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平洋小岛瑙鲁,是个怎样的国家?

 铁血老枪 2017-09-20

瑙鲁(Nauru),太平洋西南一个小岛。面积21平方公里,约为崇明岛1/60,世界第三面积小国,排在梵蒂冈和摩纳哥之后。

图-瑙鲁位置

小岛周围都是海洋,于是海鸟经常在这休憩停留,因此产生大量鸟粪,形成厚度达到10米的磷酸盐层。

瑙鲁地理特点,导致这个小岛连淡水池塘都没有,所有的小溪水沟都是咸的,并不适合人类生存。

在殖民时代,瑙鲁属德国,并入德国马绍尔群岛。一战后英国占领该岛,开始少量开采磷酸盐。二战瑙鲁被日本占领,当时岛上居民只有两三千人,日军却在这里部署了两千日韩大军,还修建小型机场,布置了15架战机。

图-瑙鲁地图

日军为何如此重视瑙鲁,从地图上看,距离瑙鲁最近的国家,是东侧的千岛之国基里巴斯。瑙鲁距基里巴斯最近的巴納巴島约300公里,控制瑙鲁,等于控制方圆几百公里海域。

二战后瑙鲁由澳大利亚托管,到1968年宣布独立。1970年,瑙鲁从英国手中拿回磷酸盐矿所有权,从此决定以磷酸盐致富,以磷酸盐兴国。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瑙鲁从国外招入劳工疯狂建矿,虽然人口由两三千人保暴涨至超过1万(外籍劳工3000多人),但人均GDP却进入全球前几位,瑙鲁宣布自己是全球人均收入最高的国家,自然比石油大哥沙特还要富。

图-俯瞰瑙鲁

有了钱,瑙鲁人也很会花。岛上有三个电视台,瑙鲁1套,瑙鲁2套,瑙鲁3套。瑙鲁人修建了环岛高速公路(约20公里长),以100公里的时速,12分钟就能环岛飙车一周。岛上只有一块绿地,瑙鲁人就建造一个高尔夫球场。当然最厉害的建筑,还是飞机场,瑙鲁买了5架民航飞机来炫富。

小岛实行特殊的共产主义,为岛民提供廉价的衣食住行,还以国家的名义在海外购买土地与房产。

但是好景不长,到90年代,瑙鲁磷酸盐矿资源大幅减少,此前一年最高产量为150万吨,90年代下降到20万吨上下,现在1万吨都不到,绝大多数外来劳工都已归国。

图-航拍瑙鲁

看着满岛的矿坑,现在瑙鲁人只能忆往昔峥嵘岁月了。瑙鲁的人均GDP,已经下降到不如中国,而且下滑的趋势不可阻挡。如果没有奇迹,用不了多少年,瑙鲁肯定是世界赤贫国家,靠国际救助生存。

然而,比穷更可怕的是,小岛可能在若干年后从海面上消失。由于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像欧洲的荷兰等国,都有部分领土被海水淹没的趋势。

瑙鲁也受海平面上升的威胁,但比这更严峻的,是由于过度开采,小岛平均海拔,由40多米下降到30米左右。岛上土地也更加松散,在海水的冲击下面积逐渐缩小,几十年来小岛陆地面积由24平方公里下降到21平方公里。

图-瑙鲁地图国旗

国破山河在,瑙鲁要是被海水淹没,连山河都不在了。那么瑙鲁人会何去何从,他们是如何规划未来的呢?

在资源耗竭之前,瑙鲁人在澳大利亚墨尔本买了一块地,修建一座52层的瑙鲁大厦,准备以后举国搬迁到大厦里面。可以想象这样一幅画面:瑙鲁的后人站在瑙鲁大厦里,遥望太平洋,吹着暖风,望洋兴叹。

有地方住,但没钱花怎么办?看看瑙鲁在新世纪中攒钱秘籍,可一窥究竟。

图-瑙鲁地图

瑙鲁在上个世纪得中国台湾省方面资助,一直没与中国建交。2002年,瑙鲁与中国建交,与中国台湾省脱离关系,拿到1.3亿美元捐助。2005年,瑙鲁又与中国台湾省恢复关系,与中国断交,具体拿到多少钱未知。

在南欧,塞尔维亚内部的科索沃一直闹独立。2008年,瑙鲁宣布科索沃是主权国家,因此从美国等北约国家获得财政援助,具体金额不详。

在东欧,俄罗斯支持阿布哈兹和南奥塞梯从格鲁吉亚独立,世界绝大部分国家却支持格鲁吉亚。

图-瑙鲁机场

2009年,瑙鲁宣布阿布哈兹和南奥塞梯是独立国家,从俄罗斯拿到5000万美元援助。

195评论
year土豆丁 09-04 07:24
19赞

瑙鲁共和国(英语:The Republic of Nauru;瑙鲁语:Ripublik Naoero)简称瑙鲁,位于南太平洋中西部的密克罗尼西亚群岛中,有“天堂岛”之称。瑙鲁面积只有21.1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小的岛国。

瑙鲁人是密克罗尼亚人的一支,为马莱人、美拉尼西亚人和波利尼西亚人的混合类型。随着磷酸盐储量的枯竭和采矿带来的环境恶化,加上管理全岛财富基金的减值,瑙鲁政府求助于一些不寻常的方法来获得收入。

1990年代,瑙鲁成为一个避税天堂和洗钱中心。自2005年起,瑙鲁接受澳大利亚政府的援助,作为回报,瑙鲁建立一个拘留所处理那些非法进入澳大利亚的难民。

中文名称 瑙鲁共和国[1]

英文名称 The Republic of Nauru[1]

简称他瑙鲁

所属洲大洋洲

首都不设首都,行政管理中心在亚伦[1]

主要城市亚伦

国庆日1968年1月31日

国歌《瑙鲁,我们的家园》

国家代码NRU

官方语言英语[1]

货币澳大利亚元[1]

时区UTC+12

政治体制总统制共和制

国家领袖总统:巴伦·瓦卡

人口数量13,049(2016年)[2]

人口密度452.5人/平方公里(2016年)[2]

主要民族瑙鲁人

主要宗教基督教

国土面积21.1平方公里[1]

水域率0.57%

GDP总计1.021亿美元(2016年,国际汇率)[2]

人均GDP7821美元(2016年,国际汇率)

国际电话区号+674

国际域名缩写.nr

道路通行靠左驾驶

国家格言“主的旨意至高无上”

气候热带雨林气候

主要机场瑙鲁国际机场

国际组织英联邦

主要湖泊布阿达湖

所属大洲大洋洲

水域面积32万平方公里

评论
鸡鸣鼠道猪先生 09-03 18:07
16赞

瑙鲁位于南太平洋中西部的密克罗尼西亚群岛中,有“天堂岛”之称。瑙鲁面积只有21.1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小的岛国。

瑙鲁人是密克罗尼亚人的一支,为马莱人、美拉尼西亚人和波利尼西亚人的混合类型。随着磷酸盐储量的枯竭和采矿带来的环境恶化,加上管理全岛财富基金的减值,瑙鲁政府求助于一些不寻常的方法来获得收入。

瑙鲁是一个珊瑚岛;是世界上最小的岛国,瑙鲁人在这个岛上生活的历史有千年之久。尽管瑙鲁不大,却多次被他国占领。

1798年,英国船长约翰·费恩指挥下的“猎手”号(一说美国亨特号捕鲸船)发现了瑙鲁岛,当时把它命名为快乐岛。

1888年该岛被德国吞并,沦为德意志帝国殖民地,始称瑙鲁,并入德国马绍尔群岛保护地。19世纪90年代发现岛上有丰富的磷酸盐资源,1901年英国人获准在此开采磷酸盐。

1914年11月,第一次大战期间,英国人雇佣澳大利亚远征军占领了这座岛屿,结束了德国统治。

1919年,国际联盟将瑙鲁划归澳大利亚、英国和新西兰共同托管,由澳代表三国行使职权,而磷酸盐开采则由英国磷酸盐委员会把持。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2年),瑙鲁被日本占领,1945年,澳大利亚占领瑙鲁,结束日本统治。

1947年成为联合国托管地,瑙鲁再次交由澳、英、新共同托管,由澳大利亚代表三国管理。

1964年,瑙鲁开始进行争取独立和磷酸盐控制权的斗争。联合国曾提出将瑙鲁人迁往澳大利亚北面的克蒂斯岛定居,遭到瑙鲁人的强烈反对。

1968年1月29日通过宪法。1月31日,瑙鲁共和国获联合国同意宣布独立,哈默·德罗伯特出任首任总统。同年11月,瑙鲁成为英联邦特别成员国(无权出席英联邦政府首脑会议)。

1970年,瑙鲁赎回英国磷酸盐公司的资产,获得磷酸盐的控制权。

1995年,为抗议法国在南太平洋地区恢复核试验,瑙鲁政府宣布自9月6日起中止与法国的外交关系。

1999年9月15日,瑙鲁被接纳为联合国成员,成为人口最少的联合国成员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