就是源起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三线建设。三线建设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在我国中西部地区展开了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大规模建设,其中涵盖了国防、科技、工业、能源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多个领域,通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在我国的中西部地区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工业体系和交通等雄厚的基础设施,三线建设为中国中西部地区的工业化做出了卓越贡献。

作为中国第一档国史类节目,《国家记忆》本着“为国家留史,为民族留记,为人物立传”的宗旨,展现党史、国史、军史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各领域重大工程建设、揭秘重大决策背后的故事、讲述各阶层各时代的代表人物、记述党的奋斗史、创业史等重大历史进程。《大三线》作为第一部全面记录、讲述三线建设历史的大型文献纪录片,将在这里向观众展示那段恢弘的历史画卷,刻画一个个不为人知的平民英雄。

 

备战备荒为人民

112厂“四大国宝”之一的三万吨水压机

1970年7月1日,成昆铁路竣工通车。

 

十集大型文献纪录片《大三线》2015年1月21日开机。历时两年半拍摄,期间走访了北京、贵州、四川、陕西、湖北、重庆等六个省区,近二十个城市,涉及近百家采访单位,采访亲历者超过五百余人。该片将镜头对准普通的三线建设者群体,通过普通人的故事反映大时代的变迁。该片全面反映了三线建设这一段共和国历史上的不平凡历程,通过亲历者口述让人们忠实记录了三线建设者对于祖国忠诚奉献的高尚情怀和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是第一部全面反映三线建设的纪录片。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原西北三线建设指挥部副总指挥宋平同志为该片题写了片名。

 

工作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